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纤维化是一类进行性间质纤维化性肺部疾病,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脂肪酸的代谢重编程,包括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摄取、氧化以及衍生物的改变。脂肪酸代谢重编程参与调控肺泡上皮细胞的生存状态、巨噬细胞极化类型以及成纤维细胞活化情况,发挥促进或者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通过判断或干预脂肪酸代谢重编程相关过程可以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肿瘤免疫疗法的出现改变了许多肿瘤的治疗格局,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虽然其在一些肿瘤类型中显示出良好疗效,然而,总体反应率仍然偏低,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及治疗策略。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一大特征,肿瘤微环境中免疫代谢的复杂性是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靶向免疫代谢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增强抗肿瘤免疫,提高现有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甚至克服耐药。文章综述了靶向肿瘤免疫代谢途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靶向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为开发免疫代谢靶向治疗潜力,寻找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重编程细胞移植,可以促进梗死区心肌细胞再生、防治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但重编程效率低下,如何提高重编程的效率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代谢与细胞生命过程密切相关,心肌利用能量代谢的形式维持心脏内环境稳定和组织结构更新的物质基础,线粒体动力学参与调节能量代谢.但心肌细胞直接重编程过程中代谢机制尚未清楚.  相似文献   

4.
免疫细胞代谢机制研究是免疫代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免疫细胞在增殖、分化以及效应功能的执行等过程中会发生代谢重编程现象。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静息或激活状态下的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5.
CD8+ T细胞耗竭是免疫疗法低应答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优先利用有氧糖酵解等代谢重编程方式来使其获得优势生存,其所造成的缺氧、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代谢有毒废物产生等特定的微环境应激会抑制 CD8+ T细胞代谢并影响其分化。研究表明,耗竭CD8+ T细胞可发生代谢功能不全,伴随着信号级联和表观遗传背景的改变, 从而抑制效应性免疫,并导致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反应不良。了解功能受损的耗竭性 CD8+ T细胞其代谢改变,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代谢交互作用,并以此将代谢干预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或许是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本文对CD8+ 耗竭性T细胞其代谢特征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异常代谢紊乱对CD8+ T细胞耗竭功能影响和靶向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独特的有氧糖酵解代谢为其增殖生长提供能量,消耗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大量营养。肿瘤微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活化、执行效应功能会发生与肿瘤细胞类似的代谢重编程现象,亦需要大量能量。因此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会存在激烈的代谢竞争,同时也存在密切的代谢调控。通过调整肿瘤代谢和免疫代谢的平衡,人为地抑制肿瘤代谢、增强免疫代谢,提高肿瘤内的免疫功能可能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背景:克隆人类胚胎会引起伦理问题,这使科学家寻找替代的方法来逆向分化细胞为多能/全能干细胞,这个过程称为重编程。重编程的新方法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目的:探讨重编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关于重编程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重编程,方法,体细胞,干细胞,分化”或“reprogramming, method, somatic cel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重编程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最终选择17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一个多能干细胞重编程状态是细胞结构逐步重构,染色质表观遗传改变,转录表达和转录后调控的结果。靶细胞的重塑要求重编程有一个稳定的状态,最终可以被重新定向到特定的分化程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细胞鉴定可以被体外操作影响,重编程细胞的命运需要进一步体内检测。  相似文献   

8.
食物过敏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非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代谢组学通过对血液、尿液、粪便、唾液等生物样本的小分子代谢物的分析检测,可发现食物过敏患者脂肪酸、氨基酸、胆汁酸和嘌呤等代谢通路的改变,搭建联系疾病与机体瞬时代谢状态的桥梁,可能发现潜在的诊断和干预治疗靶点,为食物过敏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背景:体细胞重新编程技术也称细胞重组技术,使已经完成分化的体细胞回到原始的全能性或多能性状态,并可以重新分化成与原来不一样的细胞。通过重编程技术可以获得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和疾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显著减少了免疫排斥反应。 目的:探讨关于直接重编程到特定系的方法,总结参与重编程的分子机制。 方法:以“重编程”为中文检索词,“reprogramming”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Springer 数据库1958 年1 月至2015年4月有关细胞重编程技术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研究,保留40篇文献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当前重编程的步骤效率很低,在特定群只有相对少量的细胞能进行重编程,重编程的完整性和程度也有待证实。直接重编程成体、定系的细胞从一种细胞到另一种细胞一直是发育生物学很难达到的目标。最近的研究证明分化的细胞强制表达特异转录因子能促进细胞分化。这些发现使再生医学领域有了重大进展,可以提供替代细胞治疗各种再生紊乱。目前,基本的分子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在直接重编程被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使用一些生长因子能使终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而产生多能性干细胞。 目的:讨论表观遗传机制在细胞重编程和调节中的作用,揭示表观遗传基因调控的变化、表观遗传修饰标记的稳定性及其对基因组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以“DNA甲基化,细胞重编程,干细胞”为关键词检索1990/2008相关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尽管在体内细胞分化通常是单向和不可逆的,但这个过程可被重编程而改变。使用一些生长因子能使终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而产生多能性干细胞。目前为止,导入转录因子、DNA去甲基化、表观基因改变已被用于诱导重编程。通过了解其分子机制,揭示表观遗传基因调控的变化、表观遗传修饰标记的稳定性及其对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对基因治疗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依然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是AID还是 DNA去甲基酶对DNA去甲基化起重要作用?DNA去甲基化需要什么条件?肿瘤细胞中CpG片段能否去甲基化,癌细胞是否更难重编程?  相似文献   

