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5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PLR水平,绘制PLR诊断肿瘤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LR界值,分析术前外周血PLR水平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LR诊断肿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625(95%CI=0.544~0.706),灵敏度为0.53,特异度为0.70,界值为131.81。患者术前外周血PLR水平与术前血清白蛋白、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腹水、血管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均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1.441,95%CI=1.721~2.635,P0.001)、PLR(HR=1.737,95%CI=1.317~2.291,P0.001)为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PLR(HR=1.893,95%CI=1.434~2.497,P0.001)为肝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低PLR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81.2%、53.3%、29.6%)明显高于PLR患者(62.4%、30.4%、11.6%)。结论:术前PLR可以作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高PLR水平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与肾细胞癌(RCC)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1 340例经病理确诊的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RCC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验证在众多影响RCC患者预后的因素中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及PLR是否是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获访并符合条件的患者1 125例,随访时间1~1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4个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PLR的最佳截点为146.86。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升高组(300×109/L)和非升高组(≤300×109/L)患者的1、3、5、7、10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3.5%、71.2%、63.6%、51.4%、43.6%和98.1%、93.1%、88.9%、83.6%、8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P0.001)。高PLR组(PLR≥146.86)和低PLR组(PLR146.86)患者的1、3、5、7、10年OS分别为95.5%、83.8%、74.9%、65.0%、57.4%和98.6%、93.7%、91.3%、87.1%、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1,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术时远处转移、术前外周血PLT计数、PLR、pT分期(2010)、Fuhrman分级、ECOG评分是影响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升高及高PLR均是R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TACE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95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的HCC患者资料,根据NLR、PLR值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的界值,将其分成高值组和低值组。观察TACE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NLR和PLR变化及NLR、PLR值与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天NLR高于术前(P0.05),术后3天PLR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NLR回落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PLR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前NLR≥2.51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NLR2.51组(13.40个月vs 26.83个月;Z=5.24,P0.05);术前PLR≥96.84组中位OS短于PLR96.84组(17.27个月vs 28.83个月;Z=3.06,P0.05)。术后3天NRL≥5.17组中位OS短于NLR5.17组(15.20个月vs 25.07个月;Z=3.32,P0.05);术后3天PLR≥100.65组中位OS短于PLR100.65组(14.87个月vs 25.07个月;Z=3.54,P0.05)。术前NLR水平、肿瘤最大径、AFP水平、AST水平、ALB水平是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治疗HCC前后NLR、PLR值与TACE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膀胱癌根治术(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206例行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PLR最佳临界值为147,以术前PLR是否≥147,分为高PLR组(n=94)和低PLR组(n=112)。对PLR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临床病理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206例随访1~144个月,平均81.3个月。高PLR组和低PLR组的肿瘤进展率分别为66.0%(62/94)和50.9%(57/112),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和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无肾积水、肿瘤大小、术中有无输血、手术方式、肿瘤临床T分期、组织学G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PLR≥147是患者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LR是影响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也与患者的临床T分期、组织学G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PLR与RC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认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是否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NLR和PLR与肿瘤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一医疗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和PLR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以3年累积生存率为判断终点,NLR(灵敏度=51.0%,特异度=75.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66)与PLR(灵敏度=73.0%,特异度=46.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60)的临界值分别为2.27和155.92,然后根据NLR和PLR的临界值分为高低组,低NLR组(NLR≤2.27)有133例,高NLR组(NLR2.27)有171例;低PLR组(PLR≤155.92)有207例,高PLR组(PLR155.92)有97例。(1)3年累积生存率低NLR组为91.5%,高NLR组为77.2%,低NLR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高NLR组患者(P=0.002);3年累积生存率低PLR组患者为89.0%,高PLR组患者为72.8%,低PLR组患者的预后也明显好于高PLR组患者(P=0.00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而PLR未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408)。(3)NLR和PLR均与TNM分期有关(分别为P=0.002,P=0.000);NLR在Ⅳ期时明显高于Ⅲ期(P=0.021)、Ⅱ期(P=0.002)及Ⅰ期(P=0.000),其他各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在Ⅳ期时明显高于Ⅲ期(P=0.022)、Ⅱ期(P=0.000)及Ⅰ期(P=0.000),在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40)和Ⅰ期(P=0.005),Ⅰ、Ⅱ期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NLR和PLR均与T分期相关(分别为P=0.006、P=0.031);NLR在T4期明显高于T2期(P=0.032)和T1期(P=0.015),其他各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在T4期明显高于T2期(P=0.013),其他各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NLR与N分期无关(P=0.118);PLR与N分期有关(P=0.007),其在N1期和N2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较N0期患者大幅度升高(分别为P=0.008、P=0.019)。(6)NLR和PLR在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较无远处转移者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4、P=0.001)。结论从本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来看,NLR是结直肠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而当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时PLR则显著升高,血小板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是否具有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39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PLR的最佳截点,分析PLR水平与患者流行病学数据、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PLR组患者的总体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用于评估各临床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研究PLR最佳的截点是135。高PLR组(PLR≥135)中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肿瘤直径较大、AFP高以及进展期TNM的患者比例较高。低PLR组(PLR135)的患者总体生存优于高PL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和21.