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70例,其中腋窝淋巴结阴性者15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2、3个的分别为60、30、24例(114例).定义预后指数≥4分者为高危患者,<4分者为低危患者.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结果 腋窝淋巴结阴性与1~3阳性者10年生存率、10年无瘤生存率、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0%与63.2%(χ~2=4.40,P=0.036),71.2%与59.6%(χ~2=3.90,P=0.048)、(97.03±2.53)个月与(87.01±3.80)个月(t=2.28,P=0.023)、7.7%与16.7%(χ~2=5.22,P=0.022)、12.8%与21.1%(χ~2=3.27,P=0.070).高危组中未放疗者和放疗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72%(χ~2=4.07,P:0.04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4%和5%(χ~2=11.16,P=0.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和16%(χ~2=2.18,P=0.140).低危组未放疗和放疗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81%(χ~2=1.57,P=0.210),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和11%(χ~2=0.01,P=0.97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和13%(χ~2=0.00,P=1.000).结论 T_1~T_2期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可考虑放疗,预后指数的应用似乎可选择那些复发概率较大患者,从而尽量减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 收集中国1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 544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LRR部位及不同部位放疗对复发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R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63.8个月,395例患者出现LRR。无论辅助放疗与否和不同分子分型,胸壁和锁骨上区均为最常见的LRR部位。全组胸壁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 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2.5%和3.8%(P=0.003);锁骨上区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 5年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和4.1%(P<0.001);腋窝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 5年无腋窝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31,95%CI为 0.04~2.23,P=0.219);内乳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 5年无内乳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45,95%CI为 0.11~1.90,P=0.268)。结论 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LRR部位是胸壁和锁骨上区,不受辅助放疗与否和分子分型的影响。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显著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而腋窝和内乳放疗未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及放疗靶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6 月~1998年12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患者103 例,其中44例未接受放疗,59例接受内乳区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所有患者术前腋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 法,并用Log-rank 检验。结果: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8% 、72.9%(χ2=2.805,P=0.094),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3% 、10.2%(χ2=5.112,P=0.03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3.2% 、22.0%(χ2=5.263,P=0.031),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 、64.4%(χ2=4.063,P=0.044)。 两组患者胸壁复发率为7.8%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内乳区放疗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患者术后放疗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少见,建议不给予内乳区放疗。建议T2 期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胸壁及锁骨上区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370例T1~T2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为1~3个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治疗结果,探讨放疗的作用.方法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分析放疗对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对未放疗患者复发率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9~91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率为91.0%,总生存率为85.4%.放疗显著提高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100%和89.5%;x2=5.17,P=0.023),对总生存率无影响.对319例未行放疗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腋窝淋巴结阳性数、C-erbB-2和PR状态是预测无复发生存率的有意义因素.结论 T1~T2期且腋窝淋巴结转移数1~3个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总生存率无影响.T分期、腋窝淋巴结阳性数、C-erbB-2和PR状态是预测元复发生存率的有意义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部位变化。方法 随机纳入国内7家医院1999-2008年间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并有详细放疗部位资料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放疗部位随治疗年代变化情况及不同医院间差别,以及放疗部位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SAS统计软件行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661例患者中90.2%(596例)、91.5%(606例)、29.6%(196例)和44.9%(297例)患者接受了胸壁、锁骨上下、腋窝和内乳放疗。1999-2008年间胸壁放疗的使用显著增加(P=0.000),腋窝、内乳区的放疗使用显著下降(P=0.027、0.000)。胸壁、腋窝、内乳放疗以及锁骨上下区放疗的使用不同医院间不同(P=0.008、0.000、0.000、0000)。腋窝放疗与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内乳放疗与原发肿瘤部位有关。结论 国内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照射部位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医院间有很大差别。多数患者接受了胸壁和锁骨上下区放疗,腋窝和内乳的放疗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412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探讨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方法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分析影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随访率为98.7%.随访满5、10年者分别为215、41例.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1.3%.无、有局部复发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9.9%(x2=20.79,P=0.000).5、10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7%、18.6%.