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mRs评分评估预后,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1例(1.67%),载瘤动脉血栓形成3例(5%)。术后造影检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52例(86.67%),近全栓塞6例(10%),部分栓塞2例(3.33%),栓塞率为96.67%(58/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以及动脉瘤分型可能是影响急性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颈动脉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者应提高警惕,在病情允许下尽快实施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治疗急诊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最大径≤3mm)中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急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7例颅内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患者资料,分析治疗方法、疗效、并发症、预后及6~12个月随访结果,评价支架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技巧。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5例,次全栓塞1例,单纯植入支架1例;未发生破裂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术后3个月改良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显示,6例恢复正常,1例恢复良好。6~12个月随访未发现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急诊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科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预防支架内血栓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在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9月16例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8例,大脑前动脉分叉处4例,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2例,大脑前动脉A2远端分叉处1例,大脑后动脉P2分叉处1例。破裂动脉瘤10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2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结果 均在单一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下完成栓塞,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3例,瘤颈残留2例,瘤体残留1例。术中及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出院前改良Rankin量表(mRS)0~1分11例,2分3例,3分2例。16例随访时间3~14个月,(7.8±3.2)月。mRS评分0~1分14例,2分1例,3分1例。9例术后3~6个月行DSA,动脉瘤完全闭塞8例,瘤颈残留1例,9例均未见载瘤动脉狭窄或支架内闭塞。结论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精准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02-2019-02间我院收治的94例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精准护理。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少(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开展精准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显微手术治疗宽颈颅内动脉瘤孙丕通,赵仰胜宽颈颅内动脉瘤并不少见,但对其发生率及诊断标准尚未见报道。由于这种动脉瘤手术治疗困难,我们回顾性复习13例经验如下。临床资料从1085年10月至1992年9月,我院收治13例宽颈颅内动脉瘤,其中男3例。年龄3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直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型组(动脉瘤直径≤5 mm)和对照组(动脉瘤直径﹥5 mm),每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特征、治疗情况、术中脑动脉痉挛发生情况、术中再出血情况、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的比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及术后症状性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发病至就诊时间、发病至介入时间、动脉瘤部位及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组患者术中脑动脉痉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再出血率、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小型组患者的完全栓塞率(RaymondⅠ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式及其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或CTA明确诊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开颅手术夹闭或者观察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手术夹闭40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4例(93.3%),开颅手术夹闭组31例(77.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院前行GOS评分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gt;0.05).观察随诊处理17例,无变化15例,再出血2例.结论 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特点、患者自身状况及要求、就诊中心诊疗技术等决定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周雨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128-131
目的 观察对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围手术期压疮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 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压疮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压疮发生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职 能、精神健康和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 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围 手术期压疮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压疮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支架辅助栓塞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微缺血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栓塞(SAE)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后发生颅内微缺血(IM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接受SAE治疗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后3天内头部MR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发生IMI;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MI危险因素。结果 236例中,97例(97/236, 41.10%)发生IMI(IMI组),139例未发生IMI(非IMI组,n=139)。2组间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卒中病史、血小板抑制不足、前交通动脉瘤、伴瘤内附壁血栓、支架贴壁不良及微弹簧圈襻疝出瘤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抑制不足、前交通动脉瘤、伴瘤内附壁血栓、支架贴壁不良及微弹簧圈襻疝出瘤囊是IM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SAE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后可发生IMI;血小板抑制不足、前交通动脉瘤、伴瘤内附壁血栓、支架贴壁不良及微弹簧圈襻疝出瘤囊促进IMI发生。  相似文献   

11.
