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及其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这一概念起源于《易经》的易卦。至春秋时期,医家开始将阴阳概念用于医道,阐述以《内经》最为详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论述明确了阴阳论在中医领域其哲学思维模式的属性,一直沿用至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故《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外属阳,内  相似文献   

2.
阴阳消长是我国古代阴阳哲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的基本关系之一。《内经》全面地吸收了古代哲学的阴阳消长理论,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并用以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学术观点。本文试就《内经》关于阴阳消长认识及其...  相似文献   

3.
试谈《内经》对阴阳理论的建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谈《内经》对阴阳理论的建树张宇享(山东省海阳市凤城康复医院265118)关键词:阴阳学说;《内经》中图法分类号:R221;R226《内经》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理论是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组方用药等的总纲,故深...  相似文献   

4.
《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使机体阴阳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和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最高行为准则。《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对于认识生殖、生命规律的变化,研究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经》“阴阳之要”、“阴阳反作”的理论与临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析《内经》“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提示阴阳平调的关键是以阳气为主导。阐析《内经》“阴阳反作,病之逆从”,说明脾胃升降失常是阴阳反作的病理变化。文章联系临床实际,例举了阳不能密而致阴不能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临证验案各一例,进一步体现了《内经》理论研究与临证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经》阴阳理论钩玄(Ⅱ)——阴阳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阴阳篇章的解读和分析,认为《内经》中的阴阳表述了阴阳作为人体功能单位的意义,是物质、信息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阴阳具有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与消长的关系。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辨识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医家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阴阳和,故能有子"的注释,探析其深层含义。认为"阴阳和"是指男女气血的调和,不仅仅指男女之间的"阴阳和合";男女夫妻双方的气血调和,是达到正常生育年龄时能够怀孕生子的必要条件;而男女夫妻的气血失和是发生不孕不育症的基本病机;以"阴阳和,故能有子"为临床指导思想,采用气血辨治方法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较好疗效;逍遥散作为调和气血的经典方剂,恰合这一病机,可广泛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阴阳篇章的解读和分析,认为《内经》中阴阳的概念主要涉及分类学、自然及其规律、气血营卫和经络物质基础、诊候和疾病性质的分辨、体质归类、交媾和房室的代指、五味及药性的区分,以及治疗方法的规范等。指出阴阳作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的广泛应用及概念、含义的丰富发端于《内经》,是中医认识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思维方法和逻辑语言。  相似文献   

9.
阴阳思想在《内经》和《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内经》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继承与应用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深刻把握《内经》阴阳思想.从阴阳为天地之道、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阴阳分类3个方面分析《内经》阴阳思想与《周易》之间的继承关系.“阴阳为天地之道”部分用天人相应的思想深入解读,“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部分从阴阳的整体性(不易性、变易性、简易性)和阴阳的相对性(阳尊阴卑、阴阳之位、阴阳之动、同类相应、异类消长)两部分分别讨论,“阴阳分类”部分讨论了阴阳的二分法和三分法.  相似文献   

10.
“失眠”在《内经》中有很多名称,如“不得眠”、“不得卧”、“卧不安”、“目不瞑”、“喜梦”、“数欠”等,并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评热病论》、《素问·逆调论》、《素问·大奇论》、《素问·病能论》、《素问·痹论》、  相似文献   

11.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山阴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氏早年期间遵父训精研《内经》,并博览群书,其代表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对中医学发展贡献巨大,被后人誉称为"医门之柱石"。金元时期名医辈出,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震亨等医家均著书立说,创立学派。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经典的代表之作。《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可以说《黄帝内经》所有重要的思想与理论,均  相似文献   

13.
解读《内经》之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中有关“神”之义有多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及其意义。通过四个层面的剖析,理清《内经》中“神”概念:①“神”的发生源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现象的大量观察;②哲学层面的“神”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及其现象;③中医层面的“神”即广义之神又包含着狭义之神及人生命规律和现象;④人文社科层面的“神鬼”之“神”。  相似文献   

14.
<正> “阴阳交”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篇》,指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历代医家对此解释不一,主要分歧集中在“阴阳交”这个名称上。唐·王冰注释说:“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1984年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义》宗王冰之说,谓“阴阳交”为“阳热之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中医学以“邪正斗争”、“阴阳盛衰”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以机体的“阴阳离  相似文献   

15.
《内经》的气交变大论篇提出:"猝然而动者,气交变也",指因自然界气候的猝然变化产成的异常气候使民患疾,从而指出因外界的阴阳骤然变化而引动人体阴阳骤然不适应的一种发病的途径。本论从"气交变"出发,结合现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地域、饮食、情绪等因素所导致人体阴阳平衡骤变被打破而发病的一种类型,称之为"阴阳骤变"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16.
"阴阳交"病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三篇,文章通过对"温、交",及关键词"阴阳交、三死"的深入探讨,以及治疗方面的整理,来认识"阴阳交"病,为现代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精字是《内经》中最常见的字之一,全书用达一百多处。由于《内经》成书悠久,文字古奥。往往一字多义,一词多用,字多通借,对正确理解原文带来困难。“精”字也不例外,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含义各有差异。因此,探讨《内经》中“精”的各种含义及用法,无疑对我们学习《内经》,正确理解其义是有裨益的。概括《内经》中“精”的各种含义约有下列10种.1 精微物质精,《说文解字注》:“择米也……引申为凡取好之称。”《增韵》:“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辞源》首释为“纯净的上等米”.可见,精的原义是纯净无杂质的物质。在人体则为精微物质。这一含义在《内经》运用最广,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灵枢·本神》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厥"字源语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汉语中,厥字有多种含义。《内经》中厥字的含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①“(气)逆”、“(仰)倒”义,用于症状、病机及病证名中;②“尽”义,用于“厥阴”一语。《内经》中多数厥字单纯用作“气逆”义,本字作“欮”或“瘚”。部分病证名中的厥字还解作“倒仆”等义,通“蹶/Jue”。病证名中的厥字将在文中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内经》五味阴阳理论刍议刘耀1邵锋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级研究生2500142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红卫分院276300关键词黄帝内经五味阴阳理论研究中图法分类号R22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  相似文献   

20.
作者指出,《内经》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基本模式;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客观标志;三阴三阳的理论框架是本、标、中见;三阴三阳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高度概括,其核心是标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