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及临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96例精神分裂患者和178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精神分裂组和双相情感组。患者均给予16排螺旋CT颅脑扫描并计算HI、TVW、LVBI、VI指数,评定脑萎缩程度分级(GA)。调查并记录患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方式;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双相情感组HI、TVW、VI、GA指数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组(P0.05);精神分裂组LVBI分值显著低于双相情感组(P0.05);双相情感组本科及以上比例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组(P0.05);双相情感组离异比例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组(P0.05);双相情感组SAS及SDS分值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组(P0.05);双相情感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颅脑CT和临床相关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增宽、脑萎缩程度更重,而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更高、离异比例更高,患者睡眠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CT征象特点及鹿特丹CT计分(Rotterdam CT评分),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CT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72例患者中基底池开放13例,部分闭塞36例,完全闭塞23例;中线移位≤5mm 51例,中线移位5mm 21例;脑室受压≤0.2者32例,脑室受压0.2者40例;RotterdamCT评分3分30例,4分21例,5分21例;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24例。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则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r=-0.511、-0.456、-0.506,P0.05)。结论 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 CT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可辅助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0-103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YMRS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抑郁组、躁狂组、对照组三组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组F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狂组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T3、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躁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评分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躁狂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YMRS评分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并且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躁狂发作的患者FT3水平显著升高,抑郁发作的患者FT3、T3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郭宝  苏醒  王茹  袁晓东  任雪芝 《海南医学》2023,(19):2770-2774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CT评分变化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乳酸(LA)、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47例、重度组58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CT评分及血清NSE、LA、CRP水平,并分析患者CT评分与血清NSE、乳酸、CRP的相关性;临床接受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上述患者分为良好转归组89例和不良转归组54例,分析CT评分及NSE、LACRP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重度组患者CT评分为(3.25±0.87)分,低于轻度组、中度组患者的(7.42±1.47)分、(6.86±1.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NSE、LA和CRP值分别为(21.82±3.87)μg/L、(6.89±1.57) mmol/L、(16.82±2.64) mg/L,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的(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联合鹿特丹CT(Rotterdam-CT)评分对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TBI患者(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度TBI组62例、中度TBI组52例、重度TBI组39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1例,另选取同期49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颅脑CT检查计算TBI患者Rotterdam-CT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BI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TBI组、中度TBI组、重度TBI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依...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卒中中心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59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后随访90 d,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3~6分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NLR水平预测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年龄、NLR水平、溶栓后NIHSS评分是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水平对AIS患者溶栓后不良预后有一定预测意义,溶栓后NIHSS评分对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结论:NLR、溶栓后NIHSS评分对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20,(1):60-6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近期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MPV水平分为MPV增高组和非MPV增高组,并按照随访入院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与非MPV增高组比较,MPV增高组入院GOS评分偏低,多发脑挫裂伤比例、颅内血肿量、合并脑疝比例、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改良CT图像评分中9~14分的患者比例及平均分值、预后不良比例及GOS平均分值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MPV、D-D、CRP、Fib、改良CT图像评分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V与颅内血肿量、D-D、CRP、Fib、改良CT图像评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呈正相关,与GO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MPV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7,P=0.009);ROC曲线显示MPV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59,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71%和85.74%,最佳诊断截点为13.20 fl。结论:急性期MPV水平增高可能是重度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应当密切监测MPV水平变化,建议将其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CT征象及对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68例,并根据患者创伤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评分为4-5分)126例和预后不良组(评分为1-3分)4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对所有患者CT征象(三脑室形态、侧脑室受压、中线位移及环池变化)进行统计,并分析CT征象与预后之间关系。