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不合理医嘱,并探讨药剂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医嘱11315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及不合理医嘱的科室分布。于2020年1月至6月针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施以药剂师为主导的药学干预,比较干预前(2019年1月至12月)、干预后(2020年1月至6月)的抗肿瘤药物医嘱不合理率、医生对抗肿瘤药物知识的知晓评分。结果抗肿瘤药物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原因以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剂量不合理、给药速度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为主,科室分布分别为肝胆外科、消化外科、妇科、耳鼻喉科、胸外科。经药剂师实施药学干预后,医生对抗肿瘤药物知识的知晓评分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医嘱不合理率从0.29%降至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师主导的药学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医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制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等步骤,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流程。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缩短(P<0.01);不合格医嘱及差错率下降(P<0.01或P<0.05);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优化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的配置流程,提升了配置效率和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PIVAS)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开展,PIV-AS是把以往分散在各病区的静脉药物集中起来,在特定的无菌环境下进行配制,配制数量较大[1]。如何保证配制质量、减少差错、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重点。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自2009年4月成立运行以来接收病区长期医嘱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从审方、排药、配制到配送至科室,一直采用六步骤核对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审方软件拦截并收集不合理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按照溶媒选择不当、溶媒量不当、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及医嘱录入错误等项目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在284例不合理处方中,溶媒选择不当16.90%、溶媒量不当38.03%、药物配伍禁忌9.86%、药物用法用量不当32.39%、处方录入错误2.82%。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保证了临床对静脉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为临床服务的质量.方法 通过对16个临床科室和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对34份调查表进行归纳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嘱下达后配置时间较长、重复配制药物、遗漏配置药物、医嘱录入错误、临时医嘱核对困难等.结论 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相应对策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最佳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贵荣 《当代护士》2018,(8):177-17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资料来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2月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在岗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护士考核合格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由PDCA循环管理前的0.37‰降为0.18‰;PDCA循环管理后,19名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际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PDCA循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时引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药学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水平,降低配置时差错率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冯慧君  丁月亚  王华萍   《护理与康复》2017,16(5):477-478
目的观察六西格玛法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六西格玛法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前后配药速度、配药时间、配置后送至科室时间、配药质量。结果实施六西格玛法管理6月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每人每小时配药量明显高于实施前,配药时间、配置后送至科室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均0.05),配药及时率、配药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均0.05),药物破损率0.27%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25%(P0.05)。结论六西格玛法管理有助于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前馈控制对输液质量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静脉药用物调配中心的40名工作人员以及医院住院部收治的4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月前馈控制开始实施为分界线,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前馈控制对配置人员业务能力、输液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 2016年度、2017年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相关物品及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16年度、2017年度医院静脉输液院内感染率均明显低于2015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16年度、2017年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业务能力均明显高于2015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静脉输液用药调配中心前馈控制能有效提高院内输液质量,降低医院静脉输液相关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相关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8年1~6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士考核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37‰,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理论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操作考核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6月将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考核情况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采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相似药品调配错误、剂量错误、标签错误及病区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不合格率、配置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临床科室护士及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士专业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临床提高抗肿瘤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PIVAS 2010-2015年抗肿瘤静脉用药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药师审核出不合理医嘱653组,占总配置处方数量的0.25%;在药师的干预下,抗肿瘤静脉药物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从2014年的0.37%下降至2015年的0.27%。结论药师利用PIVAS平台审核且干预医嘱,可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住院医嘱干预前后住院医嘱用药情况,及对促进临床不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的600份病历为非干预组,2017年7~12月的600份病历为干预组(施行临床药师对住院医嘱点评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非干预组住院医嘱用药不合理率43.7%,干预组为17.2%,干预组用药不合理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合理用药医嘱类型、不合理用药医嘱药品类别比例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住院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有显著效果,充分发挥了药师的工作职责,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扩建场地;增加人力投入;在原有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临时静脉用药的批次、条码管理、患者用药复核、病区请领通讯等新概念和功能;设计8:00—20:00、20:00—次日8:00以及即刻执行医嘱的工作与管理流程。结果2012年5月开始实施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模式,至2013年12月已经取得较显著的成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送了52个临床科室临时静脉用药,日均配液量达2 019袋,节省了护理人力。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模式能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减少病区内备用药数量,确保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20:00—次日8:00的临时静脉用药实施完全配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外差电话反馈易出现的问题,寻求管理策略,提高临床的工作效率。方法对医院2013年8月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收的所有电话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审核并总结。结果接听电话的总数为857个,主要为咨询液体到达情况(46.32%),修改医嘱咨询(21.59%)。结论 PIVAS接听电话较多,主要为询问及修改医嘱的电话,建议建立PIVAS用药医嘱电子信息系统及药品信息查询系统,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5.
马惠珍  许丽娟  张晓燕 《全科护理》2013,(36):3429-3430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集中配制在烧伤病人应用的护理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注治疗.[方法]对我科实施静脉输注集中配制1年来发生的输液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共集中配制静脉输注17 866瓶,配置中心拒配64瓶,拒配原因主要为不合理医嘱,如药物与溶媒不匹配、药物剂量不合适、配药批次不明确等;科室自配静脉输注4 370瓶,主要是临时医嘱、需要冰箱冷藏药物的配制.相应护理措施为:加强配置中心、医生、护士三者间的沟通,由治疗护士负责,必要时科主任、护士长协调.同时由治疗护士负责配药,主班护士和责任护士、治疗护士三方负责医嘱核对、药物使用前的相关核对.[结果]实施1年来,发现配置中心配错药物2次,外勤送错液体3次,临时、长期医嘱自配药物未及时配制输注3次.[结论]集中配制静脉输注虽然存在风险,但加强各方沟通及护理管理,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严格"三查八对",能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注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物调配环境、成品输液质量及差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作为对照时间段,选择2019年5~10月作为观察时间段。对照时间段内PIVAS采用常规管理,观察时间段内PIVAS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个时间内PIVAS药物调配环境、...  相似文献   

17.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白2004年上半年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输液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数据,基本可以分成5大类,分别举例说明。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分成给药浓度不当、载体选择不当、药物间有配伍禁忌、中西药物配伍不当、其他等5种类型(264条),实际工作中,都给予了纠正。结论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减少不舍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疗差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院静配中心溶媒种类或者溶媒量选择不当的医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全年的不合理医嘱,并对溶媒错误医嘱进行重点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主要分为药物剂量不当、溶媒错误、电脑输入错误、给药频率不当等。其中溶媒错误占所有不合理医嘱的比例高达22.44%(304/1355)。结论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医生沟通,可规范临床用药,减少不合理医嘱。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以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6年7-12月和2007年1-6月的配制输液总量、差错量进行统计分析,列出各工作环节的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运用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差错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保证了静脉输液配置质量,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目视管理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质控记录,观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目视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目视管理前后剂量错误、相似药品调配错误、标签与药品不符、标签性质不符、病区不符、批次不符6项质量控制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视管理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呈现高效化、简洁化、可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