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次研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后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燥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燥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CD3+,CD4+,CD8+,CD4/CD8)并记录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水平上,血热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燥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燥组与血瘀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CD8+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三组间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异常相关,其中血热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血热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免疫亢进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为3型:血热型32例、血燥型20例、血瘀型2例。设立45例一般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受试者空腹血,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并比较各组间T细胞亚群有无差异。结果:血热型、血燥型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较。CD8+T细胞水平,血热组高于血燥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水平,血热组低于血燥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CD4+T细胞水平各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与T细胞异常相关,其中血热型CD8+T细胞水平高于正常,CD4+/CD8+水平低于正常,提示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处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厚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求无创、有效的评价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将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组、血燥证组、血瘀证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靶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的表皮及真皮厚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区表皮和真皮均较周围正常皮肤增厚.真皮增厚尤为明显;血瘀证组的皮损区真皮厚度指数大于血热证组及血燥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患者的皮损区皮肤增厚程度较血热证及血燥证明显.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银屑病皮损厚度可能成为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非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各30例,ELISA检测血清LRG1、TGF-β1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进行患者PASI评分。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清LRG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LRG1水平血热证、血瘀证高于血燥证(P<0.05);血热证与血瘀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P<0.05)。患者PASI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P<0.05),血清LRG1、TGF-β1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清LRG1、TGF-β1水平升高,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间血清LRG1、TGF-β1存在差异,提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收集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5例,填写病例调查表,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统一证候判断,研究证候与调查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205例银屑病患者主要证候有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热血瘀证、血热血燥证及血瘀血燥证。这6个主要证候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病期和不同现病程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进行期以血热证为主,常兼血瘀、血燥;静止期最多见的是血热血瘀证;消退期以血燥证多见,故不能简单地以西医分期代替中医辨证分型来论治银屑病。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不同证候(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中miR-146a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组23例、血瘀组20例、血燥组17例)和2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中miRNA-146a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外周血中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其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指数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外周血miRNA-146a的表达在血热证患者中的水平均高于血瘀组、血燥组,与健康人群相比,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3组PASI指数经过直线相关性分析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P 0.05)。结论银屑病不同证候外周血中miR-146a的表达存在差异,且一定程度上miR-146a与PASI指数呈正相关,因此推测miRNA-146a的表达水平可以被用于判断疾病的证候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并发糖脂代谢稳态失衡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本文选取本科室近年来收治的银屑病并发糖代谢稳态失衡和脂代谢稳态失衡患者共495例进行分析,收集受试对象相关指标和信息,根据中医四诊,本研究中归纳四种占比例最多的证型:血燥证型、血热证型、血瘀证型以及风热证型,其他少数均归为其他证型中,在此基础上讨论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比较等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例衡量,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衡量,组间比较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以p=0.05为准。结果:本研究中,并发糖脂代谢稳态失衡的银屑病患者以血燥中医证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血热证型、血瘀证型以及风热证型,另有33例患者为其他证型;常见的这四种中医证型中男女患者中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以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分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现代医学中属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男女患者四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关节型、脓疱型以及红皮病型的男女患者中也同样未见统计学差别。总体来说,四种常见中医证型的患者BMI指数、HDL-C水平、LDL-C水平、TG水平以及FBG水平你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WHR水平在不同证型间存在差别,血燥证型患者的WHR最高;血热证型患者的TC水平、P2BG水平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都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现病史以及既往吸烟饮酒的构成比例在四种证型间无差别,A型性格的构成比例也无统计学差别。血燥中医证型的患者中BMI指数水平、LDL-C水平、FBG和P2BG水平均表现为男性稍高;TC水平则是女性稍高。血瘀中医证型的患者中男性WHR水平与男性的脑血管疾病现病史也高于女性。血热中医证型的患者中男性既往吸烟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舒张压水平高于男性。风热中医证型的患者则是女性脑血管疾病现病史和A型性格比例高于男性。结论:本研究中并发糖脂代谢稳态失衡的银屑病患者以血燥中医证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不同证型患者在体质特征以及现病史和性格方面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方法 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6例,其中血热证131例,血燥证34例,血瘀证21例.按照预先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内治法血热证治以凉血解毒,血燥证治以养血解毒,血瘀证治以活血解毒.外治法有中药湿敷、中药浸浴、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在治疗的第8周和第12周观察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中医治疗方案实施中,中药汤剂口服是应用最多的方法,其余依次为中药软膏外用、中药药浴、中成药口服和中药湿敷.完成8周治疗的158例患者中总有效126例占79.7%0,其中血热证组为78.2%,血燥证组为82.4%,血瘀证组为82.6%,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治疗至12周的100例患者中总有效89例占89.0%,其中血热证组为92.1%,血燥证组为89.5%,血瘀证组为77.8%,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口服、中药软膏外用、中药药浴、中成药口服和中药湿敷是中医治疗银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肯定,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卢传坚  曾召  谢秀丽  宁江 《中医杂志》2012,53(11):959-961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查找1979-2010年寻常型银屑病文献,筛选出证候文献,利用Excel建立证候名称数据库并进行频次统计,探索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最终筛选合格文献920篇,证候出现2 033次,规范后整理中医证候分布按频率(占总证候的百分率)大小依次排序,百分率大于1%的有9个证候,占所有证候比例的95.97%,分别是血热证(32.86%)、血燥证(23.56%)、血瘀证(19.43%)、风热证(6.34%)、湿证(4.87%)、血虚证(3.30%)、热证(2.51%)、风湿证(1.72%)、脏腑亏虚证(1.38%),排前3位的证候血热证、血燥证及血瘀证所占比例为76.8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以血分辨证为主,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是其基本证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差异性。方法收集186例ITP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阳虚证、阴虚证、血瘀证、血热证、气虚证5个证型,检测各证型患者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的表达情况,分析各证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186例ITP患者气虚证80例、阴虚证57例、阳虚证24例、血热证15例、血瘀证10例。