结果共16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三脑室宽径6-10mm患者最多为74例(44.05%),侧脑室受压比例0.2患者最多为89例(52.98%),中线位移6-10mm患者最多为72例(42.86%),环池宽度2-3mm患者最多为81例(48.21%)。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GOS预后评分单因素有:三脑室宽径、侧脑室受压比例、中线位移、环池宽度(P0.05);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GOS预后评分不良的多因素有:三脑室宽径在6-10mm、中线位移10mm、环池宽度0-1mm(P0.05)。结论CT征象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且三脑室宽径、侧脑室受压比例、环池宽度可在一定程度预测患者预后,可为患者临床治疗及后期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单纯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单纯静脉溶栓患者,记录其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尿酸水平及溶栓后出血转化等情况,根据患者在随访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根据是否存在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392.6±34)umol/L比(307.1±42) umol/L,P=0.001],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高尿酸水平与预后良好无明显相关性。非出血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出血转化组患者[(373.3±40) umol/L比(284.5±29)umol/L,P=0.01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水平于出血转化呈现负相关性(OR值0.911,95%可信区间0.834~0.987,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单纯rt-PA静脉溶栓预后无显著相关性,较高血尿酸水平与较低脑出血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2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收治GBS患者106例,根据Hughes功能分级(HFGS)分为预后良好组(HFGS评分<4分)76例和预后不良组(HFGS评分≥4分)3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炎性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SIRI)。采用Spearman法分析GBS患者出院时HFGS评分与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炎性反应指标对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呼吸困难比例、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SIR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Z/P=5.552/<0.001、4.493/<0.001、5.982/<0.001、2.441/0.015)。GBS患者出院时HFGS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良好转归组(0~2分,58例)和不良转归组(3~6分,30例)。溶栓治疗24 h内行MRI检查,记录ASPECT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记录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与不良转归组比较,良好转归组患者年龄较小,入院NIHSS评分较低,DWI-ASPECTS评分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WI-ASPECTS评分、入院NIHSS评分均为不良转归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WI-ASPECTS评分预测不良转归的最佳临界值为5分,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9.66%,AUC值为0.897,AUC明显高于年龄、入院NIHSS评分预测不良转归的AUC值(P<0.05)。 结论DWI-ASPECT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预后转归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年龄、入院NIHSS评分、DWI-ASPECTS评分均为不良转归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与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影像资料及其他资料,观察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包括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根据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CT特征与预后相关性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基底节区出血占57.3%,血肿形态规则占81.3%;出血量30ml以下占46.7%,出血量60ml以上占18.7%;出血破入脑室占30.7%。30ml以下出血量患者发病3个月m Rs评分明显低于30-60ml、60ml以上(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年龄、脑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影像特征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价颅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莲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BI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GCS评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并计算CT评分,检测CRP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GCS评分、CRP水平与CT评分的差异,分析患者三项指标与病情程度、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GCS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三组CRP水平、CT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CRP水平、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459,P<0.05),CRP、CT评分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和0.245,P<0.05);GCS评分与预后呈正相关(r=0.538,P<0.05),CRP、CT评分与预后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CT评分联合血清S100B蛋白对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伤后24 h内的TBI患者108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CT检查、GCS评分、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Fisher CT 分级、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随访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计算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3)和预后良好组(GOS 4-5),选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根据头部CT结果分为CT阳性组(CT+)与CT阴性组(CT-),评估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CT阳性表现的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GCS评分更低(P<0.01),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水平更高(P<0.01)。在单一指标中,血清S100B蛋白的AUC值最大(0.79);在联合指标中,GCS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组合的 AUC 值最大(0.80)。与 CT-组相比,CT+组患者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更高(P<0.05),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与Rotterdam CT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1)。结论 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三者可以作为评估急性TBI严重程度指标,且与患者早期预后均密切相关。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总体上较单一指标更好。