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85-2886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肠套叠婴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就其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腹部X线检查显示:(1)腹部肠腔可见气影相对减少,局部出现大片状无肠气区域,有40例患儿存在该种现象,其出现概率为83.33%;(2)肠阻梗患儿有9例,其出现概率为18.75%;(3)肠腔内存在软组织肿块的患儿有15例,出现概率为31.25%。腹部X线确诊率为95.83%,与空气灌肠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能够有效地显示出肠套叠患儿的肠道内部状况,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98-3499
选取65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 X线平片灵敏度为61.3%,准确性为5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在诊疗过程中易被患儿所接受,且灵敏度及真确性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故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而言,可先建议其行B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肠套叠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可能性的超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间接征象可以预测小儿急性肠套叠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探讨空气灌肠的治疗作用方法搜集近年来本院肠套叠150例回顾性分析肠套叠的主要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应用EX-500mA岛津遥控X光机进行整复。结果 肠套叠可见套叠部有杯口状充盈缺损.局部可扪及肿块:150例中132例使用空气灌肠后得到整复,有效率88%18例未能整复,其中手术证实7例伴有肠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改进肠套叠整复的操作方法.可不断提高肠套叠的整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儿均摄立位腹部平片、诊断性空气灌肠与整复、整复失败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腹部平片可表现为:腹部大部分区域较为致密;呈完全性致密状,无任何小肠积气影;肠腔出现明显扩张和积液,呈多发阶梯状气液平面改变;在肠腔气体影衬托下显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结论 腹部平片对诊断小儿肠套叠有明显的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复位成功50例,失败1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24 h、脱水、腹胀、原始套头位于脾曲及降结肠以远是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时间、脱水、腹胀、原始套头部位是导致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复位成功率,降低患儿围术期痛苦。  相似文献   

7.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瑞忠  许长年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21-1122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影响因素。方法 169例小儿肠套叠,观察患儿全身情况、肠套叠类型、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对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对1岁以下、发病24h以内、全身情况较好、回盲型、回结型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1岁以下、发病24h以内、全身情况较好、加盲型、回结型肠套叠患儿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对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响复位成功因素。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套叠类型为回结型(13例)、回回结型(10例)、回回型(1例)、回回结结型(2例)、回结结型(1例)及回盲结型(1例),后3种类型在复位成功病例中较少见。结论透视下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治疗,不应强行复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压力选择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从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对8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采取空气灌肠治疗,通过分析病史.结合空气灌肠时X线透视征象,选择合适的空气压力,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小儿肠套叠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进行随诊分析,并与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试图说明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优越性及对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7月-2006年1月经超声诊断并在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的113例患者资料,按发病时间分为≤12h、12-24h、〉24h三组,分别记录各组平均套入部长度及空气灌肠复位平均压力,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诊断肠套叠部位上超声与透视下空气灌肠所见按回盲部、升结肠至肝曲、肝曲远端分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6%、98.0%及78.9%,超声所测套入部长度与空气灌肠平均复位压力及发病时间成正比。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可做到早期诊断,不仅能得出部位、血运等多方面的结论,还可通过超声测量套人部长度,对空气灌肠的风险做出评价,并对整复压力的估计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0例,均进行CT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肠梗阻患者CT检查图像清晰占比为93.75%显著优于腹部X平片检查的77.50%,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在诊断是否是肠梗阻、肠梗阻位置以及肠梗阻原因等方面与手术检查相符度显著高于腹部X平片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CT扫描成像清晰度高于腹部X平片,其诊断正确率也高,对肠梗阻诊断、肠梗阻位置和原因的分析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史雯嘉  汤绍涛 《护理研究》2009,23(22):2024-2025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方法]对51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结果]48例接受空气灌肠治疗后37例1次灌肠复位成功,8例2次灌肠复位成功,1例经3次灌肠复位成功,2例患儿2次灌肠失败后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穿孔等意外,总成功率达95.8%.[结论]加强急性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与复位成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在X线透视下采用“电脑遥控全自动空气灌肠机”空气灌肠加手法辅助整复的方法、疗效与注意事项。方法231例小儿肠套叠在X线透视下采用电脑遥控全自动空气灌肠机空气灌肠整复,整复过程加用手法按摩辅助。结果224例成功整复,未出现复套及穿孔,7例失败(其中3例穿孔)改用手术治疗。结论X线透视下电脑遥控全自动空气灌肠机空气灌肠加手法辅助整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法辅助能减低整复时的压力,可有效提高整复成功率,减少肠破裂穿孔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延时再次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雯嘉  汤绍涛 《护理研究》2009,(8):2024-2025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方法]对51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结果]48例接受空气灌肠治疗后37例1次灌肠复位成功,8例2次灌肠复位成功,1例经3次灌肠复位成功,2例患儿2次灌肠失败后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穿孔等意外,总成功率达95.8%。[结论]加强急性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与复位成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肠套叠是某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多见于4-10个月的肥胖健康婴儿,以阵发性哭吵、呕吐、便血、腹部包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空气灌肠是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我院在2000年3月~2000年5月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并行空气灌肠59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取58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A、B两组。B组给予螺旋CT检测,A组则予以X线平片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出率及梗阻类型判断准确率,记录其检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A组患者行X线平片共检出肠梗阻20例,检出率为71.4%,明显低于B组的93.3%,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除绞窄性肠梗阻分型判断准确率差异明显(P0.05)外,另两种梗阻类型判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检测结束后,A组予以造影剂的患者中出现皮肤瘙痒或恶心呕吐者各2例,轻度荨麻疹1例,胸闷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B组皮肤瘙痒与轻度荨麻疹各1例,恶心呕吐者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与A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肠梗阻患者予以螺旋CT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肠套叠是常见小儿急腹症,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内,多发于o.5~2岁的乳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好发于春秋季节,其诊治方法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钡灌肠或空气灌肠、空气灌肠安全清洁,可控制肠管内压力,因此复位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经超声明确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328例,行空气灌肠诊断(压力4~6 kPa)和整复(压力7~14 kPa),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时间、套头所在部位、使用解痉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成功306例,成功率93%,其中68例为二次整复。整复率与肠套叠发病时间、患儿全身情况及肠套叠的病理类型、整复压力的掌握及解痉药物的适时选用有关。结论 采用适当的操作方法,利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再评价。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肠套叠病例,采用空气灌肠治疗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整复成功47例,成功率为94%。所有空气灌肠的患儿均无肠穿孔。1例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者转行肠坏死肠切除术,2例手术复位。结论空气灌肠仍为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理想方法,经济简单而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小儿肠套叠的X线诊断和治疗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分析了经X线诊断和治疗的41例小儿肠套叠患的X线表现。结果:在41例中,16例表现为一侧局限性肠管积气或扩张;5例出现明显扩张和液平面;20例无明显变化。39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占95.12%)。结论:早期诊断是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灌肠的过程既是诊断的过程也是整复的过程,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