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采用清热除湿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125例R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接受雷公藤多苷等西药治疗,研究组63例加用清热除湿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热除湿方能够显著降低湿热痹证RA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总有效率及药物安全性均优于雷公藤多苷,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王锋 《新中医》2021,53(6):62-66
目的:观察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肿瘤坏死因子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8例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加用双合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和肿胀指数、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晨僵时间缩短,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减少,关节疼痛指数和肿胀指数降低,血清中MDA和LPO水平降低,SOD和TAOC水平升高,IL-6和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AF和PLT水平降低,PAF-AH增加(P <0.05),且各指标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5)。结论 双合汤联合甲氨蝶呤可减轻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乌头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诊治的6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减乌头汤,2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痹方辅助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痹方加甲氨蝶呤治疗,和痹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24周)和对照组(31例,甲氨蝶呤治疗),两组甲氨蝶呤从7.5mg逐渐加至12.5mg,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ACR20改善率、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joints,DAS28)、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和相关超声检查项目(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9%(26/31)]、ACR20改善率[74.2%(23/3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7%(17/28)、46.4%(13/2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ESR、RF、CRP、CCP抗体、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均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干预后ACR20改善率升高,DAS28评分、ESR、RF、CRP、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1例白细胞减低,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和痹方可有效改善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清热除痹方加减联合中药熏洗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RA)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3月于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湿热痹阻型RA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熏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除痹方加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关节功能[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关节数],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免疫因子水平、DAS-28、VAS、肿胀关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除痹方加减联合中药熏洗可有...  相似文献   

7.
吴军伟  申涛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92-2393
目的:探讨尪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并观察其对免疫因素的影响。方法:184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85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20mg(每日3次)加甲氨蝶呤7.5mg(每周1次)。治疗组99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治疗组加尪痹片每日6g)及免疫球蛋、IgG、IgA、IgM、C3、C4、R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晨僵时间,疼痛评估(VRS)的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6月,总有效率治疗组81.8%。对照组23.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RF、CCP、CRP、IgA、IgG、IgM、C3、C4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尪痹片可调节免疫状态,增强抗炎,镇痛,改善病情,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徐昌萍  曹云祥  黄传兵 《光明中医》2022,(19):3569-3572
目的 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 使用2020年1月1日起为期3个月内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医治的RA患者,共60例,将其按照统计学方法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一般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缓解其病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药物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测定指标包含: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对比2组的指标,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证候、关节肿胀等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胀、RF、ESR、hs-CRP、CCP、均明显降低(P <0.05或P <0.01)。结论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甲氨蝶呤口服疗效显著,不仅能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 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0 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双手握力,中医症状,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4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SR、CRP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0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双手握力,中医症状,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SR、CRP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化瘀通痹方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rheuamtoid arthritis,RR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67例RRA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73例,采用化瘀通痹方联合MTX治疗)和对照组[94例,采用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联合MTX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24周临床症状、体征、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安全性指标等变化,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治疗12、2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82.2%(60/73),78.1%(57/7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8%(75/94),75.5%(71/9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0.15,  χ2 =0.15, P >0.05);与治疗12周比较,对照组治疗24周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0.49, P <0.05)。两组治疗12、24周症状、体征,RF,CRP,ESR及DAS28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治疗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4周,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者总体评分、RF、CRP、DAS28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 化瘀通痹方联合MTX治疗RRA疗效与LEF(10 mg/天)联合MTX疗效相当,但中西药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RRA疗效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痹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口服,1次/周;观察组同时服用热痹方1剂/d,口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晨僵持续时间、VAS评分、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VAS评分、RF、CRP、ESR、CCP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RA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顽痹清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细胞焦亡的角度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4例RA湿热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口服顽痹清丸,每次6 g,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中细胞焦亡相关因子[包括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表达水平。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81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41%(2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0%(1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较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清热通痹片内服和外敷止痛散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61例,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观察95例,均为我院风湿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其中男22例,女39例;年龄23~68岁,平均(45.23±7.05)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1例,其中每组符合湿热痹阻证者36例,符合气虚血瘀证者35例;治疗组采用痹祺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普成片(主要成分为尼美舒利)治疗,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71例,总有效率66.2%(47例),仅有1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湿热痹阻证36例,总有效率为41.7%;气虚血瘀证35例,总有效率达91.4%,气虚血瘀证疗效好于湿热痹阻证(P〈0.05)。对照组71例,总有效率60.6%(43例);其中湿热痹阻证36例,总有效率为63.9%;气虚血瘀证35例,总有效率达57.1%;两证型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痹祺胶囊是治疗RA安全有效的药物,尤其对气虚血瘀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豨灵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2021年8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0例,根据身份证末位数字单双情况分组,研究组102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取中药浴足治疗,研究组同时采取豨灵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同时采取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肿胀数与压痛数、视觉模拟量表(VA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水平、SDAI、C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豨灵通络方联合甲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祛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以及ES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40例,单纯以甲氨喋呤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X线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和38.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清热除痹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抗炎消肿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应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实验分清热除痹方高、中、低剂量组(22.4,11.2,5.6 g·kg-1),美洛昔康组(0.746 g·kg-1)、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第11天开始给药,连续10 d。分别于实验第10天、第14天、第18天、第20天,测量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炎指数。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大鼠关节滑膜匀浆中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 清热除痹方各组在实验第18天开始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第14天开始关节炎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与模型组相比,清热除痹方各组IL-1β、TNF-α含量明显下降(P < 0.05),且各实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清热除痹方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足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具有一定抗炎消肿作用。降低关节滑膜匀浆中IL-1β、TNF-α的含量可能是清热除痹方抗炎消肿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