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老年粗隆间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疾病,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应用国产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5例,术后定期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全部得到了随访,骨折均达到了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的优势,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博 《农垦医学》2011,33(4):321-322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10-18月随访,全部病例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C臂透视下复位,髋关节外侧切口切开,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32例获得随访6-12个月,所有骨折达到愈合,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螺钉切割、退出现象。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明显髋部不适表现。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坚强可靠,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5~15个月(平均1O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9%.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2患者48例获随访,随症时间10-28个月.48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感染及股骨头坏死.优32例,占66.7%;良12例,占28%;中2例,占4.15%;差2例,占4.15%.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7例,按Evans分型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7个月,手术平均用时70分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无髋内翻、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生物力学要求,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0.
刘宇军 《四川医学》2012,33(9):1603-160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56例,平均年龄67.6岁(60~80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B组采用PFN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髁上骨折漏诊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髁上骨折漏诊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收治8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髁上骨折漏诊患者,年龄25~59岁,平均41.7岁,初步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后修正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髁上骨折.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行3枚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股骨髁上骨折2例行股骨远端外髁解剖钢板的内固定,1例术中更改行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5年,骨折均愈合,髋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凡强大暴力及有扭转暴力者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髁上骨折易漏诊,术前常规髋膝摄片是避免漏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6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8.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除2例远端锁钉松动,1例取出内固定时发现主钉断裂,1例深静脉血栓外,无股骨干骨折、感染、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具有内固定牢固、应力分散、防旋转功能强、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股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颈骨折1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股骨干颈骨折选用股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2例术后平均随访 16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股骨重建型交锁钉强度大 ,固定可靠 ,能同时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 ,创伤小 ,骨折愈合快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患者使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对采用闭合穿钉或小切口复位穿钉手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股骨转子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1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个月,髋膝关节活动良好,无股骨头坏死征象.结论 股骨重建钉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股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2006年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1型8例,31-A2型33例,31-A3型21例.使用MFN,PFN及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 ml,平均手术时间1 h.术后随访4~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髋螺钉退出,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5.2%,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6.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伟  张长青 《上海医学》2006,29(8):575-578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经验,提高对该处骨折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统计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5年6月间,所有使用AO公司PFN并且能接受随访的330例共338侧骨折。患者平均年龄为62.4岁。骨折按AO分类法,其中31-A1型154侧、31-A2型106侧、31-A3型78侧。手术均在骨科下肢牵引床上进行,C臂X线机监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6个月,功能评价根据Sanders创伤性髋关节评分标准,总体优良率达到89.1%。结论在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使用PFN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 Jensen分型:Ⅲ型6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掌握手术方法 及注意事项. 方法 使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对34例合并股骨颈/干骨折、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或开放穿钉.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0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17%.结论 股骨重建髓内钉对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12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9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达88%。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的47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除1例发生髋内翻外,无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患者早期下地行走康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