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观察A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B组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分析三组缓和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以及微创治疗的最佳时间。结果观察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GO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观察B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6 h内进行微创治疗为最佳时机。结论合理把握治疗时间采用微创治疗方法进行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率高,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5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55例在CT引导下行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手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微创组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45%(3/55),1.82%(1/55),3.64%(2/55),1.82%(1/55),手术组分别为10.91%(6/55),5.45%(3/55),5.45%(3/55),7.27%(4/55),微创组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组(P均<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组(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再出血风险,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
YL-1型血肿粉碎针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不同时间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愈后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析192例不同出血量的脑出血患者,于不同时间进行微创治疗的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血量25~50mL者愈后明显优于>50~80 mL者,>80 mL的脑出血患者愈后差,发病后6 h内手术者,再出血几率高、风险大。结论脑出血出血量<80 mL,在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治疗,手术风险小,再出血几率低,患者愈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传统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32例行微创钻孔引流,B组32例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1,3,5 d的血肿量,术前、术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术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预后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比更为安全,有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6 4例脑出血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并经头颅CT检查 ,确诊为脑出血 ,就诊时间病后 (0 5~ 2 )h。 6 4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37~84 )岁 ,平均 6 3 2岁 ;基底节区出血 2 6例 ,枕叶出血 4例 ,顶叶出血 4例 ,颞叶出血 4例 ;出血量 (5~ 30 )ml。对照组 2 6例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36~ 83)岁 ,平均 6 2 5岁 ;基底节区出血 16例 ,枕叶出血 4例 ,顶叶出血 3例 ,颞叶出血 3例 ;出血量 (6~ 32 )ml。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年龄、性别、病后就诊时间、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钻孔引流术22例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钻孔引流组死亡6例,开颅组死亡4例,2组病例总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2组手术时机的术后再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开颅术对重型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钻孔引流术高。手术时机以6~24 h为妥。  相似文献   

8.
目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8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12O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致残率高,急性期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性脑出血2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证实,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标准[1].治疗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38~75岁,平均58.6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76例,丘脑18例,小脑10例,脑叶16例;出血量<10ml5例,11~20ml32例,21~40ml68例,41~50ml8例,>50ml7例;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轻型33例,中型72例,重型1S例.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74岁,平均58.2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57例,丘脑14例,小脑7例,脑叶12例;出血量<10ml4例,11~20ml24例,21~40ml51例,41~50m16例,>50ml5例;病情轻型24例,中型54例,重型1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分析7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资料,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血肿处钻孔引流术疗效。结果:血肿量70~80ml以上、血压27kPa以上、年龄70岁以上组中死亡率12%,以开颅血肿清除组中再出血占8%,钻孔引流术疗效满意,操作简便。结论: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正确选择术式和时机,中等量血肿(20~50ml)以小骨窗或钻孔引流术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鸣凤 《河南中医》2007,27(1):51-52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正确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3年3月~2006年3月,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云南白药口服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108例,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均为中等量出血,平均出血量30~40ml。首次呕血量均在200~300ml,便血量为100~150ml,大便潜血均阳性。发病前无消化道出血病史,无胃溃疡及肝脏病史,未使用铋剂、铁剂等药物;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病史。随机分成两组,西药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31~70岁,平均62岁;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对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临床因素与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GCS 5~7分20例、8~10分79例、11~13分21例;血肿20~30 ml28例、30~40ml 44例、40~50 ml 35例、≥50 ml 13例;起病至手术<6h 68例、6~12 h 23例、12~24 h 22例、≥24h 7例;19例破入脑室;预后良好率60.83%(73/120),预后不良率39.12%(47/120),其中死亡11例,死亡率为9.17%(11/120)。比较分析示:性别、年龄、GCS评分、手术时间、破入脑室和合并感染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性别、年龄、破入脑室和合并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了解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对于临床治疗和决策有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0.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再出血及并发症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及再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不同时间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愈后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析192例不同出血量的脑出血患者,于不同时间进行微创治疗的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血量25-50mL者愈后明显优于〉50-80 mL者,〉80 mL的脑出血患者愈后差,发病后6 h内手术者,再出血几率高、风险大。结论脑出血出血量〈80 mL,在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治疗,手术风险小,再出血几率低,患者愈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早期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与单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 m L,随机分为2组:双通道组53例采用早期(出血后7~12 h) 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单通道组53例采用早期(出血后7~12 h) CT引导下经颞部单通道单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2 d、3 d血肿残余量,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双通道组术后1 d、2 d、3 d血肿残余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单通道组(P均0.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单通道组(P均0. 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单通道组(P均0. 05)。结论早期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较单通道单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好,可更快地清除颅内血肿,术后血肿残余量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预后差 ,采用保守治疗难以挽救生命。自 1996年 10月以来 ,我们采用YL—Ⅰ型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 ,配合补阳还五汤救治重型脑出血患者 4 6例 ,并与药物保守治疗的 4 6例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资料 :同期经临床CT确诊为重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 96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 4 6例 :男2 8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73岁 ,平均 6 2岁。根据多因氏公式计算 :出血量为 30~ 75ml。平均 4 2ml。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行微创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SS分值以12~48h内手术者各时间点增加最显著(P<0.01),GCS评分3分者病死率最高,12 h内手术者再出血率较高,术后带引流管时间3~6 d,平均3.5 d。结论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颅内血肿显微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大黄粉每次1g,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28.6h)和再出血率(5.0%)与对照组(45.3h、16.1%)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张霞 《河北中医》1998,20(5):309-309
脑出血是临床急症,采用活血化瘀、通腑泻热并结合西医方法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1995—07~1997—08,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并与16例对照,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50岁4例,51~60岁10例,61~70岁24例,71~80岁8例;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7~14分9例,15~28分22例,29~35分15例;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型(0~15分)10例,中型(16~30分)10例,重型(31~45分)26例;于发病后0.5~48h行头颅CT检查均为脑出血.脑叶出血12例(出血量5.5~14ml),基底节区出血28例(出血量6~31ml),脑室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6.5~9ml),合并脑室受压25例,合并中线移位20例,破入脑室18例,出血同时合并脑梗死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既往史评分、伴随疾病评分、治疗前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卓杰  王占国  闫华 《天津中医药》2015,32(6):329-332
[目的]补阳还五汤联合钻孔引流治疗外侧型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66例出血量≥10 m L的外侧型小脑出血,入院后即行脑室外引流术并行颅内压持续监测,在起病后的7~24 h接受局部麻醉下钻孔血肿引流术,然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药治疗组,在术后24 h开始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中药。随访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药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ICP)在1周时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出血量超过15 m L的患者表现得最明显。6个月时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1.0%(17/21)优于对照组71.4%(15/2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外侧型小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