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的传播,避免了重症监护室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九个月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56例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徐权  陈宗宁  陈桂林  吴健 《全科护理》2016,(13):1369-1371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探讨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病人中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资料,分析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住院病人2547例,临床细菌培养标本中共培养出致病菌60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329株,占54.38%;发生医院感染病人135例,其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7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多重耐药感染占58.52%。ICU多重耐药菌株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251株,占76.29%;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85.41%。[结论]多重耐药菌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也是ICU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菌病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临床实践显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在ICU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1 713份细菌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数量、分布情况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共培养出致病菌52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2.69%(430/520)。最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93.7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88.39%;耐药菌比例最高的为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为100.00%。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占77.91%;430株多重耐药菌中,院内感染占68.37%。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我科2012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96%,明显低于2011年(31.6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接受诊疗的11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医疗废物处理、仪器设备消毒、手卫生规范、物品专人专用、环境物表消毒和防护用品应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实践和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2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和出ICU时(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出ICU时,2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不仅能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的感染防控率,降低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标准化干预在预防目标性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PIC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出目标性MDRO,用模拟现场实验验证清洁消毒湿巾对目标性多重耐药菌清除效果,并采用前后对照的干预研究,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变化趋势,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风险评估显示,MRSA、CRE、VRE、MDR-AB和MDR-PA是该医院的重点监测菌;模拟现场研究显示,清洁消毒湿巾可有效杀灭目标监测菌;趋势性检验显示,经过清洁消毒标准化干预后,MDRO总体感染率、MDRO医院感染率及MDRO定植率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环境清洁标准化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重症监护室MDRO感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验证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标准化干预在预防目标性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PIC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出目标性MDRO,用模拟现场实验验证清洁消毒湿巾对目标性多重耐药菌清除效果,并采用前后对照的干预研究,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变化趋势,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风险评估显示,MRSA、CRE、VRE、MDR-AB和MDR-PA是该医院的重点监测菌;模拟现场研究显示,清洁消毒湿巾可有效杀灭目标监测菌;趋势性检验显示,经过清洁消毒标准化干预后,MDRO总体感染率、MDRO医院感染率及MDRO定植率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环境清洁标准化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重症监护室MDRO感染。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细菌源,是医院感染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治疗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难题.国家卫生部2011年出台了<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为了掌握本院儿科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及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于2011年1月-2011年8月,我科开展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并做出一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重症监护室共计154例患...  相似文献   

9.
莫少芝  林素花  陈静蓉 《妇幼护理》2022,2(7):1660-1662
目的 探究分析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择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NICU 收治的住院并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 25 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新生儿按照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12 例和 观察组 1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住院结局、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住院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 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针对性地细致化护理,能够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 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收治1例重症耐药菌感染和多重菌感染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双侧活动不灵2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2个月前突发意识不清、呕吐、小便失禁2 h,急送市级医院行颅脑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止血、脱水、改善脑功能及营养支持治疗,具体用药不详。40 d后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ICU实施品管圈管理,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未实施品管圈管理收治的2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医疗用具使用、执行措施、理论知识评分比较明显高于实施前(P 0. 05);观察组患者MDRO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文关怀能力、操作技能的认可度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 ICU患者MDRO感染控制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并通过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手卫生等各项措施,能使MDRO感染率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实施常规管理的156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5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新发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来源分布及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和手卫生。结果观察组新发多重耐药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在分泌物、导管、血液及痰液标本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卫生、物体表面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空气消毒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高清洁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重症监护室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Pae)在体外进行耐药检测,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其中的19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相关检测,包括OprD2、GM 、SPM、VM及VEB。结果 OprD2基因的阳性率是100%;VEB的基因阳性率是10.5%;而对GM 、SPM还有VM并没有检测单基因阳性。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铜绿假单胞菌中携带有多重耐药基因,这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呈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特征,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且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为此,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10):955-958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PICU住院期间发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通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以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调查对象中,MDR-GNB组62人,非MDR-GNB组71人。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机械通气、院内感染、烧伤或电击伤以及前期不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为MDR-GNB感染的危险因素。MDR-GNB感染患儿住院时间(t=4.3,P=0.000)和住PICU(t=5.1,P=0.000)时间均显著延长,死亡率明显高于非MDR-GNB组(χ2=4.1,P=0.047)。结论 PICU内MDR-GNB感染患儿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预后差,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方法对2000~200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率高达22.0 % ,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次是创口、胃肠道、泌尿道和血液.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措施可降低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现状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熊敏陈晓红  郑丹芸 《现代护理》2004,10(12):1099-1100
目的 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率高达 2 2 .0 % ,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 ,其次是创口、胃肠道、泌尿道和血液。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 ,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措施可降低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危险因素及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即建立培训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善耐药菌监测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等,以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近5年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评价。结果该医院ICU患者病原学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 178株,其中1 14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36.03%。多重耐药菌株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该医院ICU患者感染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提示临床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监管。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室(Л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感染性并发症也随之而来,感染可以导致抢救最终失败。因此,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ICU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