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阴茎分裂痣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阴茎包皮、龟头出现黑斑5年,于2012年12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阴茎包皮及龟头处各出现一块黑斑,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皮损边界清楚,并以冠状沟为界分为大小、形态相似的两块黑斑,出现至今大小、颜色、数量无变化,也未用药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阴茎龟头处可见一约2.0 cm×1.7 cm黑斑,包皮内板近冠状沟处可见一约2.5 cm×2.0 cm黑斑,黑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局部皮肤无破溃、红肿及分泌物(图1A)。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阴茎)表皮内基底层可见数个痣细胞,大部分痣细胞团进入真皮内,形成真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3岁,龟头背侧及包皮内板黑褐色斑块2年,龟头背侧的斑块被包皮包盖,翻开包皮可见皮损呈镜像对称分布。诊断:阴茎分裂痣。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色素痣的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分型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经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的色素痣患者143例。共有皮损172处,观察皮损的皮肤镜表现,并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其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分型的对应关系。结果 色素痣皮肤镜下主要表现为球状模式、网状模式、均质模式。色素痣根据痣细胞位置不同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分别为皮内痣(92处)、混合痣(62处)、交界痣(18处)。其中皮内痣皮肤镜下主要模式为球状模式、均质模式,血管结构以弯曲血管最多见;混合痣皮肤镜下主要模式是球状模式,其内以规则线状血管、弯曲血管相对较多;交界痣皮肤镜下主要模式是网状模式,其内未见血管结构。结论 色素痣的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分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因包皮、龟头起黑斑1年余于2014年3月18日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阴茎包皮及龟头处各有一黑色斑片,无特殊不适症状,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因恐有恶变来诊。既往体健,工作及生活环境无特殊,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龟头偏左侧可见一约2cm×1cm、类椭圆形黑褐色斑片,其邻近包皮内板近冠状沟处可见一约花生米大类似斑片,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破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并包皮嵌顿一次治愈1例刚玉君刘淑华患者男,23岁,未婚,农民,有性乱史。以阴茎赘生物月余,包皮上翻后不能恢复48h来诊。皮肤科情况:包皮高度水肿上翻,冠状沟上方有皮肤缩窄环,呈紫红色,有裂痕,渗液,龟头轻度红肿。冠状沟及包皮内板有黄豆大疣状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46岁。包皮内板、冠状沟、龟头处大片乳头状赘生物。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疣状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痣的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特征。方法对1例结缔组织痣患者病程1年以内和1年以上的皮损分别进行皮肤镜和RCM观察,结合组织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结缔组织痣皮肤镜特征:1年以上的皮损中央呈灰白色斑疹,边界清晰,在灰白色斑疹区域可见白色网纹样结构、棕色小球、红斑、点状或逗状血管,有时可见毳毛及毛周围色素环,在白色斑疹周围环绕较均匀的棕褐色色素,皮损境界清晰;1年以内的皮损中央呈灰白色斑疹,边界清晰,在灰白色斑疹区域有少许散在棕褐色色素、毳毛及毛周围色素环。RCM特征:1年以内皮损,表皮大小形状不同的真皮乳头呈环形拥挤在一起,形成蜂窝状或鹅卵石样结构,其真皮乳头环密度和亮度明显增加,真皮胶原纤维束折射增强,可见胶原束与真皮乳头相连接,个别区域交织或呈漩涡状排列;1年以上皮损,由于表皮增厚,Z轴方向2—3mm深度处组织结构折射光减弱,胶原纤维束不明显,仅见少数淋巴细胞。结论结缔组织痣有独有的皮肤镜特征,并与组织病理和RCM图像有明确的对应关系。RCM对1年以内的早期皮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5岁,以阴茎部皮肤溃疡1月余就诊。1个半月前,曾有过非婚性交史,2周后于阴茎包皮内板及冠状沟处出现红色小丘疹,后渐增大、破溃,无任何自觉不适。既往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疾病及传染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包皮略长,上翻后见冠状沟及包皮内板1点处各有一约甲盖大椭圆形浅表性溃疡。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阴茎恶性黑素瘤.