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挖掘探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组方用药规律。检索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文献并收集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对所用中药开展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的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开展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高频中药的特征性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文献挖掘。该研究共纳入1 327首处方,使用中药411味,总频次19 154次,频次排名前5位的是黄芪、当归、茯苓、丹参、生地黄;所用中药寒温并用,以甘味为主,苦辛为辅,以入肝经为主,多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支持度用药组合黄芪-当归,高置信度组合茯苓-泽泻-山茱萸,并通过复杂网络得到黄芪-当归-茯苓-丹参之间关联性最强;聚类分析得到9类药物组合;因子分析得到16个公因子。对高频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活性成分分析发现,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结果表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机以本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以气虚、血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病变脏腑以肝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探析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规律。方法:进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检索并提取所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6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专利复方,涉及中药503味,得到用药频次≥12次的中药34味,包括夏枯草、白芍、牡蛎、生地黄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二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6个组合,包括4个药对,22个三味药组;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补虚药、清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清热泻火和益气养阴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平台收录的有关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文献,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整理中药复方,纳入数据库。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有62篇,处方62首,药物166味,其中频次≥6次的药物共30味,以当归为首。中药功效分析以补虚药为首位。药性以温性为首,药味以苦味为首,归经以肝经为首。药物关联分析中药对以黄芪-莪术支持度最高,三项药物关联分析以川芎-桃仁、当归的支持度最高。高频药物数据聚类分析得到4组聚类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以益气补虚,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用药规律,为肝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等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肝损伤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以及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44首,涉及中药214味,高频药物21味,其中柴胡、甘草、白术、茯苓、丹参、茵陈使用频次较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为主,多归脾、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4种药物组合。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肝损伤以调和肝脾、扶正补虚为主,常使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性味多为苦寒,主入脾、肝经,并辨证配伍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用药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22年3月的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提取相关处方药物,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药物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3.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中药进行使用频率统计分析、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7篇,处方47首,共计120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为479次,其中单味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川芎、当归、地龙、石菖蒲、丹参;常用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归肝、脾经,药物功效分类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川芎-当归、川芎-赤芍、当归-赤芍-川芎等高关联药对共16对;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药物聚类组合。结论 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主要为肾精亏虚,而标实则为痰、瘀等,其治疗多以补肾填精、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开窍醒神等法为主。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65-86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便秘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便秘处方596首,涉及220味中药,累计用药4 512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对药物频次、药性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索便秘处方的组方规律。结果: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便秘治疗用药常以清热药、补虚药、泻下药及理气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25组,三项配伍药物14组,并结合专业知识,发现6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结论:便秘处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心悸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心悸的处方,应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情况进行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药物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太平圣惠方》治疗心悸的方剂180首,包含中药212味,中药涉及药性总频次1 909次,其中人参、甘草、茯神等药物出现频次较高;从药物功效分析,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及平肝息风药为主,药性以温、寒居多,药味以甘、苦、辛居多,药物多归心经、脾经、肺经。通过关联分析获取二项、三项、四项、五项关联规则共103条,对药物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获取药物常用组合聚类群3组。[结论]《太平圣惠方》中心悸的治疗用药具有温补安神、清泻心火、肺脾同治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瘀血头痛的临床用药规律,为治疗瘀血头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年至2021年中药治疗瘀血头痛的临床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及类别分析,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1)筛选得到有效方剂129首,涉及130味中药,核心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药、当归、白芷、甘草、全蝎、丹参、生地黄、白芍药、柴胡、细辛、牛膝、葛根、蜈蚣、地龙、天麻,常用类别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和平肝熄风药。(2)四气分析结果表明,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五味分析结果表明,辛味和苦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归经分析结果表明,常用药物主要归肝经、心经和脾经。(3)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个药对、20个药组。(4)聚类分析得到3个药对、1个药组。(5)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能全面探究治疗瘀血头痛方剂的处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证型、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数据库,筛选相关处方,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8.2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并进行证型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96首、中药16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功效以补虚、理气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为核心中药。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出现次数较多,经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0、12、10条药组,聚类分析均得到3个组合。结论 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宜选用性味甘温的补虚药、理气药,同时应辨证论治,从而充分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近20年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处方,应用Excel、SPSS23.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70篇,共涉及药物98种,药物总应用频次798次,共7味药使用频率 50%。药物功效以补虚和活血化瘀为主,归经以归肝、脾、肾经居多,占总归经61.7%,药味主要为甘、苦、辛。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中药组方和2个药对。关联分析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7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1条。结论 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以肝脾肾同治、补益、调控气血为主线,使扶正和祛邪相结合,与本病的病机相一致,可为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的用 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PN的专利,使用Excel 2021进行频数统 计,运用RAW Graphs 2.0制作高频中药功效的桑基图,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基于 Cytoscape 3.9.1挖掘核心处方。 