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因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手术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中16例发生吻合口漏, 发生率为12.5%。确诊吻合口漏的时间自术后第2~9天, 平均为(6.13±2.00)d。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是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 距离>7 cm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距离≤7 cm患者(χ2=6.022, P=0.014)。手术后第3~5天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均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 术后第3~5天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曲线下面积均>0.5。结论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早期诊断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5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236例。在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4、7天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并评估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并对各项指标行组间比较。结果:并发症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长于无并发症组(P0.05)。术后第1、4、7天两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及APACHE-I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并发症组升高较无并发症组更明显(P0.0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712、0.635、0.816,P0.05)。结论:对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及APACHE-II评分有助于判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情改善状况,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监测在上尿路结石内镜治疗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指导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 027例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术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术后4 h、48 h患者降钙素原、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术后4h降钙素原≥10 ng/ml为感染性休克阈值,早期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同时积极采取抗休克综合治疗。当降钙素原持续回落至2 ng/ml,48 h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降级使用抗生素,并对术后48 h降钙素原数值较高者加强支持治疗。结果发生感染性休克7例,术后4 h降钙素原≥10 ng/ml者12例,其中感染性休克6例,降钙素原诊断敏感性85.7%,特异性99.4%,均优于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术后4 h降钙素原(27.8±18.4)ng/ml,48 h降钙素(42.2±29.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4±4.2)d降钙素原下降至2 ng/ml,按上述原则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48 h降钙素原数值高者抗生素用药强度及住院时间大于其余患者。结论降钙素原监测对上尿路结石治疗中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降钙素原数值早期积极治疗并调整用药,有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于评估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11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吻合口漏组(14例)和未出现吻合口漏对照组(104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5天检测血清PCT水平,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运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PCT在早期诊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方面的价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吻合口漏组患者PCT水平在术后第1天开始上升,在术后第2天P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直到明确诊断出术后吻合口漏。术后第5天PCT水平在预测术后吻合口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具有优势;此时处于临界水平的PCT对于吻合口漏的阴性预测值为99%,提示当患者在术后第5天PCT水平低于1.22 ng/ml时,几乎不会发生吻合口漏,能够作为早期出院的客观依据。结论结果提示,通过检测患者术后血PCT水平,能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患者的早期出院提供客观依据。当患者术后第3天PCT值小于1.94ng/ml和/或者术后第5天小于1.22 ng/ml时,可以相对安全的认为患者不会出现吻合口漏,能够早期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预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A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01—2022-10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L组(20例)和非AL组(6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检测患者的CRP、PCT、ALB、IL-6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CRP、PCT、ALB、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2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高于术前,ALB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AL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PCT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CRP、IL-6水平低于AL组,ALB水平高于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L组术后CRP、ALB、IL-6水平各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PCT高于术前,术后第3天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2022年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出现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清IL-6、CRP、PCT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 d血清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项联合诊断AUC最大,特异性及灵敏度最高。结论:血清IL-6、CRP、PCT水平在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中高表达,联合检测其变化能提高术后感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创伤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感染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入院治疗且未发生感染的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PCT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4天、第9天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未完全控制时,血清PCT水平持续升高并于术后第4天达到高峰,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感染控制后,PCT浓度明显下降,而CRP于术后第9天达到高峰,迟于PCT;观察组检测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1.25%(73/80)、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8/80)、8.75%(7/80),P0.05。本次研究中以血清CRP≥50 mg/L、PCT≥10 ng/ml作为阳性诊断标准,PCT、CR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95,检测CRP、PCT对创伤性感染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相比较,P0.05。结论检测创伤性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对及早诊断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及治疗早期感染,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沉与血清降钙素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患者(感染组)及无感染的17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沉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情况。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沉无明显差异,术后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沉均加快,但感染组血沉明显快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近,对照组术后水平较术前未升高,而感染组术后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沉及血清降钙素原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检测指标,对髋关节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极有帮助,可作为髋关节术后有无感染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和D-二聚体(D-D)检测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01—2021-03在舞钢市人民医院行髋部手术治疗的6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检测患者的FIB、IL-6、D-D水平。根据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DVT组(11例)和非DVT组(57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以及DVT组确诊治疗第5天的FIB、IL-6、D-D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FIB、IL-6、D-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D-D及IL-6水平均较非DV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PCT对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1、2、3、5和7天检测血清PCT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性为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治疗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第1天开始升高,于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持续下降,7例死亡患者血清PCT水平持续上升.结论 血清PCT测定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对食管癌微创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实验组术后第1、2、3、5天的静脉血PCT值,其中10例发生感染,归为感染组,余58例为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未感染组及健康组三组的PCT值。结果〓术后第1天感染组、未感染组PCT较健康组升高(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2天感染组较未感染组PCT升高(P<0.05),术后第3天及第5天感染组较未感染组PCT有显著升高(P<0.01),术后前两天未感染组较健康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3及第5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对食管癌微创术后合并感染有早期诊断价值,术后第2天PCT≥2.06 μg/mL时警示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可尽早开始针对性地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在临床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01—2020-12兰考县中心医院接受穿孔修补术治疗的84例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开腹组和腔镜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和术后各项指标。术前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白介素-1β(IL-1β)、IL-10、降钙素原(PCT)血清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和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肠功能指标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12个月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应激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腔镜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2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式以及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炎性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差异。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腹股沟疝手术的6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12 h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指标。对比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48 h的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降钙素原]。 结果观察组的失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疼痛时间、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2组患者的血清CRP、白介素-6、降钙素原均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组织创伤程度低,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感低,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控制术后的炎性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AP)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活血解毒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1—2019-11间鹿邑县人民医院行LA治疗的9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6例。A组术后行常规处理;B组在A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至第7天予以活血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的血清CRP、IL-6水平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患者行LA后应用活血解毒汤治疗,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诊断外科手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10-2019-10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将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50例。采集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PCT,应用免疫比独法测定CRP。比较2组的检测结果,并根据阳性评定标准比较2组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和PCT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均可作为外科手术后感染的诊断依据之一,但PCT的阳性率较CRP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5—2021-07荥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电极刀组(44例)和冷刀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管清晰度等血管微循环损伤情况。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反应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愈合周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刀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电极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冷刀组患者的AI低于电极刀组,血管清晰度高于电极刀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低于电极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和电极刀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愈合周期,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措施。方法对56例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血小板升高36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4例、膈下脓肿4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2例、胰漏2例、腹腔出血2例、胃穿孔2例。除血小板升高患者术后7~20 d自行恢复正常外,其他患者经采用相应措施后均顺利痊愈。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规范手术操作,围手术期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采用相应措施,可有效改善脾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与研究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每组38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术后不同时点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使用量、脾动脉结扎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P<0.05);研究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χ~2=4.146,P=0.042)。结论:相较传统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提高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功能,且术后并发生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24 h内开始连续6 d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每日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分别于术前(3 d内),术后第1、3及7天采集清晨外周静脉血,检测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营养指标,同时监测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有52例患者完成研究,2组各有3例因未能行根治术退出研究。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和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较低(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较高(P0.05)。2组患者术后7 d内的感染性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腹泻、腹胀和腹痛)发生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有助于减轻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增强其免疫功能及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纤维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n=32)与观察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n=32),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纤维化及炎性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纤维化指标,且对患者造成的炎性应激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