颅内宽颈动脉瘤一直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问题,但随着Remodeling技术又称载瘤动脉球囊再塑型技术和各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颅内宽颌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项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应用新型可伸缩的自膨式支架(LEO)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宽颈动脉瘤的初步体会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弹簧圈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接受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侧脑室置管引流1周后拔除引流管痊愈。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经口服甲状腺素片,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28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16个月,全部患者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未发生再次出血,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微创、治愈率高。护理人员应熟悉其临床特征、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意义,做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填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LVIS支架套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BBA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双LVIS支架组(DLS组,18例)和非双LVIS支架组(NDLS组,27例),对比2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DLS组、NDLS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2.22%(13/18)和55.56%(15/27),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3/18)、25.93%(7/2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2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DLS组复发率15.38%(2/13),低于NDLS组的57.89%(11/19,P=0.03);术后6个月2组复发率(0 vs 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LVIS支架套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3个月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次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复发的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再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介入组收治的初次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复发并接受支架辅助栓塞再治疗的20例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55.5岁(范围:33~71岁);首次治疗行单纯弹簧圈栓塞17例、开颅夹闭术3例;复发后15例行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5例行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患者初次及再次治疗后的随访时间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对再次治疗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近端载瘤动脉主干与支架侧分支的夹角大小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90.0%)患者术后即刻脑血管造影示致密栓塞(RaymondⅠ型),2例(10.0%)示瘤颈少许残余(RaymondⅡ型),术后随访[M(QR)]8.5(16.3)个月,与初次治疗后随访时间的15.5(27.0)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7.7,P=0.25)。随访期间2例患者复发,均为术后即刻瘤颈少许残余病例,其中1例为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病例。围手术期发生症状性缺血6例,其中4例为Y形双支架辅助栓塞病例;未发生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相关的永久性致残及死亡病例。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载瘤动脉主干与支架所在分支成角分别为(115.4±28.9)°和(132.6±26.8)°,均较术前的(90.1±21.1)°明显增大(t=5.14,P<0.01;t=7.78,P<0.01)。结论初次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后复发的颅内分叉动脉瘤患者再次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是可行的,动脉瘤再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采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共40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21个,未破裂19个。结果 16个动脉瘤使用LVIS支架,24个动脉瘤使用Enterprise或Enterprise2支架。技术成功率100%(40/40)。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8.1%(3/37)。术后即刻DSA显示RaymondⅠ级32个,Ⅱ级5个,Ⅲ级3个。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0分32例,1分2例,2分3例。37例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6月。出院后3个月mRS 0分33例,1分2例,2分2例。末次DSA显示RaymondⅠ级31个,Ⅱ级6个,Ⅲ级3个。31个动脉瘤治愈,7个动脉瘤稳定,2个动脉瘤复发。结论 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72h以内)行外科治疗,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40例,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42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组,完全夹闭率92.5%,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弹簧圈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1.4%,栓塞组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在前循环动脉瘤中,栓塞组完全闭塞率与手术组完全夹闭率相比较,显微手术组结果优于栓塞组。临床随访6个月,两者预后良好者均达95.0%。结论 显微瘤颈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寒治疗均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7例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31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16例采用球囊辅助治疗。治疗后随访6~36个月,分析患者的术后造影、并发症及临床情况。结果 47例中,采用支架或球囊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3/31)和6.25%(1/16);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06%(18/31)和68.75%(11/16)。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8例,均无动脉瘤复发;16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0例,其中3例复发。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是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但有增加缺血事件的风险。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低,术后完全栓塞率高,但复发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年间收治的1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和/或腰背痛,血压下降或休克, 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所有患者经CT 检查确诊,7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性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另外4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8例手术治疗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2.5%(5例)。死亡原因:循环衰竭2 例,急性肾衰竭1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 例。未手术4例全部死亡。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适当复苏,紧急外科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肾动脉下方阻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腔内修复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7例患者行动脉瘤夹闭,10例患者行动脉瘤栓塞术。结果所有患者同侧后交通动脉均保留,术后无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脑缺血事件发生;术后夹闭组3例患者瘤颈有较明显残留,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有残留部分增大趋势;栓塞组仅1例患者瘤颈有部分残留,随访残留部分无增大趋势。结论对于治疗同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患者,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技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