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进行现况调查,为制定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泰安市某小区216名老年人实施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得分率分别为56.00%、62.51%、61.91%。年龄、文化程度、参与用药安全讲座是老年人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认知属于低等水平,用药安全态度及用药安全自我效能属于中等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参与用药安全讲座为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的预测因子,建议在后期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时考虑到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老年人的接受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疼痛自我效能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顺序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脊柱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疼痛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内容包括疼痛原因、疼痛数字评分法的应用和减轻疼痛的措施,由责任护士以口头宣教和疼痛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完成并每天晨间护理时行强化训练。行为干预根据数字评分法评估得分由每日当班责任护士实施个体化干预。患者出院后干预内容由责任护士行电话随访时指导患者执行,并反馈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疼痛评分、疼痛自我效能、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和疼痛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治疗患者73例,按照收治病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赋能教育,分3个阶段、8次进行。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有氧运动耐力、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结果干预1个月、3个月后,干预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运动自我效能得分、运动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赋能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有氧运动耐力、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康复。  相似文献   

4.
陈菡  王丽霞  陆霞 《护理学杂志》2012,27(13):81-82
目的探讨护士志愿者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以医院专科护士、社区工作人员、老年人及子女代表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10名三级医院护士志愿者进社区,对400名老年人进行志愿服务,包括进行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印发健康教育宣传册,开展健康讲座,建立短信及网络平台,按照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层进行指导和护理。结果干预后老年人健康行为采纳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专业护士志愿者进社区,对社区老年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士志愿者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成立以医院专科护士、社区工作人员、老年人及子女代表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10名三级医院护士志愿者进社区,对400名老年人进行志愿服务,包括进行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印发健康教育宣传册,开展健康讲座,建立短信及网络平台,按照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层进行指导和护理.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健康行为采纳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专业护士志愿者进社区,对社区老年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口腔衰弱指标筛查 8、进食评估问卷、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和老年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量表,对泸州市5个社区22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高风险132人(59.2%)。口腔衰弱风险等级与进食评估问卷得分呈正相关,与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个人月收入、吸烟、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是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风险高,口腔衰弱风险与吞咽困难程度及营养状况相关;应重视高龄、月收入低、吸烟及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低的老年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老年人口腔衰弱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实施团体活动式的延续护理,以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某社区2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外抽取另一社区2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入组后由社区医护人员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发放课题组编制的COPD自我管理知识手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每次约60 min的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共8周.结果 观察组观察期间平均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与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和干预后6个月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可以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4名高龄居家老年人按照居住街道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问题排序及慢性病指导、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和居家安全宣教等个体化家访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高龄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能显著改善高龄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服务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宁波市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20名护士进行老年人跌倒预防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93.64%社区护士愿意参加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技能培训,84.54%愿意参与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管理。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认知总分(75.54±12.27)分,其中跌倒知识(54.07±10.24)分,知识条目均分为3.40~3.77分,处于中等水平;跌倒态度(21.47±3.60)分,各条目均分为4.20~4.40分,态度总体良好。有无接受过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既往有无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有无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预防教育的社区护士在跌倒预防知识得分及总体得分方面存在差异(均P0.01)。结论社区护士对老年人跌倒预防态度较好,但需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护士进行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使社区护士更好地掌握老年居民跌倒预防知识和技能。建议开展和推进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自我效能与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及其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及照护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儿及照护者则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改善情况,以及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干预前后改良肠镜Baron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及用药依从性得分均明显提高,肠镜Baron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干预组患儿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及其照护者采取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医嘱依从性,并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4名高龄居家老年人按照居住街道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问题排序及慢性病指导、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和居家安全宣教等个体化家访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高龄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能显著改善高龄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服务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魏霞 《护理学杂志》2011,26(3):72-7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安全意识水平及影响因素,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运用自制安全意识问卷,对枣庄市350名城镇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得分0.48±0.46,其中,饮食安全意识、运动安全意识、家居环境安全意识、用药安全意识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0.38±0.42、0.51±0.45、0.51±0.47、0.40±0.44。影响老年人安全意识的因素为家庭居住区域、文化程度、患病病种、退休前职业、居住情况(P<0.05,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整体较弱。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应采取综合措施,做好社区安全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自杀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干预,为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便利取样法抽取济南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社区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选择其中的36名参加自杀预防教育干预研究。结果社区护士自杀态度得分2.88±0.31、对自杀者态度得分2.53±0.42、对自杀家属态度得分2.60±0.43,均处于中立水平,对自杀行为持排斥、歧视态度,得分3.54±0.51。社区护士自杀预防态度得分38.24±6.00,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后,社区护士对自杀态度、自杀行为态度、自杀家属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对自杀者态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和对自杀者的歧视,教育干预能提高社区护士积极的自杀预防态度和对自杀、自杀行为及自杀者家属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陈彬 《护理学杂志》2012,(21):11-13
目的探讨QQ群沟通对合同制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鼓励所有合同制护士加入护理部QQ群,及时发表自己的工作感想及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护理部设专门人员将合同制护士的意见和感想进行汇总,并如实汇报给护理部,护理部在1周内给予回复,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于利用QQ群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对合同制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合同制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合同制护士采用QQ群沟通,可以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预,提高了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效果。方法 将66例直肠癌拟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n=33)和干预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的BMI、实验室相关营养指标、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PG-SGA)得分及造口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BMI和实验室相关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得分、造口自我效能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其造口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助推理论为指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孕28~32周的孕妇134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所居住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妊娠期及产后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 结果 对照组56例、干预组60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产后1、3、6个月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产后1、3个月乳房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储备与自我效能,改善母乳喂养相关乳房问题,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图像思维训练在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个社区60~80岁的老年人进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对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且同意参与研究的123名老年人实施图像思维训练,即磁贴剪纸、涂色找茬、解环游戏。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及复述能力等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干预后ADL总分及修饰、穿衣及上下楼梯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图像思维训练能够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注意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对患者定向力具有显著疗效,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用药行为现状。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抽取北京市社区11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疾病及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及用药行为。结果85.5%老年人正在使用药物,平均每人服用2.96种药物。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较低的内容依次为注射用药不一定比口服用药更好、更安全(50.9%);老年人合用多种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60.0%);中药有不良反应(67.3%)。不良用药行为主要有用药前不太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72.7%),患病时多药并用(69.1%),要求医生输液(52.7%),病情好转时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52.7%)。结论社区老年人对用药安全的认识不足,存在一些不良用药行为。护士应利用各种机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并进行指导,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药物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用药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抽取北京市社区11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疾病及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及用药行为.结果 85.5%老年人正在使用药物,平均每人服用2.96种药物.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较低的内容依次为注射用药不一定比口服用药更好、更安全(50.9%);老年人合用多种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60.0%);中药有不良反应(67.3%).不良用药行为主要有用药前不太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72.7%),患病时多药并用(69.1%),要求医生输液(52.7%),病情好转时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52.7%).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用药安全的认识不足,存在一些不良用药行为.护士应利用各种机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并进行指导,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药物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20.
梅菁  孙慧敏  何易  张秀秀 《护理学杂志》2022,27(17):87-89+97
目的 研制手机App用于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并探讨对照顾者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可降低照顾者负担,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