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LR水平、进展的TNM分期以及多个肿瘤是本组研究中总体预后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χ2=15.788、19.084、18.728,均P0.01)。结论PLR可作为HCC患者的预测指标,PLR水平的升高提示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2例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5~82岁,平均(55.1±12.2)岁;随访时间1~200个月,平均(106.1±35.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04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01个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NLR及PLR的最佳临界值并进行分组,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对RCC患者中的NLR及PLR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按最佳临界值NLR<2.05(155例)及≥2.05(197例)、PLR<140(236例)及PLR≥140(116例)对患者进行分组。高NLR及PLR与大肿瘤直径(P=0.026,P=0.019)、高肿瘤TNM分期(P=0.003,P<0.001)、高肿瘤Fuhrman分级(P=0.021,P=0.008)及转移或复发有关(P<0.001,P<0.001)。相比于单独使用NLR或PLR,联合NLR及PLR能够更有效地预测OS及RFS。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NLR(P<0.001)、高PLR(P=0.004)、患者年龄≥60岁(P<0.001)、大肿瘤直径(P=0.043)、高肿瘤TNM分期(P<0.001)、高肿瘤Fuhrman分级(P<0.001)与患者OS相关,并且高NLR(P=0.012)、高PLR(P=0.014)、高肿瘤TNM分期(P<0.001)、高肿瘤Fuhrman分级(P=0.002)与患者RFS相关。结论:术前NLR及PLR是ccRCC患者术后OS及RFS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PLR预示着ccRCC患者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及较差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PLT、MVP、PDW、PCT)与绝经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回顾性分析126例重庆常住汉族绝经后妇女,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髋关节(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全髋区和Ward’s区)、腰椎骨密度的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65例,骨量减少组33例及骨量正常组28例,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包括,PLT、MVP、PDW、PCT的水平。应用SPSS 22.0分别对3组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系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PLT、MPV、PDW和髋关节、腰椎骨密度三组比较差异显著。(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T与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P0.01),MPV、PDW与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P0.01)。校正年龄、BMI和绝经年限,偏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PV、PDW和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28,P0.05;r=0.196,P0.05)。(3)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LT与髋关节骨密度存在负相关(P0.05),MPV、PDW与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能与绝经后骨质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软组织肉瘤(RSTS)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LRR)及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预后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整切除术后1、3、5年LRR分别为26.7%、86.7%、100%,复发中位时间17.5月;1、3、5OS分别为100%、93.3%、40%,中位生存时间56月;1年、3年DFS 83.4%、33.4%。单因素分析肿瘤分层、大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手术方式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但Cox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0.045)与AJCC分期(P=0.05)是复发率的影响因素,是否复发(P=0.013)、手术方式(P=0.015)、切缘(P=0.049)、分化程度(P=0.002)、AJCC分期(P=0.020)是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方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关预后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含量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中作为诊断及预后观察指标的价值。方法 20例健康正常人及96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患者,分别采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和关节液中PAF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膝关节炎疾病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PV、PCT及PDW几乎下降到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platelet,PLT)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组与血小板参数做相关分析求r值,三组与MPV的r值分别为0.001、0.64、0.001(P=0.00);与PCT的r值分别为0.001、0.52、0.001(P=0.00);与PDW的r值分别为0.001、0.58、0.001(P=0.00),以上参数仅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LT的r值分别为0.001、0.001、0.001(P=0.00),其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疾病组血清及关节液PAF含量分别为其6.7倍和7.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膝关节置换术后,PAF含量分别下降其5.6倍和6.1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组与血清及关节液PAF做相关分析求r值,仅疾病组与PAF有相关性,血清r值0.78,关节液r值0.8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F、MPV、PCT和PDW与膝骨关节炎存在相关关系,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患者术前PDW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255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DW、肿瘤部位和大小、病理分级和分期等。根据ROC曲线确定PDW临界值,分为低PDW组(PDW≤12.25 fl)和高PDW组(PDW12.25 fl)。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影响CCRCC病理分期的相关因素。结果:低PDW组与高PDW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吸烟及饮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特征方面,低PDW组与高PDW组在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WD与CCRCC病理分期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CRCC患者术前低PDW值预示肿瘤病理分期较高、体积较大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DW是CCRCC患者病理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价CCRCC患者术前病理特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动态检测分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6例2017-08—2021-08就诊于长葛市人民医院的IT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5例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LT(血小板计数)、P-LCR(大血小板比率)、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水平等血小板参数与ITP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MPV、P-LCR、PDW水平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儿的MPV、P-LCR、PDW水平低于重度组,PLT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显效组患儿的MPV、P-LCR、PDW水平低于有效组,PLT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PV、P-LCR、PDW与ITP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52,P<0.05),PLT与ITP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 ITP患儿的MPV、P-LCR、PDW、P...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通过实验室血样进行评估系统性炎症的临床意义已在多种癌症中被证实。肝细胞癌(HCC)是一种炎症驱动型癌症,炎症已被证实与分化不良、微血管侵犯和微转移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HCC患者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88例HCC患者的资料。通过ROC曲线分析LMR评估HCC预后的性能,并将其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进行比较。分析LMR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与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的关系。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FS和OS的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确定LMR最佳诊断界值为2.87,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其评估HCC预后的性能大于NLR(AUC=0.687)和PLR(AUC=0.583)。