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我室自行设计开发的计算机噪音分析系统,检测7-22岁两性噪音声样,以求综合分析变声期噪音变化的特征。结果发现:噪音基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作为变声期开始的标志,但对变声期的结束基频(F0)的改变则无明显标志。然而两性变声期均有明显的基音扰动及噪声水平的增加,这些指标可作为变声期的客观标志,同时提示变声期发声器官有一过性功能障碍,应加以适当维护,在噪音病诊断中也应考虑变声这样一个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嗓音的基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变声期各年龄段嗓音声学特点和差异。方法 1 028例变声期无嗓音疾病的青少年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变声前期组(10~12岁)259例,男127例,女132例;变声中期组(13~16岁)467例,男234例,女233例,该组再分为A组(发声轻度沙哑、音调不稳定者,男66例,女70例)和B组(无明显发声沙哑、音调稳定者,男168例,女163例);变声后期组(17~20岁)302例,男122例,女180例。采用美国Kay公司多维嗓音分析软件,比较各组发长元音/α:/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振幅扰动商(APQ)、噪/谐比(NHR)。结果各年龄段男女间F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0的正常参考值:变声前期男性为270.90±27.39,女性为287.54±25.51;变声中期A组男197.74±43.09,女259.54±25.99;B组男178.38±46.75,女254.91±22.24;变声后期男148.97±25.08,女255.45±25.01。除A组外,其余组Jitt值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变声中期组中同性别NHR值A组高于B组(P<0.05)。结论从变声前期开始嗓音F0即出现性别差异,均为女性高于男性;NHR无性别差异,但可作为衡量变声中期嗓音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特征,方法:以喉声图仪采集权、分析146例正常老年人嗓音声样。结果:老年人嗓音基频下降,80岁以上男性基频升高,老年期共振峰低频谐波规则,声能强,男女声之间差异减少,老年男性谐嗓比随增龄有下降趋势,而振幅微扰商则升高,老年女性以上参数变化不明显。结论:老年期嗓音变化属老年人正常生理变化。通过喉声图仪测得其嗓音参数的变化,可作为正常老年期嗓音的客观指标。以鉴别病理嗓  相似文献   

5.
对92名12~19岁的男女戏曲学员用放射免疫法和声谱分析法,分别于1993年3月和1994年6月进行了两次血清睾酮(T)、雌二醇(E_2)和嗓音基频、音域的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最高音频男、女各年龄组皆上升,女性最为明显;最低音频女性逐年上升,男性各年龄组皆显著下降;男女的音域皆逐年增宽,但17岁后男女音域变量值则互相接近。不论男女,T和嗓音基频呈负相关,而E_2和嗓音基频则呈正相关,但前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常青少年嗓音的元音发音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所发元音的声学特性,为临床嗓音测试及评估提供参考标准。方法采集103例8~20岁儿童及青少年分别发/e/、/a:/、/i:/三个元音的嗓音资料,按不同年龄段分组,用praat嗓音分析软件进行语音分析,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性从8~11岁开始进入变声期,元音基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逐步下降,男性下降速度大于女性。基频值在性别和各年龄段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元音的F1/F2、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在同一年龄组男女性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少年的嗓音各参数变化范围大,应根据年龄、声样、性别而使用不同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儿童嗓音基频正常值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4~7岁正常儿童的嗓音基频和基频方差值,探寻此年龄段儿童基频正常值的范围。方法筛选103例4~7岁正常儿童,采用上海泰亿格公司的Dr 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 3.0软件,测试音为/e/音,在安静室内,测试基频(F0)和基频方差(SDF0)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岁正常儿童嗓音平均基频值为303±49 Hz,电声门图测试的平均基频值为305±33 Hz,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的平均基频和基频方差值男女儿童之间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7岁正常儿童的嗓音基频值,无论是嗓音声学分析还是电声门图所测结果均在300~320 Hz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yapunov系数在嗓音障碍客观分析中的意义,完善嗓音障碍的客观测试方法。方法声音样本采自132例嗓音障碍患者和47例嗓音正常者。采用法国开发的“EVA”嗓音工作站,选择2秒平稳段长元音/α/声信号作为分析样本,测试基频微扰(jitter)和计算Lyapunov系数。主观听感知评估采用日本言语音声学会制定的嗓音障碍评估系统GRBAS中的总嘶哑度(grade,G),4级评估标准。结果Lyapunov系数在不同的嗓音障碍分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jitter只在中度和重度嗓音障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Lyapunov系数与听感知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达到46%,jitter的一致性为3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yapunov系数和jitter之间既有相关性,但又有不同(r2=0.582,P<0.001)。