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糖尿病(DM)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5例DM患者和50例非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对照,观察其管壁、管腔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斑块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以腘动脉远侧动脉多见。结论:CDFI对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非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n T2DM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状况。结果 T2DM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股动脉内径值低于n T2DM组,下肢血管闭塞、狭窄、斑块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n 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能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对于预防、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彩超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糖尿病(DM)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75例DM患者与82例非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观察其管壁、管腔、彩色血流及频谱特点。结果:DM所致下肢动脉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病变,单纯动脉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DM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有显著差异(P<0.01)。硬化斑块发生在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发生在腘动脉远侧动脉多见,胫动脉受累最为明显(P<0.05)。结论:CDFI对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鉴别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价值。方法:以60例T2DM合并LEAD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病程分为<10年组(n=22)、10-20年组(n=25)、>20年组(n=13)。以同期60例T2DM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各组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13.33%[8/60],P<0.05)。<10年组LEAD发生率低于10-20年组及>20年组(P<0.05)。10-20年组LEAD发生率低于>20年组(P<0.05)。对照组、<10年组、10-20年组、>20年组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直径及血流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直径及动脉血流量高于<10年、10-10年组、>20年组(P<0.05);<10年组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直径及动脉血流量高于10-20年组、>20年组(P<0.05);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2-DM)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64例2 DM患者与38例同期住院非2 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照.结果 2-DM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血管壁中-内膜(IMT)、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DM组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以累及腘动脉以下胫前、胫后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DM下肢动脉病变与高血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差有关.结论 超声检查是2-DM患者LEAD诊断的有效手段,可评估病变部位、阻塞的程度、病变长度以及解剖的异常,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型DM患者91例与41例同期住院非2型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并以踝肱压指数(ABPI)对比观察。结果:2型DM动脉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病变,单纯动脉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血管多见,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可评估病变部位、阻塞的性质、病变长度以及解剖的异常,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02-190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T2DM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T2DM患者共计72例,第二组为合并血脂或者血压水平异常者118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患者组的股总动静脉、腘动脉以及胫后动脉Vmax、RI、IMT以及管径值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单纯性T2DM患者组与异常T2DM患者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动脉硬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异常性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显著大于单纯性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分析两组患者的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IMT厚度及血管内膜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进行比较,研究组的血管IMT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内膜光滑、内膜不光滑无斑块及有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可有效诊断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范围,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谢汝林  梁文琪 《临床医学》2010,30(4):9-11,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2型DM患者与5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其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①下肢动脉动脉病变的发生率,2型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2型DM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DM组所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性,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④病程较长组动脉狭窄及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DM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诊断、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68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表现,总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评价CDU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U对68例DM患者进行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常规检查,并设同期相应年龄的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下肢动脉管壁、管腔、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血流情况、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动脉分布等声像图表现,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DM患者下肢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有20例患者小腿动脉闭塞。在68例DM患者中,动脉硬化及闭塞主要分布于胫前和胫后动脉,多为弥漫性或多节段病变,闭塞动脉的上游或下游均探及侧支动脉;而对照组动脉硬化多在血管分叉处,为局灶性病变。结论 CDU能准确地检测出狭窄、闭塞动脉和侧支血管的部位及范围,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甘油三酯(TG)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T2DM患者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并对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空腹血清CRP、TG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患者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CRP、T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清CRP、TG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大动脉IMT明显相关,检测血清CRP、TG对于早期发现T2DM患者下肢动脉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分析其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图像特征。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4/2006于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就诊、按照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活动性足溃疡的患者30例,以排除糖尿病、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基本相似(P>0.05),对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实验方法:采用SEQUOI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用7.5~10.0MHz检查腹股沟区和大腿近侧段血管,以5.0~7.5MHz检查股浅动脉的中、远段,根据受检者体型其腘动脉及远侧动脉检测选用5.0,7.5,10.0MHz,扫描深度根据患者胖瘦情况设置在2.0~8.0cm。