患者男,71岁.阴茎龟头黑褐色丘疹、水疱3个月,糜烂溃疡1个月.皮肤科检查:阴茎龟头、冠状沟散在多颗粟粒状、绿豆样黑褐色丘疹,颜色较深,周围见浅褐色斑疹、斑丘疹,龟头左上方近冠状沟处有一0.6cm×0.6 cm溃疡,表面污秽、结痂,有少许浆液性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部分缺损,棘层增生,基底层及真皮内见成巢分布的黑素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深染,大小不一.瘤组织可见黑素颗粒及坏死组织,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病理:肿瘤组织HMB45(++),S-100蛋白(++),CK(+/-).诊断:阴茎恶性黑素瘤.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常发生于男性的角头,冠状沟及包皮部位。包皮部位皮肤松弛,易产生血肿。龟头部位针刺后出血多,不易止血。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采用阴茎根部环状皮下阻滞法取得较好疗效。以2%利多卡因l-1.SInl注射于阴茎根部皮下周围,并以纱布轻轻按摩注射部位,3-5分钟后用激光或电灼去除疣体,优点是出血少,不产生操作部位的血肿,麻醉效果好。对于龟头、尿道口、冠状沟部位的疣体也可采用粘膜浸润麻醉。方法是用1%地卡因将纱布块浸湿敷于龟头部位,15分钟后,进行去除疣体的操作。另外龟头部位不易用较粗针头注射麻药,因这一部位血管回…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阴茎包皮暗棕色斑疹3年余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包皮部位散在暗棕褐色斑疹,粟粒大小,部分斑疹融合成暗棕色斑片,界清(图1)。组织病理示:鳞状上皮轻度增生,基底色素细胞增多,黑素细胞和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增加(图2)。诊断为雀斑样痣。讨论雀斑样痣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表现为褐色或黑褐色斑点1。发生于阴茎部位的雀斑样痣,亦被称为阴茎黑变病(penile melanosis)。该病皮损特征与发生于其他部位的雀斑样痣相似,病理检查可表现为雀斑样痣改变,或仅表现为基底层…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阴茎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男,63岁,包皮内板苔藓状增生3年,起白起皱1年。皮肤科检查:包皮内板苍白,有珍珠样光泽,表皮湿润、起皱,隆起成丘疹,部分呈纵沟排列,局部皮肤弹性下降,包皮内外板连接处偏右侧可见一皮角。包皮内板皮损组织病理:表皮高度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延长,棘层下部细胞轻度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少数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并见个别异核分裂,真皮浅层弥漫性或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TPPA、HIV、HPV分型检测均阴性。诊断:阴茎上皮内瘤样变。  相似文献   

13.
例1,男,26岁,包皮内侧出现小疙瘩13年,龟头出现小疙瘩3年。体检:包皮内侧板可见孤立散在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稍高起的黄白色丘疹,个别簇状聚集,将皮肤拉紧时皮疹稀疏可见。龟头后缘沿冠状沟周见针头大小孤立的光滑粘膜色小丘疹。皮损醋酸白试验均阴性。取包皮内侧簇状皮损做病检示:颗粒由小的皮脂腺小叶群集组成,中央可见皮脂腺导管。诊断:1Fordyce病,2阴茎珍珠样丘疹。例2,男,28岁。1年前在某院诊为NGU,并发现包皮内侧小丘疹疑为尖锐湿疣特来我所。其体检与病检基本同例1。本病在STD诊断中应注意鉴别。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行电凝或液氮冷…  相似文献   

14.
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患者男,33岁。阴茎龟头部赘生物伴恶臭2年余。皮肤科检查见龟头部有一4cm×4cm×5cm大的肿块,表面湿润,呈颗粒状,伴感染、化脓和坏死,龟头1点钟处包皮内可见3cm长的角化性赘生物。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癌细胞侵及阴茎海绵体;赘生物高度角化过度,基底部可见表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DNA实时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未见癌细胞。治疗上采取阴茎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发育不良性痣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1例临床表现为色素性损害的手术标本行H-E染色,结合临床指标及评分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皮损直径≥5mm者8例,多发性损害者7例,边界模糊者4例,外形不规则者6例,痣表面色素不匀者4例,基底色红者6例。光镜下:交界痣3例,复合痣8例。发育不良性痣较为特异的组织学表现为真表皮交界处雀斑样增生,痣细胞巢增生紊乱倾向于形成“桥型”融合。表皮下方的非典型黑素细胞在基底层呈“Paget”样蔓延,真表皮交界处的黑素细胞向周围延伸,并超过真皮内的痣细胞成分。非典型黑素细胞:细胞核较角质形成细胞核大,多形性,出现核仁,深染。结论 临床和组织病理相结合是诊断发育不良性痣的可行性标准,仅根据组织学的非典型性不能诊断发育不良性痣。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阴茎冠状沟处多发无痛性溃疡1个半月。1个半月前患者阴茎冠状沟处出现多处豆粒大小的红斑,很快糜烂形成溃疡,无痛痒。