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IPSS-R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治疗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经精心治疗及护理,部分病例较快获临床好转,部分病例获完全缓解并保持稳定出院.疾病缓解率及护理效果满意,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治疗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疗效,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恶性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分化异常的疾病,可原发起病,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化疗和放射治疗后。MDS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增生伴形态异常,通常发展相对较缓慢,病程至少数月,进展速度与疾病分期有关。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可在数月或数年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主要是ANLL)。但MDS不同于白血病,护理方法也不相同,现对 MDS患者的护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简称MICM)综合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该院血液病医学中心的60例外周血细胞减少(至少1系血细胞减少)且形态学疑诊为M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不同程度完善MICM等检测。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不同技术诊断MDS的一致性,并以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为判断标准,计算各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60例患者骨髓涂片(BMS)、骨髓活检(BMB)、流式细胞免疫学(FCM)、细胞遗传学(CGM)诊断MDS的一致性较差(Kappa<0.750),与BMS比较,诊断MDS一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FCM、CGM、BMB(Kappa=0.344、0.099、0.075)。BMS、BMB、FCM、CGM和MICM综合分析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11%、84.62%、90.48%、75.86%、95.35%,特异度分别为71.43%、28.57%、66.67%、20.00%、 90.91%,MDS诊断率分别为74.07%、40.7...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综合的分析,探讨基因组检测综合信息在MDS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评估的意义;采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高分辨基因芯片分析(SNP—Array)检测患者染色体变化,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患者的50肿瘤相关基因热点突变,对MDS的患者基因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G-带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到5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和11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并得到FISH检测结果确认。SNP基因组芯片分析检测到两处获得性基因组大片段缺失,81Mb的5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以及24Mb的11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及2处获得性杂合缺失,分别是58Mb的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和39Mb1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此外,孙驴基因组芯片分析检测到多条染色体的多个区域存在胚系发生的连续的大片段杂合性缺失,约占常染色体£.因组的5.86%,提示患者父母具有3级亲属的血缘关系。50肿瘤基因热点突变检测未检出明显临床意义的基因突变信息,但在其中的6个基因中发现了6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包括APC,FGFR3,KDR,KIT,PDGFRA和RET。结论:多种基因组学检测技术并用为患者提供了基因组学异常的全貌,其中一些发现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很有意义,同时胚系基因组中存在的大片段杂合性缺失为遗传咨询提供有用的信息,也为MD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环孢菌素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的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方案 ,而免疫学机制异常在其发病中的意义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环孢菌素A(CsA)治疗MDS 10 5例 (按FAB诊断标准 :RA 90例、RARS 5例、RAEB 10例 )进行了总结。CsA的用法为 2 - 12mg/ (kg·d)持续用药 ,至少 3个月 ,疗效分析表明 6 4例血液学部分有效 ( 6 1.0 % ) ,14例完全缓解 ( 13.3% )。因此 ,IPSS分级为低危、中危 1及部分中危 2可选用CsA免疫抑制治疗 ,以减少输血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检查骨髓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本文对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了MRI及骨髓活检的比较研究.作者应用意大利生产的(Esatom MR-550型)0.5Tesla超导扫描器的MRI,对每例患者的颈、腰椎骨进行连续5mm厚度的矢状面T_1加权自旋回波扫描;选择脊椎骨信号强度与相应解剖水平皮下脂肪信号强度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MDS行化疗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疾病知识评分情况及化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化疗药物知识、药物外渗、化疗不良反应、化疗期间自我护理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化疗药物外渗、化疗导管滑脱、意外跌倒、护理记录错误、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MDS化疗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可降低患者化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OS)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确定其在MDS诊断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6例血细胞减少伴骨髓病态造血患者的细胞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确定阳性结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36例患者中有111例临床确诊为MDS,非MDS患者25例。在111例MDS患者中FCSS判断为阳性结果的有85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8例,阴性结果8例;而在非MDs组,FCSS确定为阴性结果的有24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例,无阳性结果病例。FCSS的诊断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100%,与传统的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3,P=0.000)。结论:MDS患者具有多项免疫表型异常,并可以累及多个细胞群体,其中主要免疫表型异常和累及2个以上细胞群体是MDS与非MDS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0.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原发起病,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化疗或放射治疗后,后者又称为继发性或治疗相关性 MDS。MDS 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增生伴形态异常,通常发展相对较缓慢,病程至少数月,进展的速度与疾病分期有关。低危 MDS 中位生存期为6年,高危 MDS 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112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MDS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57例,占50.9%,主要累及 8,-7/7q-,-5/5q-,-y,20q-及其它涉及数量或结构异常的各种核型改变,其中-7/7q-和复杂核型异常的MDS易发生克隆转化,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5例初诊为良性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最终确诊为MDS.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MDS诊断、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在原始细胞比例不高、病态造血不明显的MDS-RA或MDS-RCMD时,核型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估计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杜欣  王若洁 《新医学》1997,28(1):27-28
探讨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分析了61例MDS的骨髓病理特征。发现病态造血,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在各型MDS中无明显差异。而细胞增生度在各型MDS中有显著性差异,尚发现3例伴有嗜酸粒细胞半多的M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环孢素A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15例,定期观察患儿外周血象和骨髓细胞形态学,并随诊观察远期疗效。结果15例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全部病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未发现向白血病转化的病例,治疗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未见改变。结论环孢菌素A(CsA)治疗儿童MDS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以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具有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转变风险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系统疾病。砷制剂治疗MDS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16.
浦权 《新医学》1998,29(11):605-606
进修医生 老师,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教授 1成人中MDS的发病率超过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6倍,儿童中的MDS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2作为诊断依据的病态发育表现在儿童病例中不明显;3小儿病例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速度较快;4儿童MDS中的多数属于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型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和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高危型,而难治性贫血(RA)和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RS)低危型在儿童中较为少见;5与儿童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之间常存在…  相似文献   

17.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一术语的概念近年来有什么新的变化呢?教授MDS这一术语主要用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发病前,经数月乃至数年的获得性血液学异常状态时。约25%~50%的AML患者于病前常先出现一个进行性骨髓衰竭和造...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所占比例,并分析其与Th细胞、IPSS积分及骨髓CD34+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以CD3、CD8、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 IL-4)标记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以及Th细胞活化情况,另设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①低危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为1.56%±0.22%,显著高于高危MDS患者(0.20%±0.07%) (P<0.001)及正常对照者(0.62%±0.09%)(P<0.001)。②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与Th1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34, P<0.01)。③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PSS)呈负相关(r=-0.532, P<0.001),同时也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7, P<0.01),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成负相关(r=-0.398, P<0.01),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24, 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加,并可能导致了Th1细胞的异常激活;检测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盛德平 《临床医学》1995,15(3):20-21
本文总结了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以维甲酸为主,根据FAB亚型不同,低危组加用强的松或维生素B6;高危组加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罗钙全的联合方案治疗,总有效率65%,缓解率15%,平均2个月显效,高危组疗效达44.4%,且其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