11.
谢锐  曹慧  向明 《免疫学杂志》2020,36(6):545-552
树突状细胞(DCs)通过调控T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们逐渐发现DCs在识别外来抗原及危险信号,产生初始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不仅DCs功能相关基因会发生变化,代谢途径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研究表明DCs的代谢与其活化、功能及存活密切相关。本文我们将围绕DCs的代谢特点,代谢关键分子、DCs代谢与疾病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为后续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NK细胞激活主要依赖于其表面表达的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间的动态平衡。然而,在许多慢性疾病模型中,NK细胞受体表达失衡,导致杀伤活性及细胞因子产生能力降低,处于免疫失活状态。近年许多研究表明,胞内代谢对包括NK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至关重要,代谢改变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发育、增殖和活性等调节免疫细胞效应功能发挥。鉴于NK细胞强大的抗肿瘤和抗病毒功能及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深入研究其代谢特征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NK细胞的代谢方式及其相关调控通路、代谢对NK细胞发育、记忆和功能的调控作用以及基于代谢的NK细胞疗法进行综述,阐述代谢对NK细胞生物合成、体内稳定及效应功能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慢性疾病模型中NK细胞失活的代谢相关因素,为NK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G-Rh2对高脂饮食(HFD)诱导小鼠代谢综合征(MS)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从小鼠体质量、胰岛素敏感性、血脂水平和肝脏功能方面评价G-Rh2对MS小鼠的治疗效果,广靶脂质代谢组学检测肝脏中脂质代谢物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胸腺中CD4+T、CD8+T细胞、NK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数量。结果:G-Rh2明显减少MS小鼠的体质量和脂肪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防止肝脏脂质堆积。G-Rh2改变肝脏中脂质代谢模式,下调74种脂质代谢物,主要包括三酰甘油(TGs)和磷脂酰胆碱(PCs)两大类。G-Rh2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平衡脾脏中CD4+T/MDSCs比例,减少肝脏中炎症细胞浸润。结论:G-Rh2对HFD诱导的小鼠MS有治疗作用,通过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双重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4.
T细胞接受复杂的信号后激活、增殖和分化成不同的细胞亚型.研究表明,葡萄糖代谢可影响T细胞的激活、分化和免疫功能.因此,了解T细胞葡萄糖代谢特点和部分调控葡萄糖代谢的信号分子,探讨葡萄糖代谢的改变如何影响T细胞功能很有必要,深入探索T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特点和调控机制,有助于研究炎症条件下T细胞的功能,从而为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在代谢上是否发生了改变?正常细胞代谢的改变是否是细胞癌变及肿瘤形成的原因?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将近有100年历史了.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当属Warburg 效应(Warburg effect).德国生物化学家Otto Heinrich Warburg发现,对于正常分化细胞(组织),维持其生物学活动所需的能量物质ATP主要来自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这个过程需要氧的参加;而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糖酵解的作用方式将葡萄糖最终转换为乳酸,其产生ATP的效率大约只有前者的1/20.正常成熟细胞其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糖酵解.  相似文献   

16.
巨噬细胞是组织防御前线的哨兵,是机体对抗入侵病原体的重要武器,其代谢方式和功能与疾病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通常,巨噬细胞优先选择葡萄糖氧化磷酸化(OXPHOS)途径代谢产能,在缺氧环境下则以糖酵解为主。而肿瘤巨噬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通过糖酵解产能,这便是经典的“沃博格效应”。研究表明,M1型巨噬细胞的糖代谢重编程与肿瘤细胞类似,表现为以有氧糖酵解为主和OXPHOS为辅,而M2型则恰好相反,因此阻断糖代谢重编程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本文重点阐述了巨噬细胞在炎症疾病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糖代谢重编程的可能机制。以期为免疫和代谢性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是通过转录因子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建立的,它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共同的发育多潜能性及在细胞替代治疗上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转录因子调节的重编程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大量、未知的分子及表观事件,而且产生的iPS细胞发育潜能差异较大。对其重编程机制的揭示,将有助于获得更高效、安全的iPS细胞,为最终实现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关注了近几年转录因子调节的重编程分子机制的研究,阐述了重编程过程中转录与表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据2013年5月13日苏冠男[Biomaterials,2013,34(24):5897-5906]报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组成功利用三维培养,将皮肤成纤维细胞变成神经干细胞。2006年,山中伸弥利用逆转录病毒转基因的方法实现体细胞重编程,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开创了基因调控细胞重编程的全新领域。随后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的联合应用可以诱导体细胞向多种类型细胞转变,如心肌细胞、神经元细胞、神经干细胞、血液祖细胞、胰岛细胞等。这些转分化研究都是通过病毒转染、整合、基因过表达等手段调节细胞命运的,寻找更为安全的转分化方法是重编程技术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添加OCT4、SOX2等转录因子,体外诱导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是近年干细胞领域的一大突破.OCT4、SOX2和NANOG等转录因子在启动细胞重编程、维持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和决定其是否走向分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作用机制的了解,有助于细胞莺编程分子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fipotentsterncells,iPSC)自2006年出现后被认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制备iPSC的日本学者将4种重编程蛋白基因Oct3/4、Sox2、Klfd、C—Myc通过反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成纤维细胞并在其中表达,进而激活内源性重编程体系,最终导致细胞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即iPSCEI。由于其可来源于自体细胞,无需破坏胚胎组织,因而不涉及伦理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