多因素分析显示T2期,≥2个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均阴性为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含0~1、2~3个预后因素的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9%、36.9%(x2=20.64,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阳性淋巴结转移率>25%为影响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无、有局部复发的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36.6%(x2=16.34,P=0.000).结论 对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且含2~3个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者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7.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10个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放疗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放疗部位应包括同侧胸壁和锁骨上区域.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数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数≥8 个、T1 ~3 期乳腺癌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行根治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疗程0.5 ~4.0 个;38 例兼接受了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部位为同侧锁骨上、下及内乳淋巴引流区,且29 例加胸壁、25 例加腋窝,放射治疗剂量45 Gy 以上占89.5 % 。结果 放射治疗组和未放射治疗组的5 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 .8%和57.4 %( P= 0.010) ;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 .7% 和15.7% ( P= 0 .002) ;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4% 和40.6% (P= 0.083) 。做和未做胸壁足量放射治疗的胸壁复发率为7 .7 % (2/26) 和3/9 (P<0 .05)。做和未做腋窝放射治疗的腋窝复发率为4 .0% (1/25)和7 .7 % (1/13)(P> 0.05)。结论 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数≥8 个、T1~3 期乳腺癌,除术后化疗外,应常规行术后放射治疗,胸壁应列为常规的照射部位之一,腋窝可不必照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区域与术后放疗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术后放疗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前14年内我院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鳞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无远处血道转移的N_1期患者945例,其中单纯手术590例,术后放疗355例.术后3~4周开始2 Gy/次放疗,中位剂量50 Gy分25次5周完成.结果 随访率为94.5%,随访满5年者189例.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分别为29.6%和38.0%(X~2=10.44,P=0.001).分层分析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数3~5个、>5个和仅有锁骨上区及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30.5%:23.1%,χ~2=4.11,P=0.043;16.7%:8.9%,χ~2=6.87,P=0.009;45.5%:34.9%,χ~2=5.37,P=0.020),而不能提高淋巴结转移数1~2个和仅有中下纵隔及上腹部区淋巴结转移的生存率(50.7%:41.2%,χ~2=3.30,P=0.069;32.0%:27.7%,χ~2=2.22,P=0.137),但可降低锁骨上区及中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例数(15:76,χ~2=18.10,P=0.000;18:97,χ~2=26.81,P=0.000).结论 N_1期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根治术后放疗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数≥13个和仪有锁骨上区及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者的生存率,并能降低锁骨上区及中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96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放射治疗者210例,未行放疗者286例。术后随访满5年,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影响复发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92.3%(458/496),5年局部复发率7.3%(36/496),远处转移率12.1%(60/496)。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和9.4%(χ2=4.780,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复发与是否行肿瘤局切术[Exp(B)=3.420,P=0.004]、月经状况[Exp(B)=0.336,P=0.032]、肿块位置[Exp(B)=4.744,P=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Exp(B)=5.507,P=0.000]相关。结论术后放疗可降低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肿瘤局切术后、绝经前、肿块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淋巴结清扫数〈10个等为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对这部分患者应积极考虑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现有放疗技术和剂量对皮肤受侵乳腺癌的控制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53例改良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癌患者资料.其中炎性乳腺癌10例,非炎性乳腺癌43例.非炎性乳腺癌中临床皮肤受侵19例,病理诊断皮肤受侵24例.30例原发肿瘤最大径≤5 cm,13例>5 cm.全组33例接受术后放疗,中位剂量50 Gy,胸壁硅胶填充的6例20 Gy、21例>20 Gy,6例不详.45例行化疗.结果 随访率87%.全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18%、45%和64%.非炎性乳腺癌比炎性乳腺癌有较高的5年DFS(49%:30%;χ2=4.29,P=0.038)和OS(71%:37%;χ2=5.92,P=0.015).非炎性乳腺癌中肿瘤≤5 cm比>5 cm患者有较低的5年LRR(11%:33%;χ2=3.75,P=0.053)和较高的5年OS(90%:38%;x24.44,P=0.035);临床诊断和单纯病理诊断皮肤受侵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DFS和OS相似.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比≥4个阳性患者有较高的5年DFS(80%:29%;χ2=6.71,P=0.010)和OS(93%:52%;χ2=6.00,P=0.014).Rec+/Her2-比三阴或Her2+患者有较低的5年LRR(7%:34%;χ2=5.70,P=0.017)和较高DFS(54%:32%;χ2=8.82,P=0.003).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LRR分别为12%和30%(χ2=2.45,P=0.118).但放疗患者胸壁硅胶填充剂量>20 Gy和20 Gy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为0%和50%(χ2=9.15,P=0.002).结论 皮肤受侵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患者,非炎性乳腺癌、原发肿瘤≤5 cm、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和rec+/Her2-患者预后较好.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皮肤受侵患者的预后无差别.为降低胸壁复发率,胸壁放疗硅胶填充剂量应>20 G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病理N1期)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术后局部或区域复发(LR)间关系,探讨改进个体化辅助放疗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9年本院手术的 547例病理T1~2N1M0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未行放疗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和三阴型,比较LR复发率(LRR)及LR生存率(LRFS),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其LR风险进行分组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LRR、L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和三阴型分别占30.0%、48.6%、9.3%和12.1%。