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对提高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对40名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士版进行培训效果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共情能力中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本科学历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优于专科护士(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成立巴林特小组,每月组织1~2次巴林特小组培训活动,于培训前及完成22次培训后,比较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结果巴林特小组培训后骨科护士的"换位思考"维度得分较培训前提高(P0.01),共情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未提高(P0.05);72.73%的骨科护士存在轻中度及以上的职业倦怠感,培训前后职业倦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士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感,巴林特小组培训对骨科护士在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手术室特点将手术间、手术室护士分成7个专科组,同时依据每组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量及护士个人意愿、能力对护士进行再分配,形成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手术室护理质量、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手术室服务体验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量表(MBI)]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专科知识、手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护理配合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手术室服务体验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MBI量表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教育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本院手术室35名护士进行团队心理教育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应用职业生涯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职业倦怠感、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及职业倦怠感评分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而消极应对及总压力评分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团体心理教育培训能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使护士能积极应对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8年7~12月对该院急诊科30名护士应用叙事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 w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情能力量表及职业倦怠感量表对急诊护士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情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2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长达6个月的共情培训,通过共情课程的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与马斯勒工作倦怠量表(MBI)对21名护士进行调查,培训前后分别随机对200名患者或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经共情培训后,护士JSE-HP量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帮助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MBI量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3.50%高于培训前的77.00%(P<0.05)。结论通过共情课程的培训,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可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促进护患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骨科护士实施关爱技能培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名骨科护士进行关爱技能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关爱能力评价(CAI)量表评价护士关爱能力,培训后护士将护理关爱技能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培训前后采用住院患者满意率调查表对30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价比较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培训后,骨科临床护士CAI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并且患者满意率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关爱技能培训有助于帮助护士提高临床护理关爱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对某护理学院208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进行调查,并从共情得分较低的学生中招募11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接受6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共情能力得分。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队心理教育培训对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团队心理教育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心理状态、工作积极性及职业倦怠感的变化。结果培训后,该组护理人员在坚韧、乐观、自强评分方面高于培训前,工作积极性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去人格化、情感枯竭评分低于培训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心理教育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职业倦怠感,是一种值得实施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情能力的培养对改善年轻护士职业倦怠及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60名年轻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共情能力的培养。评估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职业倦怠感(MBI-GS量表)和干预后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结果干预前两组MBI-GS量表评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观察组MBI-GS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常规护理管理中增加共情能力的培养对改善年轻护士职业倦怠及护患关系效果较好,在年轻护士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富川华 《全科护理》2013,11(11):966-968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综合培养对改善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及护患关系的效果。[方法]改善急诊科工作环境、对10名护士进行6个月共情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参加共情能力培养后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与病人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护士职业倦怠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共情能力的提升需要综合培养,环境的改善与专业的培训可以增强共情能力,通过培训能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100例精神病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0名护理人员等分为常规组(未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和试验组(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并随机将100例患者等分为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应用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采取共情能力培训切实可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万昌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2887-2890
目的探讨整体化培养理念在骨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接受系统化培训的骨科护士8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培训,观察组基于整体化培养理念下实施专业化培训,培训时间均为2个周期。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结束时采用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及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评价量表评估护士核心能力及康复护理行为。结果观察组培训后临床护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法律/伦理实践、教学指导、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科研及总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培训后直接态度、间接态度、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意向及总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整体化培养理念强化对骨科护士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改善其康复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模式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4名发生护理差错的低年资护士根据其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心理辅导前后心理状况.结果:心理辅导前低年资护士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心理辅导后低年资护士SAS评分较辅导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心理辅导模式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后的应对能力,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良好的护士感知组织氛围对护士职业生涯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护士72名为研究对象,比较组织氛围管理前后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职业生涯的影响,采用护士组织氛围感知量表、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明尼苏达满意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护士感知组织氛围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职业认同、职业满意度、组织承诺、留职意愿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内在满意度评分、外在满意度评分及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良好的护士组织氛围管理可以改善护士的职业生涯状况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李芸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7):2668-2672
目的 探讨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护士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PIVAS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护士行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比较入组护士干预前、干预后知觉压力、职业倦怠感、职业获益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PIVAS护士知觉压力量表(PSS)总评分、职业倦怠感量表(MBI-HSS)总评分、中文版心理健康问卷(GHQ)评分较培训前下降,而干预后PIVAS护士职业获益感高于干预前,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减轻PIVAS护士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感,增加护士职业获益感,有利于护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对新生儿科护士专科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新生儿科护士,对其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记录并分析培训前后科室护理质量、医疗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个人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各项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科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建立和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专科核心能力的提升;对于减轻患儿痛苦,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培养,同时达到医护合作完成共同优质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1~8月对普外科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包括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发思想、系统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实施后护士输液港基本知识、并发症处理、植入输液港配合、输液港植入维护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率发生率、意外风险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普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操作技能,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高岚  余靖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340-234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7年1月~12月在职护士20例为研究组,2016年1月~12月在职护士2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遵循正常工作制度,未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比较两组职业倦怠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护士职业态度、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有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情感衰竭评分为(20.47±8.16)分、去人格化评分为(6.59±2.16)分均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37.91±7.16)分明显优于研究组,t分别为2.436、2.769、2.625,差异显著。研究组中,SDS评分为(38.41±2.29)分、SAS评分为(39.36±2.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9.010、6.6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减轻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压力,有利于维持良好护患关系,提升工作效率,可为建立良好医院形象打下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比较其在实施授权管理模式前后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结果: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实施授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综合护理能力,同时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对提高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