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病情的需要,大多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管路较长,这种客观的条件给管路的维护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给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此问题,自2000年始至今,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尝试巧用一次性PVC手套制成气囊袋,用以支撑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管路,防止管路扭曲打折,避免皮肤压伤,目前已有6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应用此方法,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管路对人工气道的牵拉容易造成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翼、口唇皮肤黏膜压伤以及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切开管的扭曲、气管切开处渗血等。临床上过去常使用毛巾、布垫托起的方法托起呼吸机管路,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长时间的覆盖容易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引发湿疹,并且使用这种方法时,在调整角度和位置方面有时会存在难度。在临床中,我们对7例经鼻气管插管和4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了通过给一次性手套充气托垫起呼吸机管路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夏海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32-3332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一些静脉穿刺后的淤青和静脉不清楚的患者,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时会采用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再行穿刺,但使用传统热水袋较繁琐,直接使用毛巾湿热敷往往会弄湿床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使用一次性橡胶检查手套取代传统的热水袋,方法简便,效果好.且一些局部小切口的整形美容手术,术后24 h内的冷敷消肿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清洁小巧且深得患者喜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ICU危重患者中,常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经鼻、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如果呼吸机管道支架太紧,呼吸机管道过度牵拉造成患者不适、躁动,严重时可出现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强行脱出;如果支架过松,出现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连接处的呼吸机管道下垂,引起管道折叠、扭曲,使痰液及冷凝水积聚在处于低位的呼吸机管道内,造成管道阻塞。同时在清除痰液及冷凝水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痰液及冷凝水反流入气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科自2011年5月起,采用医用橡胶手套充气后支撑呼吸机管道,共应用252例,效果良好,现将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吹气球运动可以锻炼患者呼吸肌肉和增加肺活量,2010年开始,我科应用一次性手术橡胶手套代替气球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取用一次性手术橡胶手套一支,指导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做吹大手套运动,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力将肺内气体吹入手套内,手套吹大后,放气休息一会儿,再开始吹,每日2次,每次10~20 min.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病情重,身体多处破溃的病人,入院后常规是用气垫床、气圈等防止病人破溃处发生褥疮。而气圈在临床使用中只能固定在某个点,并且它的承受压力也有限。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用一次性橡胶手套注水后垫于破溃处使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卫生手套小简易包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护理工作随时会面对、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处理患者身上的污秽等情况,特别是急诊患者,这种情况随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护理工作随时会面对、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处理患者身上的污秽等情况,特别是急诊患者,这种情况随时存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渐增加,一次性卫生手套在临床的应用也得到广泛推广,它具有强韧、卫生、不漏液、耐腐蚀、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材料费用低廉,深得医生护士的喜欢。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是治疗、预防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每次使用之前均要用模肺进行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和工作参数的调试。由于使用频繁,模肺容易破损。现用一次性胶皮手套自制模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大大节约了成本,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皮肤是新生儿的一大天然屏障,如出现破损,继发感染,则可能出现败血症的危险.特别是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保护其皮肤的完整性更是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5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充气或装温水制成小气囊或水囊置于患儿耳廓.外踝等处防止新生儿压力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皮肤是新生儿的一大天然屏障,如出现破损,继发感染,则可能出现败血症的危险.特别是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保护其皮肤的完整性更是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5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充气或装温水制成小气囊或水囊置于患儿耳廓.外踝等处防止新生儿压力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对脓性指头炎切排、拔甲、手指外伤等形成的伤口,传统方法是用纱布包扎再用胶布固定,其固定时需胶布反复缠绕,患指活动不便;敷料容易脱落,不能有效地起到加压固定作用;换药时,常因撕拉、牵扯增加患者痛苦,操作者费时费事.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用橡胶手套的手指代替胶布应用于手指伤口包扎固定,使用方便,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使用橡胶外科手套是进行多项护理及手术操作的必备用物,每次操作后都废弃。笔者经过多年病房和五官科门诊护理实践发现,手套使用后,其内外包装纸还可以再利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充气后的一次性橡胶手套预防骨科病人四肢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骨科卧床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2组均按照基础护理学压疮预防标准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一次性橡胶手套预防压疮。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与对照组(22%)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卧床病人在进行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可以明显降低四肢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或早期康复的开展,及康复理念的日趋健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或早期体位变换,保持躯体及肢体的良肢位尤为重要.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