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鞠贵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04-2004,2025
癫痫的本质是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NES) 是指一组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痫发作的发作性疾病,其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临床发作时则不伴有脑电图痫样放电[1].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感觉运动神经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若全身抽搐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以致间隙期间内意识持续昏迷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常伴有高热、脱水、白细胞增高和酸中毒等。为了有效地控制发作,减少发作频率,护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研究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表现,评价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11月我科接收的248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视频脑电图2、6、12、24h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临床发作与癫痫样异常放电之间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癫痫样放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构型、癫痫样放电的出现率及发生机制。方法对296例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癫痫发作的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I治疗前后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前脑电图异常率68,9%(204/296),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增快,β活动增多、波幅增高,出现散在及阵发性0、8活动。80例(27.0%)脑电图出现癫痫样放电。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I治疗后脑电图异常率下降到15.2%,69例癫痫样放电消失。结论脑电图是客观评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脑功能的敏感指标。脑电图出现癫痫样放电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血中甲状腺激素增高可导致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而产生高频起同步放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20例临床确诊癫痫或疑似癫痫病人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描记,结果总异常率达68.33%。其中出现痫样放电者占57.32%。以癫痫类型计,脑电图之异常率以小发作最高(81.82%),精神运动性发作最低(58.82%)。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18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临床发作与24h动脉脑电图异常脑电发放的时相关系,存在三种情况,异常放电与临床发作时相一致;时相不一致及发作与发作间期均无异常放电,93.3%的虱明确了诊断类别;93%的癫痫确定了发作类型。讨论了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2价值及异常放电、癫痫及非癫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癫痫(epilepsy)是反复出现的慢性临床综合征,是以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阵发性、暂时性的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生理学表现为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过度放电,根据脑内异常放电的部位和范围的不同,会相应出现不同的症状。癫痫发作范围可分为全身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例如全身性发作, 发作起源于两则大脑半球神经元同时出现广泛的异常放电, 一般伴有意识随意,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异常放电起源于颞叶或额叶;发作形式可为一过性的意识障碍、运动性抽搐、感觉异常、植物神经紊乱或精神行为异常;临床可表现为各种类型发作,例如:常见的有癫痫大发作(esilepsy grand mal)、失神小发作(absence seizures)、局限性发作(partial seizures)、精神运动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s)等等。每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症,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症,脑卒中是引发癫痫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卒中后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癫痫脑组织突触囊泡回收蛋白及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云  王学峰  文世全  汪建华  朱曦 《重庆医学》2005,34(12):1763-1763
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突触囊泡在释放完神经递质后,并不分解掉,而是循环回收,以备下一次神经冲动到来时再次释放神经递质,若没有囊泡回收,在放电频率为10次/s的情况下,大约在100s内将耗竭突触处的囊泡,从而使神经冲动无以为继。而高频放电是癫痫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癫痫发作时,异常放电频率由正常的1~10次/s增加到1000~10000次/s,这种异常放电能够扩大并得以传播,最终形成临床上的癫痫发作,突触囊泡回收功能可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临床可有多种发作表现,包括局灶性或全身性的运动、感觉异常,或是行为认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失治误治,尤其在基层给患儿带来了不可弥补的身心及经济损伤。现将失误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癫痫(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它是脑内神经元反复超同步的异常放电而导致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的脑功能紊乱.癫痫具备发作性、复发性、自然缓解的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部位和扩散范围的不同,可出现短暂的运动、感觉、行为、意识、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发作(seizure)为临床表现,即脑内神经元阵发性异常放电,引起临床上患者和观察者都能察觉到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视频脑电图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情况,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早发性及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259例,进行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异常类型及脑梗死部位,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 2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27例(88.0%)脑电图监测异常,早发性癫痫发作12例,25例患者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分水岭梗死组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29.0%(9/31),部分皮层及皮层下梗死组的发生率为13.4%(21/157),完全大面积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9.9%(7/71);3组患者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8,P<0.05)。随访1年,有10例(4.1%)患者出现迟发性癫痫,均为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存在癫痫样放电,8例为半球弥漫性慢波或局限性慢波;脑梗死急性期癫痫样放电患者与其他脑电图异常患者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结论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早期发现癫痫和癫痫样放电,迟发性癫痫可能出现在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中,对该类患者应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3.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 10 3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及 47例可疑癫痫儿童进行 2 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 :15 0例中脑电图总异常率为 6 8.6 %。癫痫组脑电异常率 77.7% ,痫样放电检出率 70 .9% ,可疑癫痫组脑电异常率为 40 .4% ,痫样放电检出率 19.1%。两组之间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8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临床发作与24h动态脑电图异常脑电发放的时相关系,存在三种情况:异常放电与临床发作时相一致;时相不一致及发作与发作间期均无异常放电。93.3%的患者明确了诊断类别;93%的癫痫确定了发作类型。讨论了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异常放电、癫痫及非癫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视频脑电图对癫痫诊断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本文将2003年1月~2004年3月门诊、病房诊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和可疑癫痫发作病人203例行视频脑电监测,探讨其中30例特发性癫痫病人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及定位,为临床诊断癫痫、分型及治疗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6.
癫痫(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它是脑内神经元反复超同步的异常放电而导致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的脑功能紊乱.癫痫具备发作性、复发性、自然缓解的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部位和扩散范围的不同,可出现短暂的运动、感觉、行为、意识、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发作(sejzure)为临床表现,即脑内神经元阵发性异常放电,引起临床上患者和观察者都能察觉到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拥军  丁成云 《北京医学》2005,27(11):678-680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癫痫联盟曾给癫痫疾病提出定义:癫痫为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主要特点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反复、过度的同步化放电并导致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的脑功能紊乱,同时伴有临床各型癫痫发作和脑电图痫性波及其他实验室的异常改变.单次或偶尔的痫性发作以及在急性病期间出现的发作一般不在癫痫之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海马放电对于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手术前后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48例TLE患者临床资料,行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头皮脑电及术中植入深部电极,探测发作间期海马放电情况.将患者性别、起病年龄、病程、颞叶癫痫类型、发作形式、发作频率、发作间期海马放电、病理类型、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分层后就术前vIQ受损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术后1年vIQ变化情况.结果 发作间期海马放电(P=0.030,OR=11.341)、低年龄起病(P=0.045,OR=7.567)、高发作频率(P =0.023,OR=6.241)是TLE患者术前vIQ受损的危险因素,伴有发作间期海马放电者出现vIQ受损的风险最高,而与海马硬化、颞叶癫痫类型、病程、病灶侧及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伴发作间期海马放电组术前vIQ明显低于无海马放电组及健康对照组.无海马放电患者术后vIQ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在有发作间期海马放电的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侧者术后vIQ有明显改善.术后疗效达到Engel Ⅰ~Ⅱ级者vIQ有明显改善,而EngelⅢ~Ⅳ级者会出现言语功能的恶化(P<0.05).结论 伴有发作间期海马放电,尤其是低年龄起病及发作频率高的颞叶癫痫患者,出现语言障碍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9.
癫痫俗称羊癫疯、羊角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表现有多种多样。笔者通过临床实践,采用手法刺激治疗癫痫大发作,可  相似文献   

20.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根据放电的部位和扩散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约有6000万癫痫患者,癫痫人群的年发病率为50-70/10万,患病率约为3%~6%。癫痫的原因多样,按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和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癫痫灶内突触功能的异常。即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不平衡,这主要与离子通道突触传递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有关。无论继发或原发,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即表现为大脑神经元异常的过度性同步放电。在近10年有关癫痫的研究文献中,认为一氧化氮(NO)与癫痫关系密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