血清S100B蛋白与急性TBI患者头部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探讨其对临床影像学检查选择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诊治危重脑室出血患者116例作为脑室出血组,于入院时行Graeb评分,术后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亚组(评分≥4分,n=62)和预后不良亚组(评分<4分,n=54);并将医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11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VEGFR-2、FGFR-1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VEGFR-2、FGFR-1水平对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危重脑室出血预后的因素。结果脑室出血组患者血清VEGFR-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GFR-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13.855、13.779,P均<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入院Graeb评分、出血量、血清VEGFR-2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3.764、4.880、5.219、11.044,均<0.001),FGFR-1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10.071,P<0.001)。血清VEGFR-2、FGFR-1对危重脑室出血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903,截断值分别为35.366 ng/L、5.700μg/L,敏感度分别为80.1%、85.3%,特异度分别为87.9%、83.2%;两者联合诊断AUC为0.97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0%、91.6%年龄、VEGFR-2及Graeb评分是危重脑室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OR=1.831、1.596、1.907),FGFR-1及GOS评分是危重脑室出血预后的保护因素(OR=0.618、0.650)。结论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VEGFR-2水平升高、FGFR-1水平降低,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危重脑室出血的预测价值,可用于危重脑室出血预后评估,且均可能均参与危重脑室出血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BD)、单相抑郁(UD)、健康人群中促炎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 IL-6R),1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 TNF-R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差异,探讨BD、UD的炎症机制。方法:以初治BD患者30例、UD患者35例和正常对照(NC)30例为研究对象,ELISA检测三组人群外周静脉血中的s IL-6R、s TNF-R1、MCP-1浓度,去除MADRS评分、YMRS评分、吸烟、合并症和BMI混杂因素影响,多元回归分析BD、UD患者中三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BD组合并症比例、吸烟比例、BMI均高于UD组(P=0.033、0.012、0.040)。BD组外周血中s IL-6R,s TNF-R1,MCP-1浓度均高于UD组(P=0.021、0.023、0.035)。有合并症患者与无合并症者比较,具有更高的s IL-6R、s TNF-R1和MCP-1水平(P=0.002、0.001、0.001)。BMI≥25 kg/m2患者的s IL-6R、s TNF-R1和MCP-1水平较BMI25 kg/m~2高(P=0.031、0.026、0.030)。去除混杂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 IL-6R、s TNF-R1、MCP-1水平在BD组和U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6,0.012)。结论:BD组s IL-6R、s TNF-R1和MCP-1水平较UD组高,这表明BD中可能存在更严重的炎症失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评估脑中线移位和血肿量对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90例ICH患者,均于入院时接受头颅CT检查,根据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脑中线移位、血肿量,Logistic和ROC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脑中线移位、血肿量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丘脑出血占比、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丘脑出血、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为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和0.763,脑中线移位值预测灵敏度为0.784,特异度为0.811,血肿量灵敏度为0.602,特异度为0.849。结论CT评估脑中线移位与血肿量,对ICH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有助于指导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向绍通  肖豪  陈安妮 《重庆医学》2017,(34):4838-4841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OPN在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作为急性脑出血组,来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含吸烟史、血脂、糖尿病、血压、体温、白细胞数、纤雏蛋白原等,入院24 h内对脑出血组患者完成脑出血评分,并评定组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CT影像计算出血量.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脑出血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血清骨桥蛋白[(7.81±4.97)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41±3.25)ng/mL]水平(P=0.008).急性脑出血组中预后良好(mRS评分小于4分)37例(58.73%),预后不良(mRS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26例(41.27%).预后不良组其白细胞数量、出血体积、脑出血评分、脑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及OPN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当OPN的截断点为7.38 n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652,敏感度为0.691,特异度为0.627.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大于7.38 ng/mL(OR=3.916,95% CI:1.023~15.104,P=0.031)及脑出血破入脑室(OR=5.635,95%CI:1.016~26.305,P=0.030)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PN水平升高,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参考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片,将其分为5型,观察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根据患者1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BI),将其分为良好、轻残、中残、重残/死亡四组,并依此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探讨各型的CT改变与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性。结果:对预后影像因素的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底节出血量≥50ml、皮质下出血≥30ml、小脑出血≥15ml、脑干出血≥5ml;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10mm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分别为19.011、7.071、13.58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出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可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范春红  廖春燕  罗琳  王佳  彭锐 《西部医学》2023,35(4):548-552
目的 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27例,根据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n=4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ICAM-1、CRP、MCP-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CAM-1、CRP、MCP-1对AIS患者溶栓后90 d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冠心病、心房颤动发生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ICAM-1、CRP和MCP-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NIHSS评分、ICAM-1、CRP和MCP-1是影响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