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 2004~2006年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病人共18例.在C型臂透视下,将骶骨钉经过髂骨、骶髂关节、椎弓根固定到骶1椎体上.结果 18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4.4%,无血管、神经、内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这组患者的治疗,认为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特点,手术指征为:(1)骶髂关节损伤、脱位或骶髂韧带损伤致骨盆不稳定;(2)骶骨骨折不稳定;(3)骶髂关节脱位伴骶骨或髂骨骨折,合并骶髂韧带损伤不稳定;(4)耻骨联合分离(>2.5cm);(5)分离、移位明显的耻骨支骨折伴骨盆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李俊  刘林  王武  陈幸华  郑有合 《医学信息》2007,20(1):166-166
1病例摘要患者,42岁,男性,2005年10月无诱因出现左侧第六肋间断性胀痛,可以忍受。随后疼痛加重伴腰部疼痛,不能忍受。CT检查:左侧额骨、胸10椎体、骶尾、左侧髂骨骨质破坏。MRI:骶尾椎及左侧髂骨体病变考虑为转移癌可能。核素显像(SPECT)检查:颅顶、左第6肋骨、右第9肋骨、骶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测骶骨侧位前上方“非安全区”的解剖学数据,为经骶1(S1)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18具正常成人骶骨防腐标本。行骶骨“非安全区”测量:应用游标卡尺及直尺测量S1椎体中线前后径长度( D)、测量骶骨翼斜坡在S1椎体投影的长度( L);圆规找到S1椎体前缘在椎体与骶骨翼移形侧面的投影点,游标卡尺测量两点间距离( H)。以L为底,H为高,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S1椎体“非安全区”面积,并比较不同性别间的S1椎体“非安全区”面积。结果去除观测中变异较大的4具标本,余14具中,男(7例)、女(7例) S1椎体 D 分别为(27.68±0.90) mm 和(26.30±2.38) mm,L 分别为(23.62±2.62) mm、(22.05±1.25)mm,H分别为(17.70±0.98) mm、(16.40±1.03)mm。骶骨“非安全区”的面积分别为(209.10±30.99)mm2、(180.79±15.21) mm2,男、女骶骨“非安全区”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70, P>0.05),且面积较恒定。结论 S1椎体侧位前上方存在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非安全区”,且面积较恒定。避开“非安全区”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可有效减少螺钉误置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退变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生物力学特征,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与骶髂关节紊乱相关性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1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者2名(骶骨错位、髂骨错位各1名),采集CT数据建立相应的正常、骶骨错位、髂骨错位腰椎-骨盆模型,同时采集其步态数据驱动Any Body仿真肌骨模型,得到腰椎骨盆周围肌肉力及髋关节力作为加载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患者与正常志愿者L4、L5椎间盘及骶髂关节应力变化。结果正常模型L4、L5左右及两侧骶髂关节应力曲线呈双峰,且无明显差异;骶骨错位模型与髂骨错位模型L4、L5左右及两侧骶髂关节应力曲线双峰改变甚至消失,L4左右两侧应力峰值差分别为0.55、0.80 MPa,L5左右两侧应力峰值差分别为4.05、2.08 MPa,骶髂关节右侧应力峰值与左侧峰值差分别为0.96、3.32 MPa。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合并骶髂关节错位导致人体承重力线的偏移,骶髂关节紊乱可加重身体两侧应力失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不能忽视骶髂关节紊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髂骨开窗入路行骶髂关节感染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 方法 2013-2015年,我院采用经髂骨开窗入路治疗5例骶髂关节感染患者,其中3例骶髂关节结核,另2例骶骨感染累及骶髂关节。依据CT测量骶髂关节在髂骨外板的投影数据,结合病灶的具体位置确定髂骨开窗位置,充分暴露病灶行清创手术。术后随访感染治疗效果及该入路对骶髂关节功能的影响。 结果 本组5例患者均获得大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骶髂关节感染消除,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平片及CT检查未见骶髂关节脱位、不稳征象。 结论 经髂骨开窗入路显露充分,避免损伤关节周围韧带及前侧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对关节稳定性影响,手术风险小。与经典的前、后侧入路相比优势明显,可以作为骶髂关节手术入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36岁。11例均为Tile C型骨盆骨折。采用后路腰骶髂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S1椎体和髂骨螺钉固定髂骨,配合患肢牵引和器械的撑开、合拢纠正垂直及分离移位。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骨盆后环形态恢复良好;下肢等长,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患者未出现跛行,下蹲功能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因进行性腰骶尾部放射性疼痛2年余入院。