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腹透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腹透患者预后。腹膜炎期间, 由于腹膜毛细血管扩张等因素, 腹透患者可发生溶质转运增加及超滤下降等表现。艾考糊精透析液具有超滤功能持久、保护腹膜功能、不含葡萄糖及低葡萄糖降解产物等优势。我们在国内首次报告于艾考糊精透析液中加入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3例, 以初步评估艾考糊精透析液在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 较血液透析有诸多优势。但长期的腹膜透析会导致腹膜进行性纤维化, 造成超滤功能衰竭, 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细胞自噬是细胞的一种防御性机制, 但自噬的抑制和过度激活都会在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不利作用。本文系统性回顾了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领域的相关研究, 旨在综述其机制, 为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病原体检出对改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该文报道1例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诊断由细小脲原体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例。患者为中年女性, 因腹痛伴透出液浑浊入院, 头孢他啶联合万古霉素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传统离心法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采用mNGS技术检出细小脲原体, 改用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得到控制, 提示mNGS技术对常规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病原体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该文通过病例报道结合文献复习, 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了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膜透析(腹透)时间延长, 腹膜将面临多重因素打击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 从而影响腹透效率。目前临床上依然缺乏保护腹膜功能的有效手段。该文回顾近10年来具有腹膜功能保护潜能的措施, 包括针对腹透液的治疗策略、对腹膜功能有潜在保护作用的药物, 以及远红外线、干细胞移植等在内的非药物治疗, 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患者的口渴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9年全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律随访的PD患者, 运用透析口渴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口渴痛苦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口渴状况、口渴强度及痛苦程度。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有无口渴分为口渴组和无口渴组, 比较两组患者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发生口渴的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312例PD患者, 年龄(45.93±13.34)岁, 男性163例(52.2%), 中位透析龄29.01(9.86, 61.06)个月。其中, 187例(59.9%)有口渴感且90例(48.1%)口渴时感到痛苦。与无口渴组相比, 口渴组患者血肌酐、使用中高浓度透析液比例和自我感觉季节影响口渴比例均较高, 24 h透析总入液量较多(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使用中高浓度透析液(OR=2.349, 95%CI 1.279~4.312, P=0.006)及自我感觉口渴程度受季节影响(OR=2.232, 9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MLR)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95例初次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基线MLR预测患者CAPD第1年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基线MLR的最佳截断值, 据此将患者分为高MLR组和低MLR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终点事件为死亡(全因死亡和CVD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转为肾移植或随访至2020年3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以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生存差异。建立Cox回归模型, 分析CAPD患者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495例患者的年龄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国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 ESKD)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增幅加快, 每年约有2%的患者进入ESK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以其简便、安全、有效和居家治疗, 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ESKD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自197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将持续性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后, 我国肾科专业医护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 PD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客观了解现阶段我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疾病负担和慢性肾脏病风险认知情况, 《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轮问卷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 并组织专家编写形成了这部《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该白皮书清晰地回顾了目前中国PD的建设及管理现状, 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PD中心的人员配备, 加强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对减少腹透液蛋白质丢失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92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CAPD治疗及ESRD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口服氯沙坦钾药物以及贝前列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24 h腹透液蛋白总量、血清白蛋白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的24 h腹透液蛋白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 血清白蛋白量较治疗前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24 h腹透液蛋白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 血清白蛋白量较治疗前增加,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24 h腹透液蛋白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对照组下降, 血清白蛋白量较对照组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能减少腹透液蛋白质的丢失,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腹膜功能, 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腹膜透析治疗, 观察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以肾功能指标、血液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判定指标,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透析后肾功能指标更低(P<0.05)。