结论Lyapunov系数对嗓音障碍的测试优于jitter;非线性动态系统(相位图)的引入,为嗓音的客观分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嗓音震颤(EVT)的嗓音变化及声学特征。方法:对18例EVT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嗓音进行了观察及声学分析。结果:18例EVT的患者中。女性占72%(13/1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89%(16/18)无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为嗓音颤抖、发声困难,甚至频繁出现语音中断。喉体出现不自主的规律性颤动,双声带、室带及杓状软骨呈规律性开闭样颤抖,同时均伴有构音器官(软腭、舌及咽侧壁)的颤动。嗓音震颤的频率为4~6Hz。嗓音的声学分析特征为振幅微扰明显升高,软发声指数、无声度、嗓音中断度及嗓音震颤等参数出现特异性改变。结论:EVT的嗓音变化是一种频率较低的规律性震颤,严重者表现为发声困难、频繁出现语音中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嗓音训练治疗功能性嗓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0例诊断为功能性嗓音障碍的患者进行嗓音治疗(嗓音卫生教育、改善呼吸及增强共鸣),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30例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接受训练后嗓音障碍指数值(Voice Handicap Index,VHI)由67.8±10.1分降至30.7±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功能、生理和情感上均有明显改善;同时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由9.2±2.6秒延长至13.5±3.1秒,基频微扰由0.59%±0.07%降至0.42%±0.05%,振幅微扰由2.23±0.45降至1.78±0.27,噪谐比由0.185±0.088降至0.142±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能够降低嗓音障碍程度,改善嗓音质量,同时恢复患者的交流和情感功能,增强与他人交流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教师有关嗓音的心理状况及对嗓音的认知.方法 随机抽取122名教师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对职业压力的平均分为11.9,焦虑的平均分为8.7,强迫性的平均分为10.9,疑病症的平均分为9.3,对嗓音疾病的认知度平均分为12.2,总平均分是52.7.结论 教师这个用嗓工作的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嗓音心理问题及对嗓音知识的认识不足,这是教师出现嗓音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中老年合唱团员的嗓音状况,探讨合唱对中老年人嗓音、心理、体格的影响。方法 对88名中老年合唱团员进行喉部检查、最长发声时间测定、嗓音声学检测,随访三年,并将嗓音声学分析结果与嗓音正常的中青年组(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88名中老年合唱团员未检出明显喉部衰老征象;声时检测高于国内报导同龄人的声时参数,而与中青年对照组声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嗓音声学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三年,累积出现轻度嗓音疲劳者4人(占4.55%),演唱水平有较明显提高。结论 中老年合唱有利保持嗓音不衰,经过合理训练仍可提高歌唱水平,并能增进心理、体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患者自我评估与嗓音声学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嗓音疾病患者自我评估的可靠性及其与嗓音声学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嗓音疾病患者进行自我评估和嗓音声学检测。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和嗓音相关生活质量(voicerelated quality of life,V—RQOL)评估法。嗓音声学检测主要测试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标准化噪声能量三个参数,将自我评估结果与嗓音声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HI的功能、生理和情感三个范畴之间与V—RQOL的生理一功能、社会一情感两个范畴间有相关性;声学检测三个参数间相关性良好;而嗓音自我评估与声学参数间无相关性。结论嗓音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方法是获得患者全面信息的重要方法.客观检查不能预测主观评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和硬起音语训法矫治变声期后假声的临床疗效.方法 男性变声期后假声患者6例,采用放松、腹式呼吸和硬起音训练方法进行矫治,以训练前后/a/元音的基频F0、最大发声时MPT和语图作为参数评价矫治效果.结果 经系统矫治训练后,患者基频F0降为正常水平,MPT明显提高,语图变得清晰和规则.结论 呼吸训练和硬起音矫治方法是治疗变声期后假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对19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嗓音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嗓音卫生教育、改善呼吸支持及增强共鸣等,训练前后分别应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最长发声时间、嗓音声学分析及频闪喉镜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声带小结患者接受嗓音训练后嗓音障碍指数值由56.9±15.7分降至23.