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本院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的216例患者和29例护理人员根据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改进前的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作为对照组,改进后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安全知识考核成绩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事件发生率(0.00%、1.00%、0.00%、0.00%、1.0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9.48%、6.03%、7.76%、6.90%、10.35%、8.62%),护理人员安全知识考核成绩(95.26±23.82)分和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安全知识考核成绩(79.31±19.83)分和护理满意度(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前(持续质量改进前)山东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病例100例(对照组)和2018年3月及以后(持续质量改进后)收治的风湿免疫科治疗患者10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和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9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1月13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0例;观察组及时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上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1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照不同科室分为对照组356例和观察组36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住院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还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理服务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度我院124名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服务管理,对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我院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知识考试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知识考试成绩明显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各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护理服务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素质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融入PDCA循环理念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PDCA循环理念。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文件管理、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融入PDCA循环理念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 181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8例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67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后是否及时上报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报及时率、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上报意识及上报及时性,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恩法则理论指导下的标识管理干预在肿瘤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45例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标识管理;选择2017年6月1日~2018年8月31日收治的45例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海恩法则理论指导下的标识管理;两组均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护士对病情掌握、健康教育有效、护理操作有效、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对病情掌握、健康教育有效、护理操作有效、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专科护理应用海恩法则理论指导下的标识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选取我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采取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护理,可以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手术安全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为护理该类患者积累宝贵经验。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健康教育。干预4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动脉监测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并比较两组医生对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的满意度、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3 d,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医生对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患者护理应用中有明确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恢复患者血压、明显提高医生对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的满意度,同时降低有创动脉监测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于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消毒管理、护理技巧、病区管理、文书管理和操作规范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满意度为96.0%,与对照组的20.0%、7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妇产科,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146例患者,选择随机分组的方法,所有患者被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73例,常规护理方式实施于对照组,持续改进护理实施于研究组,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患者家属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掌握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被作为本次的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及PSQI评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8%)显著低于对照组(17.81%)(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帮助患者家属掌握健康知识,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上需要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血护理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2 112例需要输注血液制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 056例和研究组1 056例,对研究组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和心理分析等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两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5.82%(123/2 112),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7.39%(78/1 05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26%(45/1 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两组患者间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输注血小板、红细胞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中洗涤红细胞输血风险明显低于悬浮红细胞(P0.05);不同病种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1.2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成分输血(特别是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时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输血治疗也应考虑患者的病种等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质化规范护理在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4例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同质化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相关不良事件、营养管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肠内营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堵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患者实施同质化规范护理干预,能降低其肠内营养相关不良事件、营养管堵塞与非计划性拔管等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夜间追查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夜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79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提供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79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组,改进传统护理模式,增加夜间追查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夜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两年度夜间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夜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年度护士对夜间护理工作中的安全保护措施、护理文书记录、夜间巡视、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等指标评分均高于第一年度(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夜间追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夜间护理质量,降低夜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选取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细节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有利于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领域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模式对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BREF)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多学科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学科干预后1,3,5个月WHO 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应用在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冯丽 《妇幼护理》2024,4(1):160-162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的60例血液透析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PDCA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压力及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降低血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行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约束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约束护理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保护约束路径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