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79-18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我科拟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当日给予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及第0、2、4、6 天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9.83±4.01)h、(48.23±7.11)h(t=-8.151,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有效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53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年、2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5%、18.9%、5.6%。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瘤体体积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实施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瘤体体积变化、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8.0%(44/50)高于对照组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瘤体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瘤体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小肝癌瘤体体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观察两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1年及2年时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总例数分别为22例(59.46%)和15例(65.22%),对照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总例数分别为13例(41.94%)和5例(3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及2年的7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复方甘草酸苷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护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中对肝功能损伤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复方氨基酸等护肝、降酶药物.1周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100 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TACE术后两周,治疗组ALT、AST和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肝功能损伤的保护及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62例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必要实行综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于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以及认知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情绪、社会/家庭以及身体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和疼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3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双介入术后2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1),术前与术后比较患者的TBIL、ALT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80.85%,高于对照组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其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例肝癌晚期患者分为介入组、联合组,每组35例。介入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组给予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分析KPS评分高低与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受试者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FACT-B评分及KPS评分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生存期较介入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KPS评分水平与缓解率、FACT-B评分和生存期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肝癌患者88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激励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以及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应用激励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术后生存质量,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并自愿参与实验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介入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和累计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FP含量、不良反应以及累计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并且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切除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复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切除术;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成熟T淋巴细胞、诱导性T细胞、诱导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抑制性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趋化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腹腔镜切除术更能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治疗安全性,对于难以手术的复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莹艳 《大家健康》2016,(7):203-204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灌注化疗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例经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优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经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能有效阻断肿瘤的血供,从而缩小肿瘤体积及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结合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能够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做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对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并归纳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选取1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以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的Okuda分级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使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各项数值,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使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患者后,效果优异,可以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越涛  孙建光 《包头医学》2009,33(4):211-212
目的:减轻肝癌病人的痛苦,使许多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结果: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结论: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5年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而术后TACE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情况。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术后进行动脉护理栓塞,对照组30例患者没有接受化疗栓塞,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5年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内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肝癌切除,有利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刘世峰 《河北医学》2016,(7):1109-1111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均选取动脉栓塞化疗,且试验组患者同时加用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2年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率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肝功能,而且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蟾酥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介入治疗组(对照组)40例,蟾酥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组(治疗组)40例,2组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表现、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及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情况均明显轻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蟾酥注射液能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肝损伤及骨髓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