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长发声时间由11.3±5.5s延长至19.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微扰由0.57%±0.04%降至0.33%±0.09%,振幅微扰由1.99%±0.36%下降至1.42%±0.19%,噪谐比由0.175±0.065dB下降为0.131±0.047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5)。训练结束后频闪喉镜检查示9例患者声带小结消失,7例小结明显变小,3例变化不明显。结论嗓音训练能够降低嗓音障碍程度并增加发声过程呼吸支持的效率,改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嗓音训练,包括嗓音教育和发声训练,根据"呼吸-发声-共鸣"平衡原理,采用喉部按摩、无声练习及发大开口咽音的训练方法,每周训练一次,每次1~2小时,共5次。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GRBAS评估、动态喉镜检查、空气动力学检测、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评估结果。结果 21例患者治疗后VHI评分总分(29.48±21.2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52.95±24.30分)(P<0.01);GRBAS评分中总嘶哑度G(0.67±0.76)明显低于训练前(1.88±1.05)(P<0.01),粗糙声R(0.52±0.58)明显低于训练前(1.36±0.55)(P<0.01);治疗后动态喉镜检查患者声带闭合、运动的对称性、粘膜波、振动规律性均改善(P<0.01);3例患者声带小结完全消失,13例患者声带小结缩小,5例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最长发声时间也由治疗前的8.87±3.75秒变为治疗后的12.54±3.68秒(P<0.01);治疗后嗓音的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分别为0.18%±0.08%、2.10%±0.98%、0.0034±0.0022dB)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0.43%±0.31%、4.55%±1.80%、0.0184±0.028dB)(P<0.01或0.05)。结论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与"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观察与分析"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拜读了梁莺等〔1〕撰写的“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观察与分析”(简称“梁文”) ,发觉该文中有两处值得商榷。1 关于元音共振峰频率值的正确性元音音色是由声腔的共振决定的。发元音时首先是声带振动 ,产生一准周期性的声带音 ,频谱谐波的频率越高 ,振幅就越小 ,频谱的振幅曲线从高到低呈明显的斜坡 (图 1 ,左 ) 〔2〕。声带音通过声腔时产生共振作用 ,和声腔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的一些谐波的振幅得到加强 ,另外一些谐波的振幅则减弱甚至消失 (图 1 ,右 )。声腔形态的改变使得它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 (图 1 ,中 ) ,声带音通过声道时所产生的共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嗓音训练,包括嗓音卫生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共鸣腔训练,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10周.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1周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 HI)评估、动态喉镜检查、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评估疗效.结果 训练结束后1周动态喉镜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教师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教师声带息肉患者(教师息肉组,男30例,女40例)和70例嗓音正常者(对照组,男28例,女42例)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  相似文献   

20.
嗓音主客观分析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主客观分析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系统及电声门图仪同步检测50例正常受试者、139例嗓音疾病患者(包括声带息肉73例、声带小结14例、慢性声带炎31例、声带囊肿10例、声带任克水肿11例)的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的参数值,并采用声音嘶哑评估标准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G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主观听感知评估。结果嗓音疾病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谐噪比(HNR)及信噪比(SNR)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主观听感知评估嗓音总嘶哑度加重,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NNE值逐渐增大,HNR和SNR值逐渐减少。结论嗓音客观分析参数与主观听感知评估具有一致性,客观评估能反映主观听觉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