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心寄窍于耳”的临床报道、实验研究及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综述“心寄窍于耳”的研究进展,对“心寄窍于耳”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探讨,旨在论证“心寄窍于耳”理论的科学性,深入探求心与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肾开窍于耳”与“心寄窍于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东垣在其所著的<脾胃论>中提出"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灵枢·脉度篇>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另一方面,<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根据前人的论述,肾开窍于耳,心则寄窍于耳.那么,心肾各自与耳的关系是什么,其关系应如何鉴别?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较完善的论述,常常让学医者感到困惑.本文从耳穴定位、功能形态、生理病理、临床报道四个方面阐述心肾寄窍于耳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为学医者阐明医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经》中“心在窍为舌”、“开窍于耳”这一理论的探讨分析及作者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临床的体会,认为这是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实践形成的,它对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不能轻意否定。  相似文献   

5.
论“心开窍于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钦 《中医药通报》2006,5(4):16-18, 25
本文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个人观点及临床实践,就心与耳窍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就耳窍与心、肾的关系提出新的见解,提出“心主舌,开窍于耳;肾主耳,开窍于二阴”的心肾与五官九窍的主、开窍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张帆 《国医论坛》2016,(5):16-17
目的:对心开窍于耳理论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探究古今文献资料,从心与耳窍的生理、病理联系以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开窍于耳的理论是切合临床实际的,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发掘古籍中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拓宽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临床急症之一,也称为突聋或暴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可在数分钟、数小时降至最低,或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中医临床分为  相似文献   

8.
崔静文  胡慧 《环球中医药》2022,(12):2440-2445
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是当代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及疑难病。本文通过溯源突发性耳聋的历史文献及理论学说,分析并概括了外感邪气、脏腑气逆、痰热拥塞、气滞血瘀如何造成瘀的核心病机,从而导致暴聋的发生。通过对现代医学理论的研究,阐释了内耳的解剖结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应激反应等如何导致瘀的病理产物并影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现代医学在临床论治突发性耳聋方面常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及抗凝药物均可通过扩张血管、调节血液成分和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中医临床治疗方面强调从瘀论治,并逐渐发展为以理气化瘀、以清化瘀、活血化瘀、通经化瘀为主的治疗方式。中西方活血化瘀的治疗方式均得到了实验研究的证据支持,采用化瘀的治疗方式可以起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或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并有效的改善了血液循环状态,说明了从瘀论治突发性耳聋中的核心性及核心性。  相似文献   

9.
中医典籍言"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纵观<内经>谈及心肾开窍时,未见此说,只有"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主耳……在窍为耳."'耳者,肾之官也.""心主舌,开窍于耳."唐·王冰注:"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素问·缪刺篇>:"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以临证为契机,基于《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探析“心”与银屑病的关系。病机方面,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可致神失内守,统率失常而发病,且心神失常可贯穿整个病程;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心血不足,无力推动血运,可致血瘀而发病;心为阳脏,火邪炎上太过可致血热而发病;心阳不足,气化无力,体表失于濡润可致血燥而发病。治疗方面,心主血脉可化生心阳、滋养心神、充养皮肤,治疗总以四物汤为底方,分治以清热之凉血四物汤、祛瘀之桃红四物汤、滋阴之当归饮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蔡燕文  张雪玲  黎柱培 《光明中医》2011,26(6):1196-1197
目的观察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肌注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患耳耳周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常规治疗。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眩晕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方面均为100%,无差异。在改善耳鸣、耳闷感伴随症状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心部于表”是指心对体表各组织及其所属脏腑的统摄作用,从而维持皮表的生理功能。其统领体表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心为阳脏、主血脉、藏神而任物的基础之上,与皮肤病密切相关。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火亢盛、血脉痹阻、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现代“脑—皮”轴理论也证实了心与皮肤病的密切相关性,基于此,笔者提出从心论治AD的观点,认为本病临床治疗可基于“心部于表”理论,从心论治为主,分别以清心泻火、凉血解毒,畅盈血脉、以通为用,补养心血、多脏同调,调摄心神、安神止痒等为原则,使心静、脉畅、血充、神安,恢复机体阴阳平和的状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9例,类固醇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纯音测听与言语分辨率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患者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听力水平,缓解耳鸣和眩晕感,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耳聋治肺"由刘河间首提,然运用于临床者甚少。周德安教授新解"耳聋治肺"之法,将其突发性耳聋的病机分为实证与虚证,认为实证多为外感、内伤而致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耳窍;虚证多由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伤精,致精不上承、耳窍失养;治法上多以活血药配"陈皮、桔梗、郁金"等,取其"调中快膈、开宣肺气"之性,同时周老还喜用"炒白术、炒苍术、茯苓"等中药,取其"培土生金"之意,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评价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前者采用参茯五味芍药汤结合常规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2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耳声发射通过率为35%,治疗后提高到70%;对照组治疗前的耳声发射通过率为45%,治疗后提高到56.7%。两组耳声发射通过率的提高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各频率点信噪比(SNR)的引出率,治疗组有3个频率点的改善明显,而对照组仅有1个频率点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茯五味芍药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明显,耳声发射对于评价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属难治性疾病。基于“络病”理论分析可知,本病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致耳内络脉血行瘀阻、窍络壅塞。临证应遵“络以通为用”之理,治疗以化瘀通络贯穿始终,并根据病证之不同分而治之:因外感邪气致聋多为络脉损伤,其病机为风热灼络、络损致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因脏气逆乱致聋多为络脉郁滞,其病机为气机郁阻、瘀滞窍络,治宜顺气开郁、化瘀畅络;因久病脏衰致聋多为络脉空虚,其病机为气血耗伤、络虚不荣,治宜益气补虚、养血充络。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闭经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之一,闭经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从心论治,从虚实两面分析闭经的病因病机,并对心阴虚者补而通之、心火旺者泻而通之的治疗原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腔扩大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异质性心肌病,也是导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难度较大。心胀是中医胀病的一种,胀病是脏器形体体积增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心胀的相关表述与现代医学中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有诸多契合,故研究立足于心胀理论从中医角度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早期防治。从中医角度看,心胀的证治不可离肾。中医对心肾关系阐发详实,将心肾关系囊括于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之中。心肾相交是中医五脏一体观的核心内涵之一,即心肾二脏虽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并非在结构与功能上彼此孤立,而是通过经脉气血,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协调、互相影响。目前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多参考心胀论治,但缺乏系统辨证思路,文献报道多以名家经验和临床观察为主。文章以心肾相交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心肾相交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探讨心肾相交的理论内涵。依据心胀的病程演变规律,从肾分早中晚三期分期论治心胀,以早期交通心肾、中期温补肾阳、晚期标本兼顾为治法治则,浅析心胀证治,以期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石学慧主任认为突发性耳聋的基本病机为经络阻塞,耳窍不通,情志因素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发病后常伴随情志障碍,导致本病迁延难愈,故运用“调神”方法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