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2019,34(5):1077-10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研究。方法:以90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孕三烯酮胶囊);观察组给予常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血清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LT、FIB、FSH、LH、E2、TGF-β1、PGE2及TXB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T、T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酮和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关系。方法 105例先兆流产保胎者,根据保胎结局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A组,75例)和保胎失败组(B组30例),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产妇设为对照组(C组)。分析3组产妇孕酮和β-HCG水平。结果 C组孕酮值和β-HCG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孕酮值和β-HCG是先兆流产患者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孕酮值和β-HCG与先兆流产保胎结局呈负相关(r=-0.845、-0.819均P<0.05)。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曲线下面积为0.715灵敏度为82.65%特异度为94.32%。结论孕酮与β-HCG含量与先兆流产保胎不良结局呈负相关是保胎治疗的保护性因素联合检测孕酮与β-HCG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保胎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水平。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孕酮、β-HC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提高β-HCG和孕酮水平,提高孕妇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虚血瘀证患者应用补肾养宫汤、针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养宫汤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多毛与痤疮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雄激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雌二醇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后期、经期血块、经色紫黯、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毛、痤疮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宫汤、针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多毛与痤疮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部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对照组60例体检者和观察组67例腹部大手术者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前PLT、PT、TT、AP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IB则高于对照组(P<0.05);(2)术后观察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PT、TT、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P<0.01),FI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手术后PLT和FIB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P<0.01);(4)术后死亡组PLT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而PT、TT、APTT、FIB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大手术者术前常呈高凝状态,术后则可呈现高凝、相对纤溶抑制或低凝,术后PLT减少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本研究通过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为其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 将100例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保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肌注黄体酮(20 mg/d),试验组加用口服补肾疏肝方(1剂/d),和耳穴埋豆(2 min/次,3次/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SAS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保胎效果,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SAS评分和阴道出血,腹痛、腰酸、小腹下坠感等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P及β-HC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保胎有效率(94.00%)、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和4.336,P=0.021和0.037)。随SAS积分升高,患者保胎有效率、保胎成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焦虑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治疗,治疗两周,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抗心磷脂清除率、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T、TT、APTT及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TT、APTT长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清除率为73.43%(4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1%(3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β-h CG、孕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h CG、孕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口或鼻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和阴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可改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极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活血消疒徵方加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和甲氨蝶呤治疗,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加服活血消疒徵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激素水平、康复进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β-HCG、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孕酮(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进程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消疒徵方加减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利于改善血清β-HCG值,降低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及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加予针刺治疗,对照组加予低分子肝素 4 100 U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 二聚体(D dimer,D D)、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以及血瘀证疗效及出血性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APTT、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FIB、PLT、D 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瘀证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改善患者中医血瘀证候,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证候要素与凝血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对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证候要素评分,评分≥7分证候要素诊断成立,分为风、火、痰、血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组,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运用等级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证候要素分值与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气虚组PT值低于血瘀组、风组(P<0.05),其余各组间PT值以及各组间APTT、FIB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风、火证候要素分值与FIB值具有负相关性(P<0.05);痰、气虚证候要素分值与PT值具有负相关性(P<0.05,P<0.01).结论 风、火证候要素评分分值越高,纤维蛋白原含量相对降低,血液可能呈相对低凝状态;痰、气虚证候要素评分分值越高,凝血酶原时间相对缩短,血液可能呈相对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MTHFR50名基因突变率与中医肾虚血瘀型相互关系。方法检测50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RSA观察组)、50名无不良妊娠史的育龄期妇女(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MTHFR基因,中医辨证分为肾虚血瘀型及非肾虚血瘀型。结果 RSA观察组MTHFR基因型频率纯合突变型TT(24/50,4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50,18%);杂合子型CT(22/50,44%)与健康对照组(24/5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野生型CC(17/50,34%)显著高于RSA观察组(4/50,8%)(P0.01);RSA观察组MTHFR基因TT型:肾虚血瘀型(13例,26%)非肾虚血瘀型(5例,10%)。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MTHFR基因TT型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关因素中,证型肾虚血瘀型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MTHFR基因TT型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年龄、流产次数。RSA观察组患者血浆Hcy(7.32±0.79)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10±0.89)μmol/L(P0.05);RSA观察组患者肾虚血瘀证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肾虚血瘀型[(7.89±0.76)μmol/L比(6.13±0.96)μmol/L,P0.05]。结论 MTHFR C677T纯合子突变TT型、Hcy水平增高与复发性流产有明确的相关关系,且与中医肾虚血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赵曜 《包头医学》2022,46(1):17-18
