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S管理法应用于手术室无菌间空间和物品的日常管理中,根据9S管理要素实施的具体方法,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实施9S管理后手术室无菌间的室内环境以及无菌间内物品完好性、放置的规范性等均明显提高,无菌物品过期量与应用前相比明显减少,有效地降低了人力及物力成本。结论 9S管理法的运用有利于确保医疗无菌物品的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病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方法对病房一次性无菌物品采用5S管理法,并将5S管理法实施前后的一次性无菌物品保管情况作比较。结果实施5S管理后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科室周转基数、外包装污渍、外包装破损、过期物品、放置不合理等得到有效控制,与未实施5S管理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S管理法能规范病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5S”活动规范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的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成立“5S”活动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对无菌物品间物品进行“5S”管理。结果“5S”活动实施前后,无菌物品过期重消毒、环境整理和查过期物品时间及取放无菌物品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5S”活动规范了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的管理,确保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规范手术室护士核查无菌物品的行为。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79名手术室护士使用无菌物品的核查行为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核查内容不全面、包装检查不仔细、无菌物品判读不确定等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无菌物品核查行为的得分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使用无菌物品规范查对得分由(82.72±12.32)分上升至(95.37±6.22)分(P0.05)。结论在规范手术室护士查对无菌物品行为中,运用PDCA循环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箱系统在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8年3月31日未实施双箱管理的无菌物品作为改善前;将2018年4月1日~10月1日实施双箱管理的无菌物品作为改善后,比较改善前后儿科病区及全院护士检查物品时间、物品过期发生率及物品库存周转率。结果:改善后,儿科病区及全院护士检查物品时间、物品过期发生率低于改善前(P0.05),物品库存周转率高于改善前(P0.05)。结论:应用双箱系统可提高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可推广到全院无菌物品的日常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方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护士24名为研究对象,2013年1~12月手术室护士协助医师完成1189台手术,采用手术护理常规;2014年1~12月手术室护士配合医师完成1236台手术,采用标准化护理方案。比较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前后护士知识掌握情况、护士锐器伤情况、护士及医师满意度、器械准备完整率、器械损耗率、器械核对时间。结果:实施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干预后,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知识掌握情况、护士及医师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器材准备完整率高于实施前(P0.05),器械损耗率低于实施前(P0.05),器械核对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并且还能有效提高医护满意度,降低护士锐器伤发生率,树立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5S管理法在鼻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1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法管理,观察组采用5S管理法。对两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术中器械寻找时间、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可以明显减少护士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增强护理配合熟练度,满足手术医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医生满意度,培养护士的良好品质和工作习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移动式取物标牌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第1个周一到周五无菌间物品为常规组,另选取2017年11月第1个周一到周五无菌间物品为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可移动式取物标牌进行手术室无菌间的管理,而常规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比较无菌间物品取用耗时及相关人员对该制度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取用手术器械及无菌包耗时显著短于常规组(P 0. 05);研究组护士对该制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无菌间实施可移动式取物标牌管理制度后,能够有效提高无菌间各类物品管理质量,有效避免了常规物品放置混乱、物品取用不合理及取物耗时较长等问题,对缩短相关人员工作时间及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手术室团队中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时间、每日退回无菌耗材室的耗材件数、耗材供应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均少于实施前(P0.05),巡回护士在位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5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外科学的快速发展,外科新手术大量开展,无菌物品的种类和用量大大增加,使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难度加大,我院应用5S管理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活动在手术室物品定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现状、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包括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规范物品放置管理制度,比较QC活动前后30 d的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平诊和连台手术物品准备所需平均时间。结果QC活动后30 d的医师和护士满意度均较活动前高、平诊和连台手术物品准备所需平均时间均较活动前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QC活动,可规范手术室物品定位,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 S管理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在9 S管理法应用前(2017年4—6月)采取5 S管理方法,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开展,9 S管理法应用后(2017年9—11月),在原有管理法基础上,管理者在9 S管理法的具体实施上带领区域组员改变原有工作模式、重新细化工作流程、更新工作环境布局、完善质量监控、人性化提高服务质量等。并将改进前后物品返洗率、急要物品处理时间、科室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 S管理法应用前后返洗率分别为0.35%和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S管理法应用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分别86%和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管理中应用9 S管理法,降低了物品返洗率,缩短急要物品的接收时间、清洗时间、干燥时间,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重症临护室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科实施"5S"管理法后物品损耗管理效果及医生对护士挽救配合的效果,较"5S"管理法实施前作比较,以此评价"5S"管理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5S"管理法实施后物品损耗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前,医生评价效果亦优于实施前。结论应用"5S"管理法,可减少物品损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从2016年1月将6S管理法应用于急救仪器的管理中,于2016年6月实施6个月后评价其效果和效率,并与2015年12月6S管理法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6S管理法实施后仪器放置规范率、仪器完好率、仪器使用记录完整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急救仪器准备平均耗时、环境整理平均耗时均短于实施前(P0.05),仪器保养平均耗时略长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法使急诊急救仪器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保障了仪器的性能处于完好状态,方便取用,是提高设备管理效果和工作效率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有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2012年1~5月,对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手术446台,所用一次性无菌物品9362件设为实施前组,2012年6~11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外科、肝胆外科手术501台,所用一次性手术物品11973件设为实施后组。比较PDCA实施前后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使用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PDCA实施前后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使用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效果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能有效提高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妇产科手术室10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一阶段后对手术室护士各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并与之前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手术室护士个人综合考评,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程度评分和手术室综合情况评分。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手术室护士工作各方面综合测评比实施前提高。医风医德、礼仪规范、服务质量、专业技术、科研教学均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科手术室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程度评分也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有所提高(均P<0.05)。优质护理、专科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内务管理、满意率等评分也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5S"管理法规范我科室急救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方法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通过护理部三级质控对我科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5S"管理法。比较"5S"管理法实施前后病区急救车单项合格率、检查整理急救车耗时、取用车内物品药品耗时及护理人员对急救车管理内容熟知自信度、自我满意度。结果 "5S"管理一年半,病区急救车管理9项检查和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5S"管理法的运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加强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减少浪费,充分满足手术需要,医院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从原来由总务护士一人负责改为由各专科、专人管理,将管理责任分解下放,从而使各类无菌物品的管理更严谨、更规范。此方法更好地培养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能力,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对病区无菌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病区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前后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及护士责任意识。[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病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及物品放置合格均达90.63%,病区无菌物品管理合格率达95.12%,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有效规范病区无菌物品的管理,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过期物品的数量和所需的人力消耗降到最低。[方法]通过分析物品过期,查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对无菌物品间的管理继续应用5S管理法,同时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无菌物品间的室内环境以及无菌物品包装松散、穿孔、空缺与改进前相比无变化;无菌物品过期量与改进前相比明显减少,清理过期物品耗时也明显缩短。[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