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及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护理中实施节律性运动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病人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节律性运动训练,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变化及偏瘫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偏瘫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同对照组21.74%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接受节律性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日常生理能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步态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ovett分级法、Berg平衡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Tinetti步态评测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Ashworth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步态功能,提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PAC心理弹性理论模型结合感统训练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PAC心理弹性理论模型结合感统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弹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C心理弹性理论模型结合感统训练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有效增强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显著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58-4460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塞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肌力、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1月后的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及个性化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功能锻炼及个性化运动指导恢复受累关节功能,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受累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健康、心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及个性化运动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受累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情志干预、治疗信息干预、行为干预、社会干预等.治疗前24h内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 - QOL)进行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Fugl - Meyer运动量表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WHO - QOL的各维度,除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中实施抗阻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10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状态,观察组实施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肌少症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血糖指标、肌少症指标、SF-36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指标和肌少症指标明显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量表评分比干预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中实施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及肌少症指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量运动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提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MBI)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SF-36量表中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利于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肢体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连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变化,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使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干预中,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和对照组BI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干预前(P0.05),但总体健康、精力2个维度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其他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SPIEGEL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PIEGE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8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及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评价(Borg评分)、6min步行距离、治护依从性、尘肺相关知识及自我保健方法与生活中注意事项知晓率,应用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100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Borg评分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护依从率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5%,且患者尘肺相关知识、自我保健方法及生活中注意事项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HO QOL-10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健康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29-1131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听觉刺激。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观察组Webster评分低于训练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MDR-SP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平衡协调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建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式杨氏太极拳训练。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6周后,干预组Mo C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PDQ-39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变。干预后,干预组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简单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物质生活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家庭实际情况,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在院接受系统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评分法)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法)。结果两组出院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康复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