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对益阳市4所养老机构的101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3.25±18.13)分,处于中等水平者76人,占75.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种类、内设医疗室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患病种类越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设有医疗室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OARS量表)对福州市16家养老机构268名老年人进行综合健康功能评估,并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综合健康优良者占35.4%,一般者占47.4%,较差者占17.2%。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一般者居多,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对其综合健康状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福州市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明确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福州市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下的1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患病种类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多因素影响,应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福州市11家养老机构26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7.3%(175/26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缺陷;35.4%(92/260)存在抑郁危险,男性、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月收入低者抑郁危险较高(P0.05)。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为(3.95±0.28),其中安全需求得分最高(4.34±0.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且受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多关注机构中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层次低以及无配偶的老年人,提高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韧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市7家养老机构入住的150名老年人,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结果 15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韧性总分为(48.99±19.9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子女、老人自身、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心理韧性的塑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老年人心理韧性水平,为老年人打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和健康行为领域的护理问题,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许昌市3所不同等级的民办养老院老年人共252例,运用奥马哈系统调查表、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老年人护理需求调查表,探讨许昌市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依据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护理问题中,老年人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慢性病及能否自理对奥马哈系统的四个领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较大,护理人员应了解影响老年人护理需求的相关因素,更好地满足其护理需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属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现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满足的"靶向精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2月—6月抽取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自贡市27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BI)、孤独感量表(ULS-8)、社会网络量表(LSNS)及自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在整体层面对55项服务具有一定的需求,包括22项必备型需求、7项期望型需求、26项魅力型需求。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理能力等级、年龄、每月机构照护费用、月收入、功能性共患病指数、子女数量、文化程度、孤独感、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整体呈现出高龄、多病、失能、孤独且社会支持较差等特征,养老服务整体需求呈现出"高依赖性"和"高期待性"倾向,养老机构应注意对老年人进行特征群体的划分及需求的差异性满足,制定"基础保障"+"个性选择"的弹性服务菜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机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保证,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6所养老机构内375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不良事件、日均服药种类、能力等级、医疗付费方式、经济来源、疾病指数、年龄10个因素与生命质量有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身体状况及能力等级是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颇多,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畅  代亚丽  赵洪军 《护理研究》2014,(15):1816-1818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8所养老机构的4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得分为(27.62±7.68)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身体状况、收费;医疗护理需求得分为(16.75±5.33)分,其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退休工资、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休闲娱乐需求得分为(8.18±3.09)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种数;精神心理需求得分为(8.81±2.89)分,其影响因素为民族、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结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各维度需求均较高,提示社会、家庭及养老机构需重视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表",于2015年8—11月对上海市属第一、第三、第四社会福利院内31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310例市属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22.6%,一般者占23.9%,较差者占53.5%。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受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老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杨敏  钱英 《护理研究》2012,26(1):37-3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杭州市15个社区的320名常住老年人实施调查.[结果]在年老体弱缺乏自理能力预期下,79.3%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20.7%选择机构养老.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状况、子女数量、患慢性病数量等因素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有影响;经多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子女数量会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结论]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机构养老需求有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有待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至11月,整群抽取重庆市4所养老机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面谈方式,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老年人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4名老年人,其中MCI 25名(29.7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吸烟、常吃河鲜、常参加户外活动、常打麻将或棋牌、常看电视或听广播或读报纸、常参加社会活动、有宗教信仰、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MCI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2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老年人MCI患病的保护因素(OR=0.055,95%CI:0.005~0.618),高血压是危险因素(OR=8.281,95%CI:1.278~53.646)。结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应尽早针对MCI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况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浙江省丽水地区随机抽取的7个区/县18所养老机构共26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达75.19%,高血压患病率居首位,达46.95%,其余依次为白内障(18.70%)、冠心病(9.92%)、脑血管疾病(7.25%)、慢性支气管炎(7.25%)、关节炎(6.49%)。主观睡眠质量差、不满意养老机构服务是丽水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丽水地区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相对略低,但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予以重点关注。此外,建议养老机构及老年人家属要关注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种类、烹调方式等方面予以针对性改进,同时也需重视养老机构娱乐设施和精神文化场所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现状,分析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对老年人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整群抽取7所养老机构,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养老机构特征性因素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17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总得分为(58. 74±7. 23)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机构性质、整洁程度、营养搭配、亲友看望频率、集体活动和居住幸福感均是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当重点关注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并从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减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2014年3~6月调查石家庄市5个行政区域的社区老年人400名,分析其养老服务需求。结果:400名社区老年人主要需求依次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旅游休闲;400名社区老年人中,期望居家养老者有287名(67.00%),期望社区养老者为79名(18.00%),期望机构养老者为60名(15.00%);社区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最为看重的前3个主要因素为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住宿条件及生活设施;不同的居住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我国应加大力度完善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人的养老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寻求适宜住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某医院196名住院老年人进行住院老年人养老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并用SPSS 16.0 for Windows对调查结果进行录入和统计描述.结果 住院老年人养老意向主要受子女数、文化程度、职业、退休金、医疗保险、居住地、居住情况、患病时间、患病态度、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能否自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太原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述情障碍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16名居住于太原市6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31.01%,总分为(57.03±5.51)分,主要表现为外向型思维和识别情感障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患病种类、日常活动能力、参加集体活动频率和亲友探望频率是影响其发生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基于对患者的综合评估,从患者、疾病和社会支持角度,以提高患者的情感认知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实施述情障碍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太原市两个养老机构的3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机构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为(74.12±15.9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关注中医养生、文化程度、抑郁程度、慢性病、获取中医养生途径、是否医保、是否定期体检、职业是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水平参差不齐,应引起机构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辖区域的100名老年人,以自制的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程度以及养老需求项目。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健康疾病状况等,分析影响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名老年人中有84名(84%)有中度或更高程度的养老需求,有16名(16%)为轻度养老需求。家庭病床、康复服务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老年人需求最高的三个项目,得分分别为(3.19±0.28)分、(3.34±0.42)分、(3.18±0.43)分。文化程度、年龄、健康与疾病状况是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较高,文化程度、年龄、健康与疾病状况可影响其"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相关机构应为其做好家庭病床、康复服务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康养服务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华北地区的14所养老机构、7所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22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得分为(35.47±6.96)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数量、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养老方式是影响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的因素。结论:华北地区老年人对康养服务需求较高,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康养资源,积极推进医疗保健、康复指导及心理/精神支持服务是满足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