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云南省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感知的组织氛围及心理授权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抽取云南省2所三甲综合医院的4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氛围调查量表和心理授权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云南省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感知的组织氛围总均分为(2.91±0.40)分,心理授权总均分为(42.81±7.78)分,组织氛围总体及其各维度与心理授权总体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士感知的组织氛围处于良好水平,心理授权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通过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可以提高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急诊科开展医院安全氛围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和中文版葛森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急诊科护士15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知得分为(1.40±0.38)分,总体正向率为74.52%。5个维度正向率均大于50%,由高到低依次为冲突与沟通、安全工作的阻碍、管理支持、反馈与培训、清洁度与整洁度。是否自愿从事护理工作及是否需要更多安全培训者对护士的医院安全氛围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知整体偏正向。科室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工作环境管理,对护士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以促进医院安全氛围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各维度权重,为提升临床护士安全意识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进后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共1 502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安全文化各维度权重。结果护士安全文化总分为(3.69±0.35)分,各维度分别为安全文化现状(3.40±0.35)分,上司/护士长安全文化态度(3.86±0.55)分,安全信息沟通及交流情况(3.84±0.48)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3.60±0.81)分,患者安全评估(3.45±0.85)分,医院安全氛围(3.94±0.50)分。不同护龄、职称、学历、科室、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的护士,其安全文化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良事件报告情况(0.257)、医院安全氛围(0.159)和安全消息沟通与交流(0.158)3个维度权重较大。结论护士的安全文化认识较积极,但仍存在问题,应针对影响因素及不良事件报告情况予以干预,全方位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氛围,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职业韧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无锡及昆山市5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应用PTSD自评量表(PTSD-SS)、职业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测定量表,对126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急诊护士PTSD检出率23.02%,PTSD总分46.65±6.28,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是否省级专科护士、承担中班夜班数护士PT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韧性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需重视急诊科护士PTSD的状况,通过提升急诊护士的职业韧性的水平,增加社会支持,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护士的PTSD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阳市血液透析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投入、心理资本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及心理资本量表对沈阳市238名三甲医院的血透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家庭冲突(24.24±6.42)分,心理资本(98.02±16.09)分,工作投入(56.69±11.50)分。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各维度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家庭冲突既可以直接影响血透护士工作投入水平,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工作投入。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血透护士心理资本的培养,以利于其在工作与家庭间的角色切换,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投入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ICU护士感知组织氛围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310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组织氛围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感知组织氛围评分为(3.46±0.49)分,职业倦怠评分为(4.21±0.57)分;ICU护士感知组织氛围评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广东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220名ICU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工作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为64.43±13.36,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2.73±0.47;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时间、压力、行为维度及工作年限是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较低,工作家庭冲突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家庭冲突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和工作嵌入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中文版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和护士职业嵌入量表对4所综合医院的1 9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工作嵌入得分分别为(57.42±6.97)分和(53.92±4.48)分,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工作嵌入及其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心理契约违背、工作嵌入均处于中等水平,且护士心理契约违背感知越低,其工作内嵌入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采取管理措施提高ICU护士交接班质量,减少患者安全隐患。方法采用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对20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有效与高效交班,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参加,增进护士监督、合作、责任,提供患者信息。结果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总体评分为(4.23±0.58)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有效与高效交班(4.41±0.63)分,保证患者安全(4.41±0.59)分,促进患者参加(4.20±0.63)分,增进护士监督、合作、责任(4.23±0.61)分,提供患者信息(3.90±0.84)分;ICU类型、工龄及职称是护士对交接班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认同交接班是有效及高效的,能保证患者安全,但患者参与度低。ICU护士交接班需要进一步地促进患者参与度,增加合理的监督,减少压力源,以期提高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士幸福感、职场精神力和情绪劳动现状,探讨职场精神力、情绪劳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升护士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场精神力量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和主观真实-持续幸福感量表对747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场精神力得分(110.49±13.66)分,情绪劳动得分(62.81±7.26)分,幸福感得分(54.88±12.04)分。护士幸福感与职场精神力、情绪劳动呈正相关(均P<0.01);职场精神力在情绪劳动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3.858%。结论 护士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通过职场精神力影响护士的幸福感。