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会所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会所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康复模式,会所组58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会所康复模式。结果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会所组患者干预后各时间点PANSS、ADL、FBS总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LSIB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会所康复模式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精神状态,同时对患者家庭负担改善和生活满意度提升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IPRO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躯体生活自理及工具性自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应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组织性4个因子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矛盾性及控制性2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教养方式上,观察组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与严厉及拒绝与否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均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故应对患者家庭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接纳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包括自信心训练、疾病自我监控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的自我接纳训练。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干预前后TAS-26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我接纳训练能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5.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信心及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精神症状和社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即每天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开展娱乐活动,责任护士定期健康教育等。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信心及技能训练。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SAQ、NBPRS、SSPI评分比较,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信心及技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改善精神症状、增强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IPRO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躯体生活自理及工具性自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Lange-HansenⅢ、Ⅳ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后1、3、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功能锻炼有助于Lange-HansenⅢ、Ⅳ型骨折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家庭关系改善的效果。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101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45例。将两组患者均开放兴趣小组,每次活动确定1个主题,患者根据自己兴趣参与不同兴趣小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封闭式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共6次,在3个月内完成。6次活动均有不同的主题。比较两组家庭关系、精神症状和精神残疾改善情况。结果第6个月末,干预组家庭关怀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有家庭监护条件的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由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然后对患者实施假出院3个月.对照组患者仍住院治疗.实施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OSIE及S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其社会能力、生活技能提高,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减少;自尊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治愈出院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采用Mor-ningside 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年后,研究组MRSS总分、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目前症状和病态行为及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生活质量中的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运动与感觉、精神紧张度、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工作能力、休闲活动、家庭与婚姻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激励性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激励性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措施,同时进行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训练,持续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使用代币法进行奖励.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 干预后两组SSPI、SANS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两组训练措施的主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因子评分下降较显著(均P<0.01).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卧位式康复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并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h内实施卧位式康复操训练。干预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卧位式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的效果。方法将烟龄在1年以上的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控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每日吸烟数量、焦虑、尼古丁依赖情况及控烟感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每日吸烟数量、焦虑评分、尼古丁依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控烟感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正念减压干预训练可有效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因控烟管理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减少尼古丁依赖,提高控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28d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均P0.01);干预组干预后3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基础上实施全身振动训练.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侧最大自主背屈状态胫前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协同收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踝关节主动活动度、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健康行为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SAB各分量表及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适应行为等级为边界及以下的惠儿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癫痫患儿进行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家庭监护条件的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由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然后对患者实施假出院3个月。对照组患者仍住院治疗。实施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结果干预后干预组NOSIE及S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其社会能力、生活技能提高,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减少;自尊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