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技术(IOE)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因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治疗,观察组采用IOE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临床疗效、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TP、AL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技术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鼻饲留置胃管法干预)和试验组(100例,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干预),两组患者均行口肌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吞咽功能、误吸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均升高、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MMAS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FEE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误吸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1~12个月皮罗综合征患儿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皮罗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性经鼻至胃管饲法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患儿则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给予营养支持。于入选时、治疗4周后观察对比2组患儿肺部感染、营养、体重、洼田吞咽能力评级等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16.0%)、实验室营养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体重[(8.3±1.5)kg]、洼田吞咽能力评级等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能显著降低皮罗综合征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儿体重发育,提高吞咽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程玉华  王虹  苏美莲 《全科护理》2022,20(3):379-381
目的: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IOE)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对症治疗和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观察组给予IOE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采用才藤氏吞咽功能分级标准及吞咽障碍病人舒适度问卷对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才藤吞咽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吞咽功能整体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OE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老年病人吞咽功能,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间歇经口管饲法与留置鼻胃管法在改善患者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方面的差别。方法 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有关间歇经口管饲法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9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鼻胃管法相比,间歇经口管饲法能改善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OR=3.88,95%CI:2.60~5.79,P<0.000 01),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OR=0.27,95%CI:0.12~0.61,P=0.001),提高白蛋白水平(MD=3.20,95%CI:1.36~5.03,P=0.000 6)和血红蛋白水平(MD=10.52,95%CI:0.09~20.95,P=0.05),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MD=21.41,95%CI:14.85~27.97,P<0.000 01)。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与留置鼻胃管法相比,间歇经口管饲法在改善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吸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结合留置鼻饲管法,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干预前、干预后4周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况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3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玉平 《当代护士》2021,28(4):40-43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结合留置鼻饲管法,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干预前、干预后4周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况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3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共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留置鼻饲管技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0d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和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艳琴 《全科护理》2020,18(11):1381-138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技术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IOE技术,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个住院周期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IOE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胡艳 《当代护士》2022,(1):131-134
目的 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饲法(cont...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IOE组和持续经鼻至胃管饲(NGT)组,各4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评价2组生活质量、抑郁状态和病耻感。结果:治疗后,2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IOE组生活质量更高于NGT组(P0.05);治疗后,NGT组和IOE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IOE组低于NGT组(均P0.05);治疗后,2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IOE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低于NGT组(均P0.05)。结论:与NGT相比,IOE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其抑郁情绪及慢病病耻感。  相似文献   

12.
张艳丽  崔颖 《中国康复》2017,32(5):397-400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和间歇经口至胃管饲(IOG)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以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为IOE组、IOG组和对照组(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每组各60例,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3组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IOE组和IOG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OE组和IOG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IOE组、IOG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OE组和IOG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IOE组和IOG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O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O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并且治疗过程中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康复科接收的100例进行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生存质量、自护能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可以帮助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3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经鼻胃管管饲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两组均持续15 d;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营养支持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法,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性管饲法;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舒适度、干预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M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干预后,观察组Hb、ALB、PA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0. 01);观察组SF-36中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助于其恢复吞咽功能,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对痴呆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痴呆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00例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18.
张春花  何艳斌  李盈盈  欧阳慧  石慧 《全科护理》2021,19(35):4964-4967
目的:探讨经口间歇性管饲(IOE)对慢性意识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就诊的60例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oC,pDoC)合并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家属或法定监护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继续采用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的病人纳入对照组,同意拔除原留置鼻饲管后使用IOE提供营养支持的病人纳入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状况、意识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分、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营养状况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IOE更有效地保障了pDoC病人营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更有助于对pDoC病人吞咽功能及意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留置胃管管饲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肠内营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的吞咽障碍评级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喂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总结43例早产儿经口置胃管喂养中存在的并发症,提出防范与护理对策。结果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口唇黏膜干燥,恶心、呕吐,脱管,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返流引起窒息。结论早产儿经口置管喂养时应采用稳妥的固定方法,对有窒息史与早期存在频发恶心患儿采取洗胃、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综合方法。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与喂养过程中监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