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治疗,它能提高ARDS患者的氧分压(PaO_2),改善氧合状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有效率达64%~78%~([2])。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ARDS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1)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让通气血流匹配;(2)通过俯卧位促进背侧肺  相似文献   

2.
正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1])。刘兆润等~([2])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能改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结局。罗艳~([3])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疗效显著,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点: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  相似文献   

3.
<正>俯卧位通气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协助病人采取俯卧位,以改善病人氧合状态的治疗性体位措施~([1])。研究认为,俯卧位可以改变胸腔压力,进而通过重力影响,减轻对肺组织的压力,同时可以改善胸廓和腹部运动,协调整体胸壁顺应性,增加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可因重力作用促进气管内分泌物引流,减少心脏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使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灌注比及增加通气量~([1])。目前,行俯卧位通气的辅助用具包括翻身床、翻身器、烧伤床配软枕垫等。为保证通气及插管,患者头面部必须偏向一侧放置于琼脂马蹄形软垫上,其缺点是体位摆放中如  相似文献   

5.
正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过程中协助患者采取俯卧式体位~[1],该体位可以使腹腔内压下降,膈肌向胸腔的移位减少增加功能残气量,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改善氧合状态~[2]。近年来发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是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各种肺内、外因素(如创伤、脓毒血症、手术或其他严重疾病)对肺脏产生的巨大损伤,这种损伤常常会导致难治性低氧血症的发生~([1-3])。在国外俯卧位通气已经被应用于ARDS患者多年,在国内近年来也被广泛关注,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配合,以及缺乏对俯卧位通气禁忌证和并发证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在全国并没有广泛开展此项体位治疗策略。现将国内外的一些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分为早发性(发生于机械通气48~96 h)和晚发性(发生于机械通气96 h后)~([2])。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据统计VAP在NICU的发生率为42.8%,病死率为16.4%~([3])。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预防上呼吸道细菌的定植,减少VA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时间对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老年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的最佳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48例肺内源性老年ARDS患者和40例肺外源性老年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4 h,观察通气前、通气后0.5 h、2 h、4 h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气、肺力学、血流动力学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与俯卧位通气治疗前相比较,肺内源性组患者通气后2 h时的氧合指数(Pa O2/Fi O2)值显著升高(P0.05),4 h时进一步明显升高(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的Pa O2/Fi O2值则在0.5 h时明显升高(P0.05),4 h时虽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但较之2 h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老年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Cst)值等肺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组患者的Raw值在通气2 h、4 h时较俯卧位通气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ARDS患者的氧合,同时4h甚至更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对肺内源性老年ARDS患者最为有效,2 h或更短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对肺外源性老年ARDS患者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度ARDS患者35例,行定容控制通气,在小潮气量(6ml/kg)+呼气末正压(6cm H20)的通气基础上,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并记录不同体位下肺复张前后HR、MAP、SPO2、Pa O2/Fi O2、Qs/QT等指标。与肺复张前相比,肺复张后Pa O2/Fi O2、SPO2均明显增高,Qs/QT明显减低(P0.05);肺复张后,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Pa O2/Fi O2、SPO2水平更高,Qs/QT更低(P0.05)。在呼气末正压、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的基础上,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可有效减少分流,改善患者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10.
俯卧位通气加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俯卧位通气(PPV)联合肺复张(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经股静脉快速注入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容积控制通气,在小潮气量(VT,10 ml/kg)+高呼气末正压(PEEP,16 cm H2O,1 cm H2O=0.098 kPa)通气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仰卧位组、俯卧位组、仰卧+RM组、俯卧+RM组,每组6只.测定通气后0.5、2和4 h血清细胞因子.4 h后经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开胸取肺;取左肺组织制备匀浆,测定细胞因子;取右肺测定湿/干重(W/D)比值及制备病理切片,行病理评分.结果 ①通气4 h时仰卧+RM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且仰卧+RM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明显高于俯卧位组及俯卧+RM组(P均<0.05).②俯卧位组及俯卧+RM组背侧肺组织匀浆中IL-8浓度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均<0.05),TNF-α浓度明显低于仰卧+RM组(P均<0.05).③俯卧位组、俯卧+RM组右肺W/D比值明显低于仰卧位组及仰卧+RM组(P均<0.05).④俯卧位组及俯卧+RM组背侧病理评分显著低于仰卧位组及仰卧+RM组(P均<0.05).结论 在犬ARDS模型中,予以小VT+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时,在俯卧位实施RM可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正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指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等无创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进行正压机械通气,可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肺通气,促进气体交换,减少CO_2潴留,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1-2])。《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明确指出,NPPV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常规治疗手段~([3]),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48只被随机分为8组,气管内注入盐酸复制肺内源性ARDS(ARDSp)模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肺外源性ARDS(ARDSe)模型,两种模型分别应用常规机械通气(A组)、俯卧位通气(B组)、控制性肺膨胀(SI,C组)、俯卧位通气联合SI(D组).观察各组基础状态、模型复制成功0、2和5 h 4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①ARDSp模型:中心静脉压(CVP)在A组、c组成模5 h明显增加;肺动脉楔压(PAWP)在C组、D组成模5 h明显增加;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A组、C组、D组成模2 h、5 h明显增加;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在c组成模5 h明显降低;4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成模0、2和5 h均明显增加;心排血指数(CI)在B组、c组成模2和5 h明显降低,在D组成模2 h明显降低,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RDSe模型:EVLwI在4组成模0、2和5 h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其余心脏前负荷、心功能、后负荷相关参数在各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 对于不同原因ARDS,俯卧位通气联合SI较单纯应用俯卧位通气或SI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其中对ARDSe血流动力学参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1])。COPD合呼吸衰竭的病例也逐年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3])。若患者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研究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老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高海拔地区肺复张术(RM)治疗无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海拔2260m的地区医院筛选RM治疗无效的41例ARDS患者[平均氧合指数( PaO2/FiO2)较RM前升高<20%视为RM无效],依不同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ARDSp组)和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组),每组再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即ARDSp俯卧位组(11例)、ARDSp仰卧位组(9例)、ARDSexp俯卧位组(10例)、ARDSexp仰卧位组(11例).在通气前及通气1、2、3、4h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PaO2/FiO2、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通气lh时,ARDSexp俯卧位组PaO2/FiO2( mm Hg,l mm Hg=0.133 kPa)即较通气前显著升高(157.4±40.6比129.3±48.7,P<0.05),并随通气时间延长呈持续增高趋势,4h达峰值(219.1 ±41.1);且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3h内PaO2/FiO2较其他3组显著增高,另3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4h时PaO2/FiO2均较相应仰卧位组显著增高(208.8±39.7比127.4±47.1,219.1±41.1比124.9±50.8,均P<0.05).4组通气前后Cst无显著改变,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通气4h时Raw(cmH2O·L-1·s-1)较通气前显著降低(6.8±1.7比10.7±1.8,P<0.05),且明显低于其他3组;其他3组各时间点Raw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俯卧位通气作为ARDS机械通气重要策略之一,可以改善RM无效高原ARDS患者的氧合,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及其EGFR-TKI的使用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1])。继EGFR之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也己成为NSCLC尤其是肺腺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子亚型~([2])。2007年Soda等~([3])首次在1例肺腺癌组织标本中扩增出一种致瘤的变异融合基因—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46例N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俯卧位为主,交替侧卧位)的20例患儿纳入俯卧位组,将采用常规仰卧位通气治疗的26例患儿纳入仰卧位组。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开始时和机械通气治疗4、24、48、72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分数(FiO2)比值(P/F)、氧合指数(OI),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4、24、48、72 h后,俯卧位组患儿pa(O2)、P/F均高于仰卧位组,OI值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72 h后,俯卧位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总用氧时间为...  相似文献   

