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射频消融(RFA)及联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3组,每组40例。TACE组给予TACE,RFA组行RFA治疗,联合组在TACE4周后给予RFA治疗。比较3组疗效。随访3 a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TACE组与RFA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其余2组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a后,3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 a后,联合组较其余2组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优于单一TACE治疗或RFA治疗,并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收集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42例(观察组),并筛选同期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2组1、2、3年存活率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肿瘤影像学的改变。观察组患者肿瘤及门静脉癌栓坏死、缩小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AFP降至正常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观察组患者1、2、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5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7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治疗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并发症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术后总有效率(29/35,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20/37,54.05%;P=0.009)。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甲胎蛋白降至(102.19±32.13)μg/L、(218.46±49.87)μg/L(P0.001)。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82.86%、54.29%、34.29%,中位生存期25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4.05%、32.43%、13.51%,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一过性改变,术后2周基本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有效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TACE序贯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本单位收治的114例病人(原发性肝癌)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57例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57例行TACE序贯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12.28%、部分缓解率为66.66%、稳定率为17.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1.80%、68.42%,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5.43%、5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下降率为78.94%对照组下降率为49.12%血清AFP下降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中晚期PH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ACE组(40例)、RFA组(38例)及TACE+RFA组(47例),观察3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 TACE+RFA组总有效率为74.5%,明显高于TACE组的52.5%和RFA组的47.4%(P0.05);TACE+RFA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17.0%、31.9%,均明显低于TACE组(37.5%、57.5%)和RFA组(42.1%、60.5%)(P0.05);TACE+RF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0.2%,均明显高于TACE组(70.0%、47.5%)和RFA组(68.4%、44.7%)(P0.05);且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21个月)和RFA组(19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可有效治疗中晚期PHC,减少术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其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RFA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92例接受TACE及RFA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88例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共43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45例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TACE.RFA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其生存状况并予以分层分析。结果手术前后螺旋CT摄片或彩超比较显示消融效果良好,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7.4%(29/43)、91.1%(41/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RFA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RAF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TACE组患者采用TACE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TACE术联合RFA术进行治疗。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内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和体力状况评分(KPS)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联合组患者近期疗效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7.9%高于TACE组1年生存率54.6%(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FP数值和KPS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AFP数值低于TACE组(P<0.05),但KPS数值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患者腹痛的不良反应率高于TACE组(P<0.05),但其他各项不良反应均低于TACE组(P<0.05)。 结论TACE术联合RFA术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比单纯TACE术要好,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联合术对不能实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PEI。比较2组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和缓解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行 TACE 联合 RFA 治疗的8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独行 TACE 的9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TACE 联合 RFA 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 TACE 组病人,TACE联合 RFA 组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93.8%)、完全缓解率(13.6%)及部分缓解率(44.4%)均优于单纯行 TACE 组(76.8%、5.1%、30.3%),P <0.05;AFP 下降水平也优于单纯行 TACE 组(P <0.05)。结论TACE 联合 RFA 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可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的影响。选取肿瘤直径3.0 cm的PHC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肿瘤活性相关指标和肿瘤复发相关指标水平。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甲胎蛋白(AFP)、AFP-L3、谷氨酰转肽酶(GGT)及CA19-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ACE联合RFA可以更有效地杀灭PHC肿瘤细胞,降低肿瘤细胞转移率,减少术后复发,对于肿瘤直径3.0 cm的PH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T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以及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 5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RFA,6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术。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观察疗效。采用Tyko Radinics CooltipTM systerm进行RFA,ECO-100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系统进行微波刀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肿瘤一次消融率分别为70.00%和87.67%,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组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TACE联合RFA组(P0.05)。结论 TACE联合采用Tyko Radinics CooltipTM进行RFA以及TACE联合ECO-100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系统进行微波刀治疗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后者是单纯TACE疗效不佳者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原发性肝癌124例,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两次TACE,观察组先行TACE,再次行RFA。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23.6%、部分缓解率为25.7%、稳定率为2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2.1%、36.7%,对照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45.2%、21.4%,两组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RFA)的序贯应用对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大肝癌手术切除113例,其中术后53例行TACE(TACE组),34例行TACE和RFA(TACE+RFA组),26例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单纯切除组)。以术后总体生存期,术后1、3、5年生存率,术后1、2、3年复发率等指标评价3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 结果(1)TACE组、TACE+RFA组和单纯切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0、49.0、29.0个月,TACE+RFA组中位生存时间最长,单纯切除组最短(χ2=12.5,P=0.002)。(2)TACE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2.2%、34.0%,TACE+RFA组为82.3%、55.8%、41.1%,单纯手术组为76.9%、34.6%、19.2%,3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生存率以TACE+RFA组为最高(P<0.05)。(3)TACE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5.1%、33.9%、62.2%,TACE+RFA组为29.4%、55.9%、70.5%,单纯手术组为23.1%、42.3%、80.7%。单纯切除组3年复发率明显高于术后TACE组及TACE+RFA组,所有年复发率以术后TACE组为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后TACE可预防大肝癌术后中、远期复发,而TACE联合RFA的序贯性应用能明显改善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22例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验组),28例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观察门静脉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再通、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手足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单纯TACE治疗对比,评价多极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55例经病理、影像学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确诊的巨块型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7例,接受TACE联合CT导引下RFA治疗;对照组28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AFP、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术后1、3个月行增强CT扫描,联合组及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57.14%(P<0.05)。术后2个月联合组血清AFP值由(413.18±354.70)ng/ml降至(80.16±76.64)ng/ml,对照组由(426.81±385.63)ng/ml降至(161.64±132.89)ng/ml(P<0.05)。联合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有一过性增高,术后2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巨块型HCC是安全、有效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125I粒子植入或射频消融(RFA)对TACE术后甲胎蛋白(AFP)阳性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TACE术后AFP阳性的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其中4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A组),38例接受RFA(B组)。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并检测血清AFP。结果术后1个月,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术后3、6个月A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B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A组AFP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125 I粒子植入治疗TACE术后AFP阳性中晚期HCC临床效果优于RFA,且降低AFP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单纯RF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关于TACE联合RFA与单纯RFA治疗HC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中英文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信息并行Meta分析。结果共12篇文献入选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RFA组1年、3年总体生存率及1年、3年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单纯RFA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对于肿瘤最大径3cm的HCC,TACE联合RFA组与单纯RFA组1年、3年总体生存率及1年、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HCC的近、中期疗效优于单纯RFA治疗,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观察组(TACE联合CIK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18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QOL)、免疫功能变化、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平均PFS和OS为12个月和34个月,而对照组为7个月和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辅助性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提高TACE的疗效,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化疗灌注术(TAI)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TA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临床总缓解率、复发率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LGF、VEGFR-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AST、ALT、TBIL、ALB与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肝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资料,其中25例(30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A组),21例(27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B组临床有效率(RR)为96.30%(26/27),明显高于A组[86.67%(26/30),χ~2=8.694,P0.05];直径≤3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在直径3~5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81.82%(18/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5)。治疗后6个月,A、B组的RR分别为93.33%(28/30)、96.30%(2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2,P0.05);直径≤3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直径3~5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90.91%(20/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RFA均为乏血供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联合RFA相对近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