病程中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及鞍区麻木。月经142~428~3055,P4G3,自然流产1次。现有子女3人,体健。白带:量中、淡黄色、粘稠。妇检:无阳性体征。B超示卵巢子宫无异常。CT示:骶尾部8cm×11c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肿块可见斑点状破坏、残余骨和钙化灶,骶骨、尾骨破坏,双侧骶髂关节结构破坏,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术中所见:L5至骶尾部长约10~12cm后正中切口入内,打开深筋膜层见骶骨已完全破坏,仅剩少量碎骨,局部空洞状,分房不…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2岁,因双腿间断性疼痛伴大小便不畅1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腰骶部无明显肿胀,局部压痛明显,叩击痛(+),腰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双下肢无明显肿胀,处于屈膝屈髋位,被动处于功能位时双侧大腿疼痛明显,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肌张力略高.CT示:腰4~骶1水平脊髓内可见圆形高低混杂密度影,边界较清.MRI示:腰4~5椎体平面椎管增大,内有大小5.2cm×1.9 cm×1.5 cm混杂异常信号,脊髓圆锥消失,位于腰3椎体平面,马尾神经有拉平.临床诊断:腰4~5椎管内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伴脊髓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骶髂关节的三维运动。方法:应用7具新鲜标本,在双侧髂骨和骶骨各置入三个5mm的钢珠,在双侧髋关节不同位置下进行CT扫描,将CT信号传入计算机,确定每个钢珠中心点,并以钢珠的三维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骶髂关节的活动范围在矢状面最大(左7°,右8°),并通过比较不同髋关节的位置信号分析了骶髂关节的运动方向,髂后上棘相对骶骨的线性运动为4~8mm。结论:髋关节的位置可以诱发骶髂关节的最大活动,骶髂关节运动也影响腰骶关节的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下腰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盆正位与斜位X线片中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提供确切的放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男女各1具成人干燥髂骨和骶骨的耳状面上分别均匀涂上钡粉,合拢骨盆胶带固定,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再将钡粉洗净,用细铅丝分别沿着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的边缘环绕,合拢骨盆胶带固定,分别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观察耳状面和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片与斜位片上的投影变化和形态特征。 结果 在骨盆正位片可清晰的观察到双侧骶髂关节的前间隙和后间隙及耳状面。斜位片可观察到对侧骶髂关节的情况,骶髂滑膜关节位于X线上骶髂关节间隙的中下2/3;女性骶髂关节较男性短。 结论 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上有其放射解剖学及性别特征,骶髂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以及耳状面是观察的重点,骨盆正位X线片基本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腰骶段椎体植骨融合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 0具共 6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年尸体上 ,解剖观察旋髂深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范围及其毗邻结构 ,测量有关数据 ;摹拟转位情况、测量旋髂深动脉的起点至S1椎体中部、L5~S1椎间、L5椎体中部的距离 ,并用量角器测量旋髂深动脉主干向内转位的角度。结果 :旋髂深动脉起于髂外动脉者占 63 .3 % ,起于股动脉者占 3 6.7%。起点外径 ( 2 .6± 0 .4)mm ,腹壁肌支外径 ( 1.4± 0 .4)mm ,旋髂深动脉的主干延续为髂嵴支 ,外径 ( 1.8± 0 .4)mm ,沿途发出许多小的分支进入髂嵴 ,以最后一个分支作为终点测量其蒂长为( 10 .7± 0 .7)cm ,旋髂深动脉起点至L5椎体中部距离为 ( 11.2± 0 .7)cm ,至L5~S1椎间距离为 ( 10 .1±0 .5 )cm ,至S1椎体中部距离为 ( 9.7± 0 .6)cm ,向内旋转角度为 ( 63 .5± 3 .5 )°。结论 :带旋髂深动脉蒂髂骨瓣转位腰骶段椎体植骨融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固定方式下,采用加长或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双侧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方法 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双侧骶骨纵行骨折(Tile C型)模型,模拟使用加长、普通两类骶髂螺钉采用7种不同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比较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结果 竖直方向600N力载荷加载后,骶1上表面的向下位移和后旋角位移比较显示,骶t、骶2层面各自1枚加长骶髂螺钉均比同层面的2枚双向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高;骶1、骶2层面各置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组合比两个层面各双向置2枚普通骶髂螺钉的组合固定的稳定性高;骶1和骶2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组合固定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固定;骶1和骶z双层面双向4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双向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也明显优于双层面双向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固定.