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组行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外耳道形态、听力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为干耳,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耳道形态正常率为57.14%,同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听力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同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接受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外耳道形态及听力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软壁外耳道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性中耳炎的效果,探究其对听力重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组行软壁外耳道重建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气骨导差、气导听阈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骨导差、气导听阈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气骨导差、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干耳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32.00%,观察组术后结痂率、复发率分别为10.00%、2.00%,低于对照组的64.00%、18.00%(P<0.05)。结论 软壁外耳道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听力水平,且预后良好,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半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治疗高龄中耳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中耳胆脂瘤患者共64例,治疗人员按照数字表法将64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行半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结果观察组的干耳时间(17.62±1.73)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干耳时间(36.49±3.7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042,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13%,1/32)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6.25%,2/32)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81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的气导水平、骨导水平以及气骨导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术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半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可使其听力功能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临床疗效更佳,适合治疗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取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平均干耳时间1~3个月,听力得到有效恢复,平均提高18 dB左右,1 a后听力较手术前平均提高30 dB以上。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能够保持耳部正常形态、清除中耳病灶,且能对听力重建,是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伴胆脂瘤者可能因颅内外并发症危及生命,手术目的为彻底清除病灶,并尽可能保存和重建听力。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式及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前者在清除病灶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视野,后者术后胆脂瘤复发可能性较高,但因外耳道后壁的保存使患者术后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术式、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及手术适应证进行概述,旨在为该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突肌骨膜瓣在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乳突肌骨膜瓣行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22例顺利康复。2例术前外半规管破坏患者术后1周存在眩晕情况。术后对患者均实施3个月的随访,患者外耳道均接近正常生理解剖结构,未发生面瘫、外耳道萎缩及狭窄等并发症,平均干耳时间22 d。15例气骨导20 d B,9例20 d B。3例由于具有感音神经性耳聋,术后听力未显著提高。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乳突肌骨膜瓣行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干耳时间,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的不同显微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0对11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病变,包括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变范围显微镜下分别施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或同时鼓室成形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干耳恢复情况、并发症、复发以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等。结果完壁式乳突根治术51例,其中46例同时行鼓室成形术,6例行二期人工假体植入术。2例中耳胆脂瘤术后1年复发,第2次行开放式手术。术后听力提高25 d B 27例,15 d B 16例,听力减退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59例,其中31例行小鼓室成形术。1例开放式手术后不干耳,换药2个月后获得干耳,其余均获得干耳。术后听力提高15 d B 5例,听力减退3例,余听力无改善。结论根据病例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填塞术治疗儿童中耳胆脂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填塞术治疗6~14岁中耳胆脂瘤患儿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术后2 a胆脂瘤复发。干耳时间为8~10周,干耳率为87.1%。31例患儿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1 a复查听力,与术前听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耳胆脂瘤患儿,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同时行自体骨粉乳突填塞术及外耳道成形术,可减少胆脂瘤复发,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骨桥的鼓室显微成形术在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效果、影响预后的因素及综合治疗的地位.方法 选择33例43耳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保留部分骨桥的鼓室成形术,并对手术方法、技术要点、术后出现问题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8~72个月,术后3~4个月以后采用内镜显像系统或手术显微镜观察,可见43耳乳突及鼓窦区为上皮覆盖,乳突腔上皮化良好,中耳与乳突腔分隔良好,移植鼓膜愈合39耳(39/43,90.7%),2耳分别在术后4个月、6个月因感染发生穿孔,经抗炎治疗及烧灼治疗后痊愈,1耳上鼓室鼓窦处肉芽组织生长,有少量脓液,经抗炎换药处理后15周干耳,1耳术腔反复流脓,经抗炎及物理治疗,24周后干耳.术后听力检测结果显示语言频率气导术后平均值较术前提高(16.8±6.8)dB HL,听力改善为:79.1%(34/43).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证,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手术中病灶清理彻底,保留部分骨桥的鼓室一期成形术在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89年开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652例(726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72例(417耳),女性280例(309耳);年龄6~74岁,平均33.4岁;左耳345例次,右耳381例次。乙状窦壁破坏者92耳,天盖破坏37耳,面神经骨管缺损189耳,外半规管瘘管136耳。术后短暂的周围性面瘫13例,术后眩晕94例。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1.2手术方式:全麻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即鼓室成形术Ⅲ型伴改良乳突根治术犤1,2犦。1.3术后处理:适当用抗生素1~2周,1周后拆线,去除耳部包扎和外耳道口油纱条,术后7~10天出院。每1~2周…  相似文献   

11.
