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相关的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一直是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占18%)~([1])。由于多次剖宫产和侵入性的胎盘疾病等原因,产科用血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球性用血形势依然紧张,且异体输血存在输血不良反应以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等潜在风险。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IOCS)技术作为血液保  相似文献   

2.
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国外择期手术中40 %~ 70 %都选择预先预存式自体输血 [1] 。自1 999年以来 ,笔者对 1 6例颅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输血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 6例择期手术患者 ,男 1 0例 ,女 6例 ,其中 Rho( D)阴性患者 2例 ,年龄最大者 5 5岁 ,最小者 1 8岁 ,平均年龄 33.8岁 ,其中听神经瘤4例 ,脑膜瘤 4例 ,胶质瘤 3例 ,左颞叶脑肿瘤 2例 ,颅骨肉芽肿 3例 ,术前检查心肺、肝脾正常 ,肾功能正常 ,出凝血机制正常 ,平均 Hb1 37g/L 、HCT 41 .6%。2 方法 按手术时间、手术估计出血量决定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手术是肝脏终末期病人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器官移植术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失血量极大,一般出血量均在1万毫升以上。术中经常因出血量过多、过快,血液供应不及时而难以维持有效循环。另外,大量失血后需要大量输血,而快速、大量输血可能会引起输血并发症,降低手术成功率。1999年8月2000年8月,笔采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4例肝移植病人给予自体血液回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输血对心血管直视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拟行首次瓣膜置换术,随机分成2组。A组不行自体输血,B组于麻醉诱导后自颈内静脉放血,待体外循环停机后回输。结果:B组与A组相比,围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输异体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无差别。B组放血前后动静脉血气分析除动脉血氧含量(CaO2)明显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术中放血自体回输可以减少心脏直视术后异体输血,还减少输血并发症和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自体输血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输血对心血管直视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拟行首次瓣膜置换术,随机分成2组。A组不行自体输血,B组于麻醉诱导后自颈内静脉放血,待体外循环环停机后回输。结果:B组与A组相比,围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自体输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稀有血型。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1-4月份)妇科47例预存式和稀释性自体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采用自体输血,在采血、储存、输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液凝固,做好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采髓前和血液回输后血常规指标变化除白细胞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输血能有效补充手术造成的血容量不足,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骨髓移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在骨科大手术中应用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例使用自体输血为观察组,与20例未使用自体输血为对照组,两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01),术中异体榆血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体榆血技术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用量,缓解血源紧张,减少输血引起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提高血液利用率,使输血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自体血回输(AT)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自体血回输能刺激自身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强机体造血机制,有利于机体免疫力提高和手术后的恢复;减少异体输血造成的免疫反应;避免血液传播疾病;节约血液资源,尤其对一些稀有血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抢救腹腔内出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血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而输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传染疾病也一直是困扰医生、病人双方的严重问题。节约用血和安全用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自体输血主要有 3种方式 ,即预贮式、稀释式和回收式[1 ] ,前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择期手术的病人 ,即在手术前进行放血 ,以备术中或术后回输 ,而后一种方式是将体腔内积血或术区渗血作为血源 ,经回收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 ,对于急症内出血病人 ,尤其是腹腔内大量出血的病人 ,因发病急、病情重 ,…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索维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的措施,减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方法胸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未采取加温措施,观察组使用加温垫、充气暖被、加温输液和输血、37℃冲洗液等措施,观察记录术前、皮肤消毒后、术中、术毕体温及失血量和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失血量、术后气管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术中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可维持正常体温,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朱红  金莉  何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1):1799-1801
目的探讨大型骨科手术中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于术前行血液稀释,每例采血10 ml/kg,输入同量血定安和3倍的平衡液,测患者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的循环指标、Hb、Hct、PLT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患者的HR、MAP、CO、CI、SVR、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血液稀释后、术后1 d患者的Hb、Hct、PLT较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1 w较稀释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血液功能的恢复,维持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朱红  金莉  何丽 《现代护理》2005,11(21):1799-1801
目的探讨大型骨科手术中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于术前行血液稀释,每例采血10 ml/kg,输入同量血定安和3倍的平衡液,测患者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的循环指标、Hb、Hct、PLT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患者的HR、MAP、CO、CI、SVR、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血液稀释后、术后1 d患者的Hb、Hct、PLT较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1 w较稀释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血液功能的恢复,维持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徐晶  杜鹃  张秀茹 《天津护理》2002,10(2):90-90,92
输血是手术过程中重要的抢救及治疗手段之一。一些大型手术出血速度快而急,常常危急患者的生命。输血可以快速地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改善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状况,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回收式自身输血的自制回收装置。方法术前制作血液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结果成功救治251例患者,无1例发生输血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此回收装置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价格低廉,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在心脏直视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意义。方法142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应用膨肺吸痰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可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不张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体力消耗及心脏负担,促进心脏手术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稀释性自身输血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以及与同种输血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分组应用自身输血和同种输血,对比术前及术后的血常规和细胞因子。结果两组血常规无明显差异,细胞因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术中应用自身输血是更具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中低血压对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术中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两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身高、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数据,手术前和手术后1 d、3 d均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例在麻醉方式、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d 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低血压组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两组术后3 d MMSE量表评分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术中低血压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2例ASA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R)组和舒芬太尼(S)组.瑞芬太尼组诱导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1,维持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组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1,维持给予舒芬太尼0.02μg.kg-1.min-1持续泵注.两组均以丙泊酚2mg.kg-1,顺式阿曲库铵0.2mg.kg-1,咪达唑仑2mg诱导,复合七氟醚1.5%~2.5%,氧气空气比1:1维持,插管及拔管前均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1,术中艾司洛尔10μg.kg-1.min-1持续泵注.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插管、术中、拔管及到达PACU的心率、血压值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瑞芬太尼组诱导后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插管及插管后1min心率、血压均无明显改变;术中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拔管时心率明显上升(P<0.05),拔管后1min恢复,血压无明显改变;达到PACU时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与基础值比较,舒芬太尼组诱导后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 (P<0.05);插管及插管后1min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手术开始气腹及气腹1min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术中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拔管及拔管后到PACU心率、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在插管及插管后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在10min及30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大于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中,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能有效抑制插管时的心率、血压波动,同时降低术中心率、血压,但拔管时心率有明显上升,血压无明显波动.艾司洛尔与舒芬太尼合用能有效抑制插管及拔管时心率、血压波动,降低术中心率、血压的同时较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提供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