随访率97.1%,随访时间满5、10年者分别为334、12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LR风险比Luminal A型高,5年LRR分别为19.0%、14.9%与5.3%(χ2=4.28、5.02,P=0.026、0.015),LRFS分别为73.5%、80.6%与91.1%(χ2=7.27、4.77,P=0.005、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年龄≤35岁、pT2期病变是LRR及LRFS的不良预后因素(χ2=2.29、2.08、18.22、6.86,P=0.020、0.016、0.001、0.005及 χ2=1.90、1.41、8.58、3.94,P=0.006、0.025、0.002、0.039)。有以上0、1和≥2个危险因素者 10年LRR分别为4.3%、14.1%和31.9%(χ2=28.03,P=0.000)。结论 分子分型有助于个体化区别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N1早期乳腺癌患者间LR风险,具有多个危险因素者应接受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年龄与早期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并有完整记录的1030例早期乳腺癌(腋窝阳性淋巴结数≤3个)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其中468例行保乳术(Ⅰ、Ⅱ期分别为227、241例),562例行改良根治术(I、Ⅱ期分别为184、378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136例)、中年组(>35~≤60岁,738例)、老年组(>60岁,156例),其中肿瘤最大径>2.0 cm而未行放疗而仅行保乳术的分别为16、60、39例.放疗采用二维常规分割技术.比较不同年龄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受体情况及保乳术后放疗与预后关系.结果 总随访率为97.86%.总随访满5年者795例,其中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为110、569、116例,未放疗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为40、202、87例.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年复发率分别为6.2%、8.7%、10.4%(χ2=1.14,P=0.56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3%、9.5%、2.5%(χ2=5.31,P=0.070),生存率分别为91.2%、92.6%、82.1%(χ2=6.83,P=0.033).青年组肿瘤最大直径≤2.O cm者所占比例高(65.4%),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低(13.2%),组织分化差,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低(48.0%).肿瘤最大直径>2.0cm未行放疗而仅行保乳术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71%(χ2=20.69,P=0.000),复发率分别为23%、18%、7%(χ2=9.97,P=0.00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3%、25%、10%(χ2=8.51,P=O.014).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中,年龄因素对保乳术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趋势,对改良根治术患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UICC/AJCC分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应用对鼻咽癌第六版UICC/AJCC分期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7年间在本院接受IMRT的57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比较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之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全组随访2~94个月,中位值42个月;随访满5年者为184例.全组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3.0%、85.4%和83.3%.T分期中T_1、T_(2a)与T_(2b)期间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100%、100%、9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P=0.166;χ~2:035,P=0.555),T_(2b)与T_3、T_3和T_4期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106;χ~2=1.55,P=0.214).N分期中N_2与N_1、N_3期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0.2%、86.2%、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136;χ~2=1.92,P=0.165).临床分期中Ⅰ、Ⅱ_a、Ⅱ_b期间的5年总生存率(91.7%、100%、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4;χ~2=0.25,P=0.617),Ⅳ_a和Ⅳ_b期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6).结论 采用IM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目前的鼻咽癌第六版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同期别5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1-2N1M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达到腋窝淋巴结转移0~3枚的患者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28例临床诊断为T1-2N1M0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为0~3枚。根据有无术后放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87)和未放疗组(n=41),两组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达1~3枚(ypN1)患者分别为43、11例,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0枚(ypN0)患者分别为44、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率、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8例患者的5年LRFS率、DFS率和OS率分别为91.4%、82.8%和93.0%。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4.3%和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5,P=0.080);5年DFS率分别为89.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05);5年OS率分别为94.3%和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0,P=0.368)。亚组分析中,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术后达ypN1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3.0%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39);5年DFS率分别为88.4%和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5年OS率分别为90.7%和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3,P=0.399)。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术后ypN0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5.5%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P=0.350);5年DFS率分别为90.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19);5年OS率分别为97.7%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6,P=0.3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11.709,P=0.001)和有无脉管瘤栓(χ^2=7.608,P=0.006)是5年LRFS的影响因素,有无术后放疗(χ^2=9.312,P=0.002)是5年DFS的影响因素,年龄(χ^2=6.093,P=0.014)和激素受体状态(χ^2=3.974,P=0.046)是OS的影响因素。结论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1的患者,行术后放疗有局部控制获益,并能改善患者DFS;而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0的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