【结果】共纳入101首中药专利复方,涉及243味中药。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中药为丹参、黄 芪、白芍。治疗DPN的专利复方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肝、心、脾经居多。药物按 功效主要可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止血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中支 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当归;系统聚类分析将出现频次居前31位的中药分成7组,挖掘得到的核心处方包含黄芪、川 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枝、当归共7味药。 【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DPN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温通经络,重 视后天之本,健脾更不忘疏肝;临证时可选用黄芪-当归及白芍-丹参药对;核心方 (黄芪、川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 枝、当归) 可加减用于DPN的全病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PubMed数据库,收集中医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处方,建立数据文件。使用Excel 2019、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301首方剂,涉及中药223味,黄连、甘草、海螵蛸、吴茱萸等使用频数最多;常用药物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为主,药性以寒居多,药味以苦、辛居多,归经以脾、胃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种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12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结论 临床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以调和脾胃、理气降逆为主,辛开苦降,辨证配伍化痰止咳平喘、清热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骨癌痛(BCP)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BCP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探析。将所用处方中的药物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SPSS聚类分析,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研究97项,中药处方98首,中药158味。药物类别频数分析显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药物频数分析中熟地黄、补骨脂、甘草、骨碎补等应用最多;性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温性药、平性药、甘味、苦味及辛味药使用较多;归经以肝、肾及脾3经最多;聚类分析得到药对9对,3味药药组2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以牛膝,杜仲等置信度最高。结论:中药治疗BCP遵循局部活血化瘀、补虚;整体从水液代谢出发,以温性药等和化痰饮;治疗采用性平和温润药物,注重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唐军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唐军教授2021年3月—2021年12月治疗失眠的门诊处方258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类别、关联规则和聚类进行分析。结果:258首处方中共涉及中药133味,累计使用频次3814次,使用频次大于50次的有酸枣仁、首乌藤、枸杞子等24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安神药和补虚药;高频药物四气以平、温居多,五味以甘、苦、酸味为主,归经以肝、心、肾经为主;酸枣仁-枸杞子,酸枣仁-五味子为高频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分为5类。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唐军教授治疗失眠是以滋肾水、补肝血、清热解郁、宁心安神为法,辨证论治,从而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脑出血急性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组方用药思路。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8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Excel、SPSS软件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中药处方103首、149味中药,其中大黄是高频中药之首,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多,四气、五味、归经分别以温性、苦味、肝经为首,得出11条药对关联规则及2个最长距离聚类方。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多用温性、苦味、肝经中药,以泻实结合补虚为治则,运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等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IBS-C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中药治疗IBS-C的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19表格分析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药物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IBS-C的临床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文献111篇,涉及处方117首。外方中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苦、辛、甘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主归脾、胃、肺、肝、大肠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24对关联强度高的药对,常用药对有白芍-甘草、白芍-白术-柴胡等。结论 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归为4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治疗不孕症所用组方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及内在联系。方法: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周雪主任2020年6月到2020年12月之间为不孕症患者开出的处方,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共602例,包含中药75味。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多见,归经频次较高为肝经、脾经、肾经、肺经。关联规则得出置信度与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炒白芍-麸炒白术、麸炒白术-砂仁、炒白芍-砂仁-麸炒白术、白芍-桑寄生-麸炒白术等。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六个药组。结论:周雪主任治疗不孕症用药补祛结合,用药以补肾养血、活血祛瘀、芳香化湿为主,此治法与脾肾亏虚为本,痰湿阻滞为标的病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童晓岚  兰济乐  张芯  阮叶萍 《陕西中医》2021,(11):1619-162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和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并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 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232首方剂,涉及303味中药,单个中药使用频率≥20的有40味。核心药物包括薏苡仁、黄柏、土茯苓、苍术、萆薢、甘草、威灵仙、泽泻、牛膝等,常用类型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主。中药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于脾、肝、心、肺、胃等。聚类分析得到11个核心组方,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功效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个药对、22个三味药药组、12个四味药药组以及1个五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治疗痛风的基本药对。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把握“风、湿、寒、瘀、热”病机基础上,用药以清热化湿、通络散瘀为主,辅以健脾利湿、补肝益气之药,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力教授辨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后再发心绞痛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 黄力教授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有效病例的处方资料。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处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功效和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结果】共得到中 药处方344首,涉及中药209味,累计用药频次为5 874次。以出现频次居前30位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00次 的中药依次为黄芪、川芎、葛根、红景天、三七、茯苓、降香、白术、莪术、三棱、山药、陈皮、法半夏、党参、甘草等。 高频中药的功效归类以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最多。药物的药性以温性、平性和寒性为主,药味偏甘、辛、苦,归经以归脾 经、肺经、肝经为主。挖掘得到关联规则30条,聚类组合5类,公因子11组。 【结论】黄力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常以气、血、 水理论为指导,尤重气机升降;认为气虚血瘀为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立法,五脏同调、 寒温并用,辅以益气健脾、化痰利水、安神宁心、行气散结、破血逐瘀之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85—2020年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药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20与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以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66篇,中药处方417首,涉及中药205味。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防风等。治疗药物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药味多见甘味,药性以温、平性为主,多归于脾、胃、肺经。治疗常用药对组合有白术-白芍、白术-白芍-茯苓、防风-白术-茯苓等。聚类分析得出5类处方,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补虚止泻等。结论:中医药治疗IBS-D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采用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等法治疗,临床常用痛泻要方、四神丸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