在竖直稳定性方面,骶2层面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骶1层面的相应固定;在旋转稳定性方面,骶1层面的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骶2层面的相应固定.结论 针对Tile C型双侧骶骨纵行骨折,应尽可能选择骶1、骶2加长骶髂螺钉固定,二者组合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育龄女性uSpA患者骶髂关节影像学特征。 方法 对60名育龄女性uSpA患者行骶髂关节CT检查,测量骶髂关节间隙宽度及骶髂骨皮质厚度,观察骶髂关节间隙清晰程度、骶髂骨皮质边缘光滑程度及皮质下骨质密度情况。 结果 53% uSpA女性病例骶髂关节关节间隙模糊。关节间隙小于2 mm的占65.8%。95%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关节面模糊、骶髂骨面皮质边缘毛糙、软骨下骨质密度不均和软骨下微小囊变等,其中20%关节面分级为3级,uSpA女性病例骶髂骨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关节面骨质破坏及皮质增厚以髂骨侧为著。36.6% uSpA女性病例骶髂关节关节腔内可见线条样点状气体样低密度影。 结论 育龄女性uSpA患者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消失、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破坏及分级、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骶髂关节真空现象的发生率和程度均较正常育龄女性明显增高,骨质破坏在关节髂骨侧更严重。对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的无症状育龄女性或有临床症状但CT分级为0级或1级的育龄女性,需要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与MR检查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数字化分析、测量青少年骶骨安全骨性螺钉钉道并观察钉道增龄变化的规律。 方法 收集160名10~17岁健康青少年志愿者骨盆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测量S1、S2横向骶髂螺钉最优置钉通道的轴向狭窄处的宽度,测量S1、S2最优钉道经“骶骨经髂骨”(trans-sacral trans-iliac,TSTI)螺钉通道长度,测量S1、S2 TSTI通道投影长短轴长度并观察通道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 结果 S1骶髂螺钉安全通道宽度,男性:左(8.96±2.02)mm,右(9.03±2.24)mm;女性:左(8.26±1.96)mm,右(8.37±2.11)mm。S1处TSTI螺钉长度,男性(141.25±5.92)mm,女性(134.37±5.68)mm。S2骶髂螺钉安全通道宽度,男性:左(6.49±1.98)mm,右(6.38±1.88)mm;女性:左(6.21±1.76)mm,右(6.14±1.55)mm。S2处TSTI螺钉长度,男性(126.28±4.94)mm,女性(122.31±5.13)mm。 结论 青少年在S1、S2均存在影像学上安全的骨性髂骶螺钉通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通道投影长短轴比例逐渐加大,高度的增长速度快于宽度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CT辅助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辅助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同定术的定位和路径.方法:60个成年健康志愿者行S1~3多层螺旋CT扫描,由计算机重构图像后测量通过椎弓根狭窄处中心点与正中推辞矢状面之间的角度、椎弓根高度和宽度等参数,根据这些数据确定体表进钉点、进钉角度和螺钉长度,结果:S1进针点距离后正中线(91.03±10.62)mm,同侧髂嵴后部(41.16±8.80)mm,位于通过髂后上棘连线的骶骨层面头侧(11.29±5.87)mm,进钉方向与水平而夹角(30.76±5.34)°,欠状而(48.76±9.43)°,最佳长度(84.59q±5.29)mm.S2体表进针点距离后正中线(127.82±15.63)mm,同侧髂嵴后部(59.34±9.03)mm,位于通过髂后上棘连线的骶骨层而尾侧(15.35±5.50)mm,进钉方向与水平面夹角(30.76±5.34)°,矢状面(61.15±8.38)°,最佳长度(64.04±6.65)mm.仰卧位和俯卧位骶骨倾斜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分析确、上的体表进钉点、进钉角度和螺钉长度可直接引导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2)分析确立的由CT扫描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定位和路径为临床骶髂关节修复手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征,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119个骶髂关节受累,其中双侧52例,单侧15例,Ⅰ级35个关节,Ⅱ级84个关节。早期CT表现分级:①骶髂关节前下1/3的髂骨侧骨性关节面局限性破坏缺损,密度减低,周围局限性硬化76个关节。②骨性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局限性缺损94个关节。③关节面下微小囊变106个关节,表现为骨性关节面下小囊状缺损。④骶髂关节髂骨侧关节面周围轻度带状硬化117个关节。⑤软骨钙化,关节面下骨质吸收20个关节,表现关节面下带状低密度影。