透析后, 对照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血钾、血糖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18.60%vs.4.64%, 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佳, 可促进肾功能改善,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Brucella)导致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相关性腹膜炎(PD-associated peritonitis, PDAP)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 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病例报道极少。本文对本中心成功治愈的5例PD并发布鲁氏菌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分析汇报, 并复习相关文献, 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PD患者生存状况显著改善, 然而技术失败仍然是制约PD发展的瓶颈。多项研究表明, PD患者初始12个月内技术失败风险最高。提高对这一时期技术失败危险因素的认识, 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降低PD技术失败发生率, 提高PD的使用率。本文综述了PD早期技术失败的定义、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腹膜纤维化(PF)导致的腹膜超滤衰竭是PD患者中途退出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HIF)作为检测细胞氧水平的调节器, 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 同时参与调节纤维化、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和病理过程, HIF-1α在PF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HIF-1α与PF之间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归纳总结HIF-1α与PF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患者的腹水嗜酸性粒细胞>100/μl或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比例>10%被称为腹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eritoneal fluid eosinophilia, PFE), 其中符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定义者, 则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eosiniophilic peritonitis, EP)。PFE和EP病例多发生在腹膜透析开始后3个月内, 但在长程腹膜透析的任何时期均有报道。PFE和EP发病率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可自发缓解, 也有经抗过敏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本文综述了腹膜透析患者PFE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近现代临床肿瘤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三大常见转移途径之一, 直到20世纪末, 胃肠道癌腹膜种植转移, 才开始被重新认识, 至今日才逐渐开始形成规范性诊断治疗体系。本文回顾腹膜转移癌诊治研究的发展历史, 反思临床实践中的教训与经验, 阐述腹膜转移癌在疾病再认识、机制深入理解和临床诊治策略上的难点, 以及在理论建设、技术培训和学科建设中的痛点, 并提出了认清客观现实、夯实技术培训和推进协同研究的解决方案, 为腹膜肿瘤学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腹膜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 腹膜转移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晚期阶段。种子-土壤学说和寡转移学说是腹膜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主要假设。近年来,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相关的机制研究逐渐深入, 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腹膜转移灶的形成依赖于多种分子的协同作用, 以完成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至定植于腹膜并形成转移灶的全过程, 而肿瘤微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治疗方面, 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 除全身化疗外,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腹膜转移的治疗中, 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 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 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Z=-3.546, 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Z=-2.609, 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 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3.319, P=0.002)、血清白蛋白(t=-4.019, P<0.001)、三酰甘油(Z=-2.263,...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经典药物, 在大多数瘢痕疙瘩的联合治疗中均有应用。然而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低、治疗后存在瘢痕疙瘩复发等,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 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效果的因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基于此, 该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和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探讨了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方式, 旨在为改进糖皮质激素相关诊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更正题录     
本刊2021年第41卷第2期发表的文章心尖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麻醉管理规范, 图1内容更正为:(一)麻醉前访视与评估:2.EuroScoreⅡ评分;(二)麻醉前准备:3.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4.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桡动脉穿刺监测ABP及基础ABG。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目前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然而CRS和HIPEC的适应证要求严格, 操作难度高,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经验不足的中心开展CRS+HIPEC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建立专科诊治中心可以为规范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心的必要性及国内外腹膜表面恶性肿瘤诊治中心建设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了笔者团队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心的建设经验, 强调了中心建设必须要做好两方面:一方面要实现临床上的优化, 加强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确保患者的治疗质量, 维护好每位患者的权利、福祉和健康。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相关性腹膜炎(PD-associated peritonitis, PDAP)是PD的严重并发症, 防治PDAP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近期发布的2022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ISPD)有关PDAP防治指南中, 对于难治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itis)、再发性腹膜炎(recurrent peritonitis)、复发性腹膜炎(relapsing peritonitis)、重现性腹膜炎(repeat peritonitis)、腹膜炎相关导管拔除(peritonitis-associated catheter removal)、腹膜炎相关转血液透析(peritonitis-associated haemodialysis transfer)、腹膜炎相关死亡(peritonitis-associated death)、腹膜炎相关住院(peritonitis-associated hospital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