检查时调节彩色取样框的角度,尽量使声束-血流夹角<60°。通过适当调整彩色量程来减少动脉中央血流混叠现象,降低相邻静脉的彩色多普勒敏感度。③实验评估:患者取平卧位,重点观察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近段、胫后动脉远段、足背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记录Ⅱ级以上管腔狭窄的病变例数。结果:2型糖尿病活动性足溃疡患者30例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均有Ⅱ级以上的血管闭塞现象,但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以中小动脉阻塞为主,其中足背动脉阻塞19例(63%);对照组则以大中动脉阻塞为主,其中股动脉阻塞20例(66.6%)。此外糖尿病足组远段动脉无侧支循环。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以中小动脉为主,且多无侧支循环建立,病情较为凶险。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具有无创性、定位准确、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糖尿病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56例,检查下肢动脉71例;另选同期年龄相近非糖尿病患者151例(对照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68例,检查下肢动脉8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及下肢动脉IMT明显增厚,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最多见;糖尿病组所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多呈弥漫性,以双侧及多节段性分布,管腔狭窄、闭塞以腘动脉以下远端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受累最为明显.而对照组病变多为单发,局灶性.结论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布及严重程度。方法对164例高血压患者及1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包括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观察二维超声表现及CDFI表现。结果糖尿病组与高血压组相比: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层钙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胭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中层钙化及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则存在差异(p〈0.05);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胫后动脉中层钙化的发生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膝以上动脉狭窄、闭塞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膝以下(包括胭动脉、胫前、后动脉、足背动脉)动脉狭窄、闭塞率则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膝以下小动脉的损害较高血压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特点。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单纯糖尿病32例(糖尿病1组,DM1)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48例(糖尿病2组,DM2)进行双下肢动脉检查。观察管壁、管腔、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特点,测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指数及狭窄度。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指数明显升高(P<0.05),动脉狭窄性病变加重,以胫动脉及足背动脉明显(P<0.05)。闭塞动脉经血管造影证实。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严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简便、无创地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血流情况,比较血管内径、血流量、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狭窄及血管闭塞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内径、血流量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硬化率92.32%、50%以上血管狭窄率45.16%、血管闭塞率16.13%及血栓率6.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90%、8.06%、0.00%、0.00%,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明确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等血管管径,显示下肢血管详细信息,确保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狭窄闭塞、血栓等,为疾病防范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112条下肢进行DSCTA检查,所有血管分为672个节段,重点对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分析,56例中1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17例与手术对照,28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DSCTA与DSA符合率90.9%,与手术符合率91.1%,与超声符合率92.9%.结论:DSCT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下肢动脉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8例T2DM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MA组(T2DM1组)30例和T2DM未合并MA组(T2DM2组)28例,利用高频超声检测两组下肢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T2DM组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1组IMT高于T2DM2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IMT与UAER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1、0.441,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UAER是IMT的独立影响因素。T2DM组股动脉IMT>腘动脉IMT>末梢动脉IMT;股动脉及腘动脉以不均质回声斑块为主;股浅动脉远端、下肢末梢动脉以点状强回声斑块为主,当腘动脉IMT增厚明显时,末梢动脉点状强回声更加密集。结论 T2DM患者下肢动脉IMT与硬化斑块形成情况与UAER密切相关。超声能够快捷、准确地检测T2DM合并MA患者下肢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表现。比较两组对象混合性斑块及纤维性斑块发生率、下肢血管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结果 1对照组患者发生混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及斑块总发生率分别为0、20.0%和20.0%,观察组分别为30.0%、40.0%和70.0%。观察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分别为(6.32±0.55)mm,(4.97±0.82)mm和(1.56±0.32)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2±0.92)mm,(5.67±0.92)mm和(2.08±0.4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理变化特征主要有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及血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男性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06/2006-06选择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和沈阳军区第201医院收治糖尿病肾病男性患者64例,以70名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泰索尼2DW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5~12MHz,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二维超声显示并测量两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测量血管内径,观察其是否有硬化斑块形成(内-中膜厚度>1.2mm为斑块形成);再以彩色多普勒观察血管腔内的血流充盈情况,以脉冲多普勒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134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肾病组血管狭窄,动脉内膜增厚,局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形成,斑块所致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血流通过明显狭窄处显示血流变细,形态不规则,流速增快,频谱增宽、充填,失去正常三相波形态;闭塞的血管壁增厚,内腔消失,无彩色血流显示,血流频谱引不出,狭窄远端的血管血流信号减弱,流速减低,为单相低速波型。②斑块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组胫前、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高于正常对照组(31.3%,43.8%,59.4%;15.7%,11.4%,14.3%;P<0.05,0.01),股、腘动脉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狭窄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膝以下动脉(含胫前、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48.4%,10.0%,P<0.01)。④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膝以下动脉内径变细,内-中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厚(P<0.05);峰值血流速度、下肢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等进行全面评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就可以做出诊断,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预防、治疗方式的选择、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