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俊武 《临床医学》2020,40(3):53-54
目的 比较对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分别采取单纯支架取栓以及桥接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共89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桥接取栓组42例以及单纯取栓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管开通时间、取栓次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桥接取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4. 29%(27/42),明显高于单纯取栓组的36. 17%(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单纯支架取栓与桥接支架取栓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可实现闭塞血管再通,其中,桥接支架取栓患者预后更佳,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总结2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手术的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神经功能监测、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穿刺部位护理,密切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3例闭塞血管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闭塞血管再通失败。  相似文献   

3.
魏慧  杨红燕  陈金花   《护理与康复》2018,17(3):100-102
总结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并发脑疝的急救与护理。护理的重点包括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的观察与护理,脑疝的急救与护理,做好去骨瓣解压术+颅内压探头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并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45d的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脑梗死在发病4.5h之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1]。但遗憾的是,即使及时地给予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其血管的再通率也并不高。有研究统计发现,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5.
姜敏  张婉  薛楠  孙莉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48-5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取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结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曹俊梅 《天津护理》2021,29(3):314-315
总结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术患者的护理.术后做好神经功能的监测、高血压的护理、躁动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时间窗,同时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早期开通血管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等.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恢复血流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和替奈普酶.Rt-PA(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1] ,现认为有效挽救半暗带组织时间窗为4.5 h内或6 h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特殊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同时强化术前护理、术后生命体征及病情的监测、穿刺侧肢体护理、并发症的监护等。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8例,基底动脉闭塞2例,取栓后再通11例,部分开通5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脑干出血死亡,2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1例患者出现鼻黏膜出血,15例患者住院2周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特殊问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52-3953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机械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NIHS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得分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率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按随机抽取红黄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降低,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延龙 《大医生》2023,(16):53-55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采集病例资料入档,择取符合纳排标准的70例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展开研究,于发病≤4.5 h内实施静脉溶栓,纳入对象根据取栓方式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单纯动脉内支架取栓)与观察组(予以支架取栓联合抽吸取栓),各纳入3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开通效果、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取栓次数和术后72 h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动脉支架+抽吸取栓技术,相较于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对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可取得更好的血管开通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取栓次数,以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程飞 《大医生》2023,(3):18-20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静脉溶栓治疗)、B组(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和C组(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各35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变化,评估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A组、B组(P <0.05),治疗后,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能够促使血清水平恢复正常,减轻病情,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艳 《天津护理》2018,26(1):47
总结33例脑梗死支架取栓术患者的护理。采用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治疗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好术前评估、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有效按压股动脉穿刺处及穿刺处的观察护理,正确指导抗聚药物的使用,饮食及管路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时效性分析护理在急诊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1月1日就诊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就诊奇偶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就诊各项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干预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情绪状况、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危重患者护理中可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过4.5 h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41例和取栓组58例。溶栓组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取栓组接受Solitaire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手术结束前采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2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并于90 d进行随访。结果:取栓组的血管再通率、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94.8%v.s.78.0%,67.2%v.s.41.5%,均P0.05);取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取栓组的NIHSS评分优于溶栓组(P0.05);取栓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高于溶栓组的87.8%(P0.05);取栓组的基本治愈率高于溶栓组(50.0%v.s.31.7%,P0.05);溶栓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取栓组(P0.05);90 d随访,取栓组恢复优于溶栓组(P0.05)。结论:支架取栓治疗可显著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吴敏 《全科护理》2016,(19):1990-1991
总结3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在时间窗内行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有效呼吸通路的管理、静脉药物的管理等。认为在支架机械取栓的有限时间窗内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对术后并发症减少、神经功能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3例资料,均为基底动脉闭塞,分析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 结果3例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均成功再通,第1例静脉溶栓症状好转,4 h后症状加重并进入昏迷,考虑血管再闭塞,紧急启动机械取栓,术后第1天患者清醒;另2例患者静脉溶栓同时联合机械取栓,术后5~7 d复查颅脑CT及CT血管造影(CTA)均显示基底动脉通畅,未见梗死灶扩大,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3例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6~27分,出院时mRS评分为3分1例,2分2例;3个月后mRS评分为2分1例,1分2例,BI评分均为95~100分。 结论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选择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