17.
宋文静  王莹 《天津护理》2014,(3):276-277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时并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切开)同时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停用机械通气和拔出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研究~([2])汪实,针对VAP的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部分VAP是可以避免的。将部分预防措施联合起来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依从性,还可以取得更佳的预防效果。因此,有学者提出预防VAP的综合管理即"集束化"(bundle care)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普胸手术需暴露术野,常要求单肺通气,这导致开胸侧肺萎陷以及乏氧性肺血管收缩(HPV)、血流减少。在肺复张时,伴随着缺血肺组织血液再流通,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肺急性损伤,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可致肺外器官功能受损~([1-2]),如严重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有研究~([3])显示,建立大鼠的肾缺血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俯卧位肺复张对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5例,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行血气分析并计算PaO2/FiO2、Qs/QT。结果:(1)两种体位肺复张后SPO2均显著升高(P<0.05),俯卧位肺复张后SPO2较仰卧位肺复张后更高(P<0.05)。(2)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PaO2/FiO2均升高(P<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也均高于仰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P<0.05)。(3)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Qs/QT显著降低(P<0.05),但两种体位间比较无差异。(4)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即刻CI、SVI、GEDVI、GEF下降(P<0.05),SVV升高(P<0.05),但复张结束后即恢复至之前水平。两种体位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氧合水平,减少肺内分流,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肺复张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标[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氧分压(Pa 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4、28 d后,研究组的Pa O2/Fi O2和Pa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