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晨清洁回流灌肠的操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在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发病率居第二,它对小儿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在适当年龄、适当时机行巨结肠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巨结肠根治术是小儿普通外科中的大手术,术晨清洁回流灌肠对此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做好术晨清洁回流灌肠就显得特别重要。其具体操作方法,目前医学教科书中又无详细论述,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其可行有效的操作方法,现就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晨清洁回流灌肠(简称回流灌肠)的操作方法详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灌肠术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之一。清洁肠道与手术顺利开展、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促进康复有密切关系。 1999年开始 ,我科开展新型 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1 ] ,为了满足围手术期肠道清洁要求 ,提高疗效 ,我们将改良灌肠方法清洁肠道应用于 144例患儿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选用柔韧粗细适宜的肛管。在肛管前端侧壁上每隔 1.5 cm交错设有直径为 0 .2 cm的小孔 4~ 6个 ,肛管的尾端接三通阀 ,三通阀上端与灌肠器 (可用开放式盐水瓶代替 ,便于观察进入量 )相接 ,下端与有刻度的引流瓶相连 ,引流瓶内盛水…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谢家伦,王吉甫先天性巨结肠在胃肠道畸形中占第二位,其发病约为2000~5000名新生婴儿中有1例。普通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约为4:1,长段型病例则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典型先天性巨结肠的大体...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院所作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各术式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与常用四大术式设计原理上的根本区别,认为心形吻合术是在吸取各术式优点的基础上,针对四大术式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使巨结肠的治疗又多了一个设计思想更趋完善的术式。介绍了做好心形吻合术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电子输液加热器联合小棉被保温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几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空气加温器使手术室温度保持26~28℃;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子输液加热器将静脉滴注液体加热至32~35℃进行输液,同时用小棉被为患儿肢体及胸部保暖。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体温、心率、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心率、血压均保持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电子加热器联合小棉被保温法可维持患几术中生命体征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电子输液加热器联合小棉被保温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空气加温器使手术室温度保持26~28℃;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子输液加热器将静脉滴注液体加热至32~35℃进行输液,同时用小棉被为患儿肢体及胸部保暖.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体温、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体温、心率、血压均保持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电子加热器联合小棉被保温法可维持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梗阻疾病,发病率为1/5 000,男女比例为4∶1[1]。主要病因是在胚胎发育的5~12周,神经嵴细胞在迁移过程中受阻,导致结肠远端神经节细胞缺失,引起持续性痉挛,近端肠管扩张。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及排便障碍等[2]。本文报告一例HSCR术后逆行射精患者,病因主要考虑为HSCR手术的副损伤。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自觉有射精感觉,无精液排出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就诊。既往史:HSCR病史,开腹HSCR根治术手术史(婴儿期)。查体:左下腹正中见手术瘢痕。双侧睾丸大小、质地未触及异常,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远端神经节细胞缺乏引起局部长期痉挛,粪便郁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近端肠管扩大肥厚.另由于肠管内脏感觉运动神经系统的缺陷,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射性直肠收缩和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致使粪便不能排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1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腹腔镜组)与实验组(经脐腹腔镜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评分及术后家长满意度,来评判与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便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更满意,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尤其小肠结肠炎、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及微创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优先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全结肠型巨结肠(TCA)患儿术后远期疗效及营养状况。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收治的11例TCA患儿进行随访调查.通过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问卷进行直肠肛门功能Kelly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远期疗效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1例患儿获得8.147个月的随访,其中有10例获得较满意的肛门功能(Kellv评分5-6分),另1例Kellv评分为3分;随访时间不足48个月的患儿Kelly评分明显高于随访时间48个月以上者(P〈0.05)。生活质量评估为优者(9~10分)9例,良者(7~8分)2例。按年龄别体质量(WFA):术后正常者2例,轻度营养不良6例,中度营养不良3例;按年龄别身高(HFA):术后正常者6例.轻度营养不良3例,中度营养不良2例。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13年以上)的患儿血清白蛋白为(49.0±2.7)g/L,明显高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的患儿(44.3±1.9)g/L(P〈0.05)。结论TCA患儿术后远期疗效满意.能获得较满意的直肠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患儿术后体质量不足较身高不足更为多见。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营养状态较佳。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根治术式各异,目前多数采用Duhamel术式,或在该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该手术的优点是避免盆腔分离过于广泛,保留直肠前壁,引起排便反射,主要缺点是遗留盲袋和闸门,引起排便不畅、腹胀、便意频繁及污粪。我院自1986年~1998年采用Duhamel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uhamel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对3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实行Duhamel术式。结果 3例患儿一般情况可,恢复良好,术后排便通畅。结论 Duhamel术式手术较简单,膀胱及生殖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排便佳,吻合口破裂的发生率较低,对婴幼儿手术相当安全。  相似文献   

14.
改良Duhamel 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讨论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106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结果 采用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并发症少,远期排便功能良好。结论 改良Duhamel术式适于任何年龄和所有类型的巨结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改良Soar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儿均经术前钡灌肠、直肠粘膜活检和术后切除病肠病理证实。其中男91例,女9例,均行改良Soave术治疗。结果:97例患儿无手术死亡。手术打击评分8.3±1.4;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分别为8.24%(8/97)和21.65%(21/97),死亡率1.03%(1/97);远期肛门功能评分为4.8±2.1。结论: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和骶管阻滞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60例,男52例,女8例,年龄1~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骶管阻滞组(CA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0.2%罗哌卡因1ml/kg进行TAP阻滞或骶管阻滞。记录术后6、12、18、24h的FLACC评分、每6小时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拔除导尿管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hCA组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少于TAP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TAP组(P0.05);术后12、18、24h两组患儿舒芬太尼消耗量和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组拔除导尿管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A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P阻滞和骶管阻滞均能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骶管阻滞的早期镇痛效果优于TAP阻滞,而TAP阻滞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6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依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灌肠天数和平均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灌肠天数和平均灌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中,能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应用于巨结肠患儿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25例巨结肠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2017年1~10月2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便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家属的焦虑程度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基于微信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巨结肠患儿术后早期康复,缓解家属焦虑。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约占出生人群的1/3000~1/5000.许多医疗单位均能开展外科纠治手术,且手术治疗中相当数量进行了报道,特别是近期合并症方面.而对长期随访的报告少,针对儿童期手术,发展到成年期的转归更少.先天性巨结肠手术90%在我国各地区开展,以Duhamel术式为多,且病变部位大部分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段,肠壁上无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20.
探讨2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的手术效果差异。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60例HD患儿,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B组采用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对比两组灌肠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肛管高压区长度、肛门静息压、Krickenbeck评分、相关并发症。两组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高压区长度、肛门静息压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Krickenbeck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Krickenbeck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并发症率10.00%,与B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HD患儿均具有较好的效果,Swenson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但是Soave术远期排便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