CD8~+在5个基本证型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在5个证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表达在阳虚证与阴虚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表达在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表达在阳虚证与血瘀证、阳虚证与血热证、阳虚证与气虚证、气虚证与阴虚证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CD8~+阴虚证与血瘀证、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和CD16~+56~+表达在5个证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在ITP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均有差异,而CD4~+、CD8~+、CD4~+/CD8~+在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的表达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血瘀、血燥证形成与皮肤组织中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直门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例(严格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三型),正常人受试者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用RT-PCR法检测各组受试者皮肤组织中IL-22R1、JAK1、STAT3、Cmyc、VEGF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检测24例受试者皮肤组织,IL-22R1、JAK1、STAT3、C-myc的mRNA表达相互间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热证患者皮损中,IL-22R1、JAK1、STAT3、C-myc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燥证IL-22R1、JAK1、STAT3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可能是银屑病血热证临床表现形成的重要因素;且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差异可能与血热证向血瘀、血燥证转变的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探讨其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银屑病的诊断及纳入标准,将纳入患者通过填写调查表,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多见,中医症候以血热风盛证多见,血热风盛证患者中阴虚质为易感体质,血瘀肌肤证患者中瘀血质为易感体质,血虚风燥证患者中气虚质为易感体质。结论在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盛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以清热凉血祛风为主要治疗法则外还应该佐以滋阴之品;对血瘀肌肤证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活血祛瘀为主;对血虚风燥证的患者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以上治疗方法将有望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银汤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为97.4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CD3+CD4+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FEIR较治疗前降低(P0.05),FEER、ATER和RBC-C3bR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常见症状的分布特点及证候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检索1975—2015年有关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期刊,应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25.15%)、血瘀证(18.58%)及血燥证(17.76%),皮损症状中出现频率大于3%的症状及其频次如下:点滴状3602次、斑块状3298次、钱币状2327次、瘙痒2635次、新皮疹不断出现增多2003次。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初起多以血热内蕴为主,后期逐渐转化为血燥证、血瘀证及血虚证,缠绵难愈且反复发作,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诊断指标体系。方法制定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全国范围内皮肤病领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32位,分别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评价指标采用五尺度评分法,并采用百分权重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及权威程度,并采用算术均数、等级和、满分比分析专家评价意见集中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分析专家评价意见协调程度。结果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1.3%、96.9%,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6。第一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6~0.43之间,第二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5~0.32之间;第一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375、血瘀证0.488、血燥证0.379,第二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276、血瘀证0.357、血燥证0.256。根据各证候诊断指标的权重系数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决定各指标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最终血热证有15个诊断指标,血瘀证有10个诊断指标,血燥证有13个诊断指标。结论初步建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可为本病证候诊断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6例临床血象和骨髓检查确诊ITP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4个证型;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人30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含量。[结果]CD4+、CD4+/CD8+各证型总趋势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正常人。CD4+计数以及CD4+/CD8+值各证型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各证型两两比较:阴虚火旺显著低于血热妄行(P0.01)、低于瘀血内阻型(P0.05)、低于气不摄血(P0.05);气不摄血低于血热妄行(P0.05)、低于瘀血内阻(P0.05)。[结论]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血热妄行、瘀血内阻、气不摄血、阴虚火旺4种证型及正常人具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检测可作ITP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姜桂仙  崔炳南 《北京中医》2012,(10):723-726
目的调查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研究、预防复发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整群抽样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中医体质临床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北京地区18岁~65岁汉族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660例,判定其体质类型,探讨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相关性,以及与年龄段、病程段、临床分期等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6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证型中,血热证398例(60.3%),血瘀证210例(31.8%),血虚证52例(7.9%)。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分期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体质类型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临床分期、辨证分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地区汉族寻常型银屑病(冬季型)患者,中医辨证证型中以血热证最为常见;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这与银屑病患者中医证候具有明显的时相性相吻合;体质类型判定中,其体质分布与年龄相关,与病程、临床分期、辨证分型不相关,印证了银屑病患者体质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型患者皮损指数、血液学检验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组,除脱落病例外,最终治疗组141例,对照组146例。治疗组给予蜈蚣败毒饮水煎剂,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每日3次,各组患者均连续给药4周。观察两组不同证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中医证候评分、8项血液学检测指标[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组各证型患者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同证型患者(P<0.01)。治疗前各组患者的PASI评分、各项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治疗组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CRP、PCT、WBC、ESR、APOB、FIB水...  相似文献   

19.
2651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6.0建立数据库,对2 651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构成情况及与病期、民族、银屑病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53.8%)、血燥证(27.4%)和血瘀证(18.1%),其他证候较少见(0.6%);兼挟证候主要有挟湿、热、瘀、毒.主要证候在银屑病各病期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候分布与民族和银屑病家族史无关联(P>0.05),与银屑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病情严重程度有极密切的关联(P<0.01).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疾病初期一般为血热证,以后病情或者好转,或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血热证是病机转化的关键,吸烟、饮酒、疾病严重程度等可能在证候转化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分血热、血燥、血瘀三型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从"血"论治银屑病的辨治规律,为建立银屑病中医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 ,治疗组内服根据中医名家经验制定的规范辨证方药,对照组内服接诊医师自行处方.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评价疗效,同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PASI评分、各单项症状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总体疗效、各证型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从血论治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型治疗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