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后按炎症给予消炎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效果不佳;2周前患者无意中摸到右侧腹股沟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且阴茎溃疡不断扩大。患者有多次不洁性接触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包皮过长,包皮内板及冠状沟有6处豆粒至硬币大小的圆形溃疡,表面清洁,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Hutchinson氏征阳性纵行黑甲的临床、皮肤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索判断该类儿童纵行黑甲的性质及其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Hutchinson氏征阳性纵行黑甲患儿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32例患儿的平均年龄4岁6个月;男22例,女10例;平均病程2.5年。皮损部位:手指23例(其中8例发生于拇指),足趾9例,拇趾4例。Hutchinson氏征阳性部位:甲皱襞19例,甲下皮10例,二者皆有3例;黑素颗粒增多20例,色素痣12例,雀斑样痣3例。色带宽度≥3mm者22例。16例皮肤镜下见均一条带上伴规则的线状结构,12例同时伴规则线状结构和点球状结构,棕色及黑色均质模式分别为3例和1例。甲母质皮损组织病理示甲母痣27例,雀斑样痣5例。结论儿童期纵形黑甲多为黑素细胞良性增殖性病变,部分患儿需活检或手术方法确诊,以上临床特征和皮肤镜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随访。成人纵行黑甲有恶性风险的Hutchinson氏征,对儿童纵行黑甲的指导意义不明,尚需扩大样本量论证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中,男68例,女58例;86.5%的患儿出生即有皮损;57.9%就诊年龄2 ~ 3岁。皮损发生部位包括头面部(76例,60.3%)、躯干(24例,19.1%)、四肢 (26例,20.6%)。36例(28.6%)为先天性小痣,68例(54.0%)为M1型中型痣,13例(10.3%)为M2型,9例(7.1%)为巨痣。121例(96.0%)皮损单发,5例(4.0%)多发,44例(34.9%)痣伴粗毛,15例(11.9%)伴丘疹/增生性结节,6例(4.8%)有卫星灶。病理亚型包括混合痣120例(95.2%)、皮内痣4例(3.2%)和交界痣2例(1.6%)。38例(30.1%)镜下皮损深度< 1 mm,61例(48.4%)1 ~ 2 mm,25例(19.8%) > 2 mm,45例(35.7%)浸润至皮下脂肪层或更深。126例色素痣皮损中,常见病理特征包括痣组织成熟现象(100%,不包括2例交界痣),角质层色素颗粒(42.1%),分布紊乱/不对称(63.5%),表皮痣细胞散在分布(72.2%)和呈Paget样扩散(53.2%),真皮可见噬黑素细胞(56.4%),痣细胞沿毛囊皮脂腺分布(65.1%)等。特殊病理特征包括痣细胞嵌入血管/淋巴管腔内(33.3%)、痣细胞松解(35.7%)、纤维瘤样改变(19.8%)、累及立毛肌(24.6%)、肥大细胞浸润(23.8%)等。不同临床表现的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病理模式:浸润深度 > 2 mm、角质层色素颗粒和角质层柱状色素颗粒在巨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大小皮损(χ2 = 7.93、10.76、5.89,均P < 0.05);浸润深度 > 2 mm、表皮海绵水肿伴痣细胞散在分布、痣细胞巢沿毛囊皮脂腺分布、纤维瘤样改变、肥大细胞浸润在伴有粗毛皮损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粗毛者(χ2 = 28.29、8.11、6.22、7.92、8.19,均P < 0.01);表皮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痣细胞有异型性在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中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χ2 = 4.92、6.30,均P < 0.05)。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具有独特性,细胞常见不典型性,确诊及治疗选择需要密切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5岁。因外阴痒、发红1周就诊。发病前后患儿每天在私营浴室大池内洗澡。皮肤科情况:患儿包皮较长,包皮、龟头水肿、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有白色奶酪样斑片,少许分泌物,可见红斑及针头大的小丘疹。取分泌物作涂片及真菌培养,涂片中见大量孢子,培养结果为酵母菌生长,证明为白色念珠菌。治疗:每日早晚用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患处2次,并均匀薄涂派瑞松霜于患处。连续用药3周,复诊时皮损消失,涂片作真菌镜检,结果阴性。小儿念珠菌性龟头炎1例$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王亚美 $贵阳医学院皮肤科真菌室@刘素琴…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共25例,年龄18~5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茎包皮内板、冠状沟及龟头部潮红、小丘疹及乳酪状物,部分糜烂,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全部病例取乳酸状物直接镜检结果为念珠菌阳性而确诊。治疗方法及结果将制霉菌素按每毫升10万u加于炉甘石洗剂内,配制成复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