护理管理者应注重调节护士的情绪劳动及职场精神力水平,从而提升护士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优势使用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优势使用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体验量表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对湖北省武汉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8所医院的47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优势使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条目均分分别为(5.09±1.97)、(4.13±1.22)、(3.40±0.65)、(2.44±0.62)、(4.67±1.05)、(4.65±0.68)。优势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基本心理需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优势使用与护士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61%。结论护士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可以通过使用自身优势来提升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提升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高其共情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长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76.77±4.28)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28.03±6.58)分,去人格化(11.74±4.32)分,个人成就感(24.57±8.21)分。护士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观点采择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换位思考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共情能力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护士的人际关系,提高护士共情能力,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田茜   《护理学杂志》2020,35(8):95-97+109
目的探讨结构性授权、心理授权对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的影响,为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形塑量表、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对21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工作形塑得分57.75±8.59,结构性授权得分47.12±10.93,心理授权得分36.85±4.77;结构性授权及各维度、心理授权及各维度与工作形塑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性授权中支持权力、机会权力、非正式权力3个维度及心理授权中工作意义、工作影响2个维度对工作形塑具有显著影响(P0.01,P0.05)。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有待进一步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可从结构性授权及心理授权角度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出发,探寻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愉悦感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直接表现,归属感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感受。结论急诊科护士拥有职业幸福感,但需要采用素质拓展、团队辅导咨询等积极心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激发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实践行为与医院安全气候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75名护士,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肺结核防护问卷、医院安全气候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总分为(18.71±3.45)分,实践行为总分为(38.15±2.41)分,均为中等水平。医院安全气候总分为(109.42±11.74)分,其中防护设备、沟通、工作环境3个维度与防护知识呈正相关(P<0.05,P<0.01)。医院安全气候各维度与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其中防护设备和工作环境对实践行为的影响最大(均P<0.01)。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展现营造安全文化的态度,尽量提供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及防护设备,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安全气候,有助于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及实践行为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士心理授权与健康相关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心理授权量表与工作受限情况调查问卷对便利抽取的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授权总分为(38.13±5.86)分,工作受限得分(41.32±10.78)分,护士心理授权3个维度与工作受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护士心理授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相关工作受限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提升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太原市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193名临床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评分为(106.33±13.49)分,自我概念总分为(252.59±20.01)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概念是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临床护士的自我概念而提高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情绪智力现状,探讨组织氛围对其影响,提高临床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地区4家医院临床护士388名,采用护士情绪智力量表和组织氛围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总均分为(72.84±14.47)分,组织氛围总均分为(99.15±19.76)分;组织氛围各维度与情绪智力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团队行为、管理支持对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P0.01),晚夜班次数对情绪智力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临床护士的情绪智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影响因素多样。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团队协作,注重人文关怀,合理分配人员,促使临床护士灵活地处理自己及他人的负性情绪,细心周到的照护患者,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服务质量的现状,探究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Servqual量表对兰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110名急诊科护士和1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响应性、可靠性期望值最高(分别为4.18、4.14分);对可靠性、保证性的感知得分最高(分别为3.86、3.75分);护理服务质量得分从高至低为有形性、可靠性、移情性、保证性、响应性及费用可接受性(分别为-0.26±0.30、-0.28±0.41、-0.32±0.34、-0.33±0.56、-0.36±0.22和-0.46±0.39);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服务质量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和保证性4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偏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响应性、移情性的真实感受明显不符合其期望,医院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护理服务的响应性及移情性,从而提高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及专业实践环境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改进护理工作环境和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汉化患者安全文化量表及专业实践环境量表,对74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安全文化认知12个维度条目均分(3.27±0.54)~(4.52±0.37)分,同意率72.93%,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维度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反应、人员配置;专业实践环境8个维度条目均分(2.34±0.62)~(3.25±0.45)分;护理实践环境、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士职称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理实践环境得分越高、工作满意度及职称越高的护士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