⑥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显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骶髂关节炎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为经S1椎弓根水平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2例骨盆标本进行研究 ,测量S1椎弓根宽和高 ,骶髂螺钉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确定进针点后 ,以 5具新鲜尸体对进针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S1椎弓根宽和高分别为 (2 7.7± 1.9)mm和 (2 0 .2± 2 .3 )mm ;螺钉进针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 (2 4.6± 2 .9)mm ,坐骨大切迹上方 (4 1.8± 3 .4)mm ;进针方向为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 ,然后向后侧倾斜 (7.7± 3 .8)° ,向尾端倾斜 (7.1± 2 .3 )°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为 (86.5± 3 .8)mm。以此进针方法行 10枚螺钉固定 ,无螺钉穿出椎弓根。结论 :髂后下棘和坐骨大切迹恒定存在 ,变异小 ;螺钉进针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 2 5mm ,坐骨大切迹上方 40mm ;螺钉长 75mm ;进针方向为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 ,然后向后侧倾斜 5°~ 10° ,向尾端倾斜 5°~ 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骶髂关节周围各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腰椎-骨盆-股骨有限元模型,在该正常模型基础上分别去除双侧骶髂关节各韧带,建立无髂腰韧带模型、无骶髂前韧带模型、无骶髂后韧带模型、无骶结节韧带模型、无骶棘韧带模型和无骶髂骨间韧带模型。在各模型上分别模拟脊柱的生理运动,分析左右骶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各关节面的平均应力,并与正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相比正常骶髂关节模型,无骶结节韧带模型、无骶棘韧带模型和无骶髂后韧带模型的左右两侧骶髂关节ROM均无明显差异,而无骨间韧带模型除在脊柱右旋转情况下左侧骶髂关节ROM和后伸情况下右侧骶髂关节ROM无明显差异外,在其他脊柱生理活动下左右两侧骶髂关节ROM均显著增大。无骶髂骨间韧带模型左右两侧骶髂关节在脊柱生理活动下关节面的平均应力均明显降低。结论在所有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骶髂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有利于探讨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骶髂关节错位的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测成年人正常骶髂关节间隙的CT影像解剖学特征,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数据。 方法 对56例无骶髂关节病变的受检者的骶髂关节CT影像进行观测:(1)不同性别同一位置骶髂关节间隙的差异;(2)不同水平面上骶髂关节间隙的差异;(3)同一水平面上同侧前、中、后骶髂关节间隙的差异;(4)同一水平面上左右两侧骶髂关节间隙的差异。 结果 (1)骶2第1水平面(S2-1)和骶2第2水平面(S2-2)左后区骶髂关节间隙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骶1第1水平面至骶3第2水平面(S1-1~S3-2)6个水平面上,同侧骶髂关节前、中、后关节间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右前区中,S1-1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分别大于S1-2、S2-1、S2-2和S3-2(P<0.05);(4)左中区中,S2-1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分别大于S1-1、S1-2、S2-2和S3-2(P<0.05);(5)右中区中,S2-1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分别大于S3-1和S3-2(P<0.05), 且S2-2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大于S3-2(P<0.05);(6)左后区中,S2-1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大于S3-2(P<0.05);(7)右后区中,S2-2水平骶髂关节间隙大于S3-2(P<0.05)。 结论 本研究为成年人正常骶髂关节间隙的宽度提供了影像解剖学参考标准。成年人正常骶髂关节间隙在水平面和冠状面上存在一定的影像解剖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方法 观测50例成人干燥骶骨标本(男28例,女22例)及其骶髂关节面,并测量关节面面积以及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时所切除的骶髂关节面的面积,并计算出该切除面积占骶髂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男性经第1骶后孔上、下缘,第2骶后孔上、下缘切除的骶髂关节面所占的平均面积百分比为:72.6%、47.5%、22.4%、12.3%。1例(3.57%)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5.0%的关节面。女性各百分比为:76.1%、53.8%、26.4%、17.0%。2例(9.09%)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9%的关节面。结论 经第3骶后孔上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