报道1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5例)及改良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6例)的同时,应用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乳突腔充填及外耳道重建术。9例获成功。经8~2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2例术后感染。我们认为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是一种优良的充填材料,手术主要应注意预防感染和胆脂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对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对32例中耳胆脂瘤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耳内镜检查:32例患者中,外耳道及乳突腔上皮化良好,无胆脂瘤上皮及肉芽生长。31例人工鼓膜生长良好,1例鼓膜中央型穿孔,人工听骨裸露。纯音测听:比较患者术前纯音听力图,32例患者中19例听力无明显提高,13例言语频率范围听力提高。26例高频听力下降。颞骨CT:32例中耳含气均可,面神经脊均较低,窦脑膜角、后鼓室及上鼓室前隐窝未见明显软组织影。结论改良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适合中耳胆脂瘤患者,它可以最大程度清除术腔的病灶,即使极个别情况下胆脂瘤复发,亦可早期发现。与乳突根治术相比,减少中耳感染的几率,提高了干耳率,重建了听骨链,保存或和提高了听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治疗外耳道后壁破坏乳突受侵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4月共收治11例12耳Ⅲ型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乳突患者。3耳骨质破坏范围大,行传统的开放式乳突切开+耳甲腔成形术;9耳病变局限,在彻底清除乳突病变后,取耳屏软骨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结果 12耳均在术后获得干耳。3耳开放手术的干耳时间分别为50、58、65 d;9耳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干耳时间26~44 d,(33±5)d。11例随访6~53个月,(23±15)月,未见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及狭窄。结论对于Ⅲ期外耳道胆脂瘤,利用软骨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能够有效地在清除病变的同时重建外耳道形态,恢复其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耳科手术进路的不断改良和耳内窥镜在耳科手术中的应用,慢性中耳炎一期成形手术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本文总结介绍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对11例(11耳)通常认为不具备行一期鼓室成形术条件,或认为需行开放性乳突根治术的慢性中耳炎病例,行鼓乳联合径路耳内窥镜下一期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效果的经验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例(11耳)中,男7例,女4例;年龄23~52岁,平均38.2岁。其中胆脂瘤型中耳炎6例,临床经敏感抗生素反复保守治疗10个月~2年仍无法干耳病例5例。术前检查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弛部穿孔,穿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耳内窥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除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患者出现鼓膜小穿孔并有鼓室溢液,经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水平眼震、伤口感染、面瘫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治愈2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显微修复鼓室成形术进一步提高慢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胆脂瘤中耳炎组52例(耳)和慢性中耳炎组42例(耳),制作“袖状”外耳道瓣,完壁式乳突根治,夹层法鼓膜显微修复鼓室成形术,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校正的Chi-Squaretest 检验. 结果 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听骨链中断、固定有相关性(P< 0.05),与中耳炎病程长短、足否有胆脂无关(P>0.05),听骨链的破坏吸收、肉芽包绕、固定会造成术前骨导听阈提高.该术式带蒂的“袖状”外耳道、鼓膜上皮瓣覆盖移植膜,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夹层法修复鼓膜,使鼓膜回归自然形态.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6.81%,94例(耳)听力恢复总有效79例(84.04%),听阈达到或保持在应用水平70例(74.47%). 结论 彻底清除病变足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袖状”外耳道瓣,夹层法显微修复鼓膜,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还原了患者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了听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和湿耳状态的膜愈合率、听力改善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7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耳状态的不同,将干耳患者归入观察组,将湿耳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均35例(35耳)患者,均使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膜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但观察组听力检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可改善患者中耳炎症状,修复鼓膜穿孔,有效恢复患者听力,增加患者耳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7-06间在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46例(53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耳鸣、面瘫及眩晕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有43例(49耳)干耳,干耳率为92.45%。随访12个月,复查耳部CT,结果显示,44例(50耳)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4.34%。患者术后骨导听阈水平及听力水平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可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3月对72例(78耳)慢性中耳炎采用耳显微技术手术,其中41耳单纯鼓室成形术,8耳乳突根治术,29耳乳突手术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行鼓室成形的70耳中,有2耳鼓膜中央性小穿孔,修补鼓膜的成功率为97.1%(68/70)。鼓室成形的70耳,提高30dB以上32耳,提高20dB19耳,提高15dB11耳,提高10dB6耳,保持原有听力2耳。72例术后全部获得干耳。72例(78耳)未出现面神经损伤。72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听力稳定。结论显微技术行中耳乳突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与鼓膜成形术对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7—2015-09间收治的70例(76耳)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鼓膜成形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恢复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水平。采用自身脂肪组织修补穿孔的鼓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