目的 :探究凝血四项与老年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86例老年SP患者(2019年1月~2020年3月)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84例老年非S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不同转归患者凝血四项水平、分析老年SP疾病转归与PT、APTT、TT、FIB水平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IB低于对照组,PT、APTT、TT高于对照组(P<0.05);86例老年SP患者死亡26例、生存60例,死亡者FIB低于生存组,PT、APTT、TT高于生存者(P<0.05);Pearson分析表明,SP疾病转归与FIB(r=0.711)水平呈正相关,与PT(r=-0.632)、APTT(r=-0.598)、TT(r=-0.587)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SP患者凝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且与患者病情转归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通过检测凝血四项指标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疾病转归情况,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5例作为肝硬化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别进行凝血四项(PT、TT、APTT、FIB)及血浆D-D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PT、TT、APTT、D-D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I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PT、APTT、D-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五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在95%以上,肝功能A、B、C级患者的TT、PT、APTT依序逐渐延长,FIB依序降低。B级与A级比较,PT、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APTT、D-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C级与B级比较,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PT、TT、D-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血浆D-D与凝血四项进行联合测定,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查的辅助指标,监测出血倾向,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价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各种原因导致出血的抢救、对指导临床用药及估计预后转归的好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免疫-内分泌因素[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中医病机及微观辨证指标,为指导临床诊治及为本病的中医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证候分型构成及证型下的四诊指标的分析采用频数、频次及构成比描述性分析,对95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患者(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研究;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总结、归纳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微观辨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来看,肾虚血热证最多见,之后依次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微观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清INF-γ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E_2含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IL-10,P,β-HCG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证型血清P,E_2,β-HCG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热证血清INF-γ含量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血清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中医证候以肾虚血热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最为常见;INF-γ,E_2与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肾虚血热证与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病因病机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四指标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以充分了解孕妇体内凝血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临产孕妇的一般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30例身体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PT、APTT、FIB、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T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凝血四指标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大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胶丸的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疗效、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月经周期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在经量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治疗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水平,探讨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硬化23例,原发性肝癌10例,重型肝炎15例,慢性肝炎12例,观察各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凝结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病的加重,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FI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FIB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能够预测肝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徐玲玲  付水冰 《当代医学》2021,27(34):103-10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胎元饮加减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及孕酮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复发性流产(气血虚弱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元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动脉血流水平[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比值之和]、孕酮(P)、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6周,观察组双侧RI、S/D比值之和小于对照组;妊娠56 d后,观察组β-HC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胎元饮加减治疗复发性流产者效果显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减少,可明显提高孕酮水平,从而保障妊娠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γ干扰素(INF-γ)及白介素-10 (IL-10)检测预测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96例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性流产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产检的103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6周、8周及10周的血清孕酮、β-HCG、INF-γ及IL-10水平;按观察组孕妇的保胎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74例和妊娠失败组22例,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孕酮、β-HCG、INF-γ及IL-10水平与保胎结局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以AUC评价孕酮、β-HCG、INF-γ及IL-10对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孕妇孕6周、8周和10周的孕酮、β-HCG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INF-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组孕妇孕10周孕酮、β-HCG]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但INF-γ明显低于妊娠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