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心衰(HF)患者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6—2014-10间HF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HF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忧郁和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实验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邹云艳  马燕  马波  吴月静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140-2143
目的 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浙江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为(24.37±2.21)分、SDS评分为(26.58±2.71)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35.01±5.02)分、SDS评分为(37.12±3.55)分,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睡眠障碍评分干预组[(2.3±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3)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5%,对照组为78.57%,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前,两组HAMA与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HAMA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42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P)、自我效能量表(GSES)、希望指数量表(HHI)、治疗依从性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患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杨洋 《中国民康医学》2022,(23):165-168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联合睡眠指导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病历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睡眠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护理操作技能、工作责任感、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PSQI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联合睡眠指导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睡眠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和住院环境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和躁狂情绪,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危初产妇护理中实施连续细致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高危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连续细致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焦虑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初产妇护理中实施连续细致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57-160,164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住院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舒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张剑  方兴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102-105
目的:探讨松静诱导训练结合风险质控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使用松静诱导训练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情况及干预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SQI、HADS及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HADS)评分方面,干预后,试验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松静诱导训练结合风险质控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水平,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性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量表(PSQI)调查患者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期心理护理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胸心外科手术病人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期心理护理.连续干预2周后,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程度,并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社会功能、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各维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心理护理应用于胸心外科手术病人,可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成玉婷  曹丽  陈静 《中外医疗》2024,(7):137-141
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64例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各32例。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 QLQ-C30)],焦虑及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的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老年慢性BP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统计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BPH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56-1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生活质量(SF-36)、焦虑评分(HAMA)。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力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用于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及干预后睡眠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 (P < 0.01)。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护理。随访12周,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李娜 《中国乡村医生》2022,(27):123-12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预后良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划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19年10月)和观察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计划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我防护意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防护意识、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计划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19.
陆君芳  李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35-36,39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模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OSAH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持续正压气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OSAHS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观察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的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ESS、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模式不但能改善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金凤  张亚辉  贺家俊 《黑龙江医学》2022,46(12):1511-15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状态,并与国内常模得分比较,同时将发生焦虑的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基于人文关怀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幸福感、睡眠质量等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06例患者轻中度焦虑发生率为77.67%,SAS平均评分(55.89±9.87)与国内常模得分(58.12±1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0,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指标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6、8.510、6.979;χ2=15.38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轻中度焦虑情绪,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