根据LMR界值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2.87)与低LMR组(LMR≤2.87)。高LMR组中肿瘤数3的例数明显少于低LMR组(P=0.048);高LMR组的DFS与OS均明显优于低LMR组(均P0.05);在分期分层(BCLCA/B、BCLCC/D;CNLCⅠ/Ⅱ、CNLCⅢ/Ⅳ)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CNLCⅠ/Ⅱ期组患者中,高LMR组与低LMR组的DFS无统计学差异(P=0.132),在其他分期组患者中,高LMR组患者的DFS与OS均明显优于低LMR组(均P0.05)。LMR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BCLC分期(P=0.000)和LMR(P=0.000)为OS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对LMR、PLR与NLR以连续性变量形式进行校正后,仅LMR具有预后价值(P=0.001)。结论:LMR是HCC患者术后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且评估价值可能优于NLR和PLR。用LMR结合HCC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可能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升高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7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小板正常201例,血小板升高75例.采用χ~2检验确定血小板升高的相关因素,通过Cox回归模型,最终确立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血小板正常的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0.5%、41.9%,血小板升高的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7%、37.3%、25.3%.两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8,P<0.05);血小板升高与胃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有关(χ~2=6.946,5.625,14.925,4.02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升高不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血小板升高与胃癌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阴茎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7例阴茎癌患者的资料。分析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低NLR组在年龄和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08)。淋巴结转移(P0.001,P0.001)、远处转移(P=0.002,P=0.002)、病理分期(P0.001,P0.001)、NLR(P0.001,P=0.022)分别与PFS和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证实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NLR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1,P=0.033)。结论:NLR是影响阴茎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2.3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术前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共210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X-tile软件来确定RDW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来评估RDW对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期(PFS)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Cox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DW的最佳临界值是14.2;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术前高RDW组(14.2)的膀胱癌患者与OS(Log-rank=6.703,P0.05)和PFS(Log-rank=4.821,P0.05)降低显著相关;低RDW组和高RDW组的患者在T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4,P=0.010);Cox多因素分析证实术前RDW是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OS和PFS的预测因素。结论高RDW可以作为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OS和PFS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新型血小板指数评分构建预测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列线图(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治疗的27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NMIB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血小板计数(PLT)266×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4.7f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1.7fL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对应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T分期(T1)、淋巴血管侵犯(是)、PnI(≤50.47)和PPM-PIS独立增加NMIBC患者复发风险(P0.05)。在40.5个月、61.8个月及70.6个月时间点,nomogram模型的临床收益显著优于PPM-PIS和肿瘤直径+T分期+淋巴血管侵犯+预后营养指数(PnI)。结论该nomogram模型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术后补充治疗及制定个体化随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免疫炎症细胞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1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术前外周血炎症免疫细胞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与患者AFP相关(P=0.022),与余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NLR及PLR亦与各个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淋巴细胞高值组和低值组之间总体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AFP值、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及巴塞罗那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将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函数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HR=0.576, 95%CI:0.343~0.967)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结论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值高值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较低值组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浸润深度对接受左侧开胸手术的pT1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胸中段癌术后pT1N0M0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首先分析全组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pT1a期和pT1b期患者预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浸润深度对患者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影响。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5.0%、87.8%、82.0%和91.4%、84.2%、77.0%。pT1a和pT1b期患者1、3、5年OS(χ^(2)=7.500,P=0.006)和DFS(χ^(2)=7.354,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和病理类型为患者OS和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pT1a期肿瘤各不同浸润深度的OS(χ^(2)=0.734,P=0.693)和DFS(χ^(2)=0.7690,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1b期肿瘤各不同浸润深度的1、3、5年OS(χ^(2)=15.368,P<0.001)和DFS(χ^(2)=27.47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1b期的复发率(23.8%)显著高于pT1a期(5.3%)患者(χ^(2)=5.274,P=0.022);前者的远处转移率(10.9%)亦显著性高于后者(0)(χ^(2)=4.494,P=0.034)。pT1b期患者不同浸润深度之间的局部区域复发率(χ^(2)=17.051,P<0.001)和远处转移率(χ^(2)=15.46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pT1b期患者治疗后失败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为影响其出现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01);病理类型(P=0.003)和浸润深度(P=0.027)为影响其出现远处转移的独立性因素。结论pT1a期和pT1b期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后失败模式不尽相同,且pT1b期患者的不同浸润深度与患者的预后及其治疗后失败模式显著相关,浸润深度为影响pT1b期患者治疗后失败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建议临床医师应该重视pT1b期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此结论需要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血球分析仪的改进,本院自1998年开展了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参数的测定,现将本院开展血小板参数测定至今7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和50例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t)、MPV、PCT及PDW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