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究蒙古族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具体需求。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老年人232名,对养老模式选择需求、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情况及目前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蒙古族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最多,占89.7%,其次为选择养老院(7.8%)。蒙古族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中,生活照顾类需求较多的是开设"老年餐桌"(38.5%);医疗保健类对水平较高的社区蒙医医院需求最大(占29.3%);精神文化类对增设棋牌社需求量最大(占25.0%)。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受文化程度、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配偶、有无子女以及居住方式的影响(P0.05,P0.01)。结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老年人青睐社区居家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以蒙古族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导向,提供有针对性、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群体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西安市城区20所社会化养老机构的462名老年人的SWB进行调查,并分析人口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等对老年人SWB的影响.结果 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MUNSH总分32.93±12.23,高SWB水平者246名(53.25%),低SWB水平者47名(10.1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老年人的SW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个性、经济状况自评、在社会家庭中地位、健康恶化、对养老公寓满意度、子女就业困难、体育锻炼.结论 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SWB不容乐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SWB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西安市"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探索借助"互联网+"视角的解决策略。方法方便抽取西安市438名接受"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60岁以上的老人,采用自制西安市"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仅为11.0%,医保付费、创建健康档案、转诊机制完善是提高"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医养融合"深度不够,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可借助"互联网+"优势加速"医养融合",提高服务满意度,进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济南市5所养老机构的21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88±0.69,其次依次为趋近接受(3.06±0.74)、死亡逃避(2.53±0.84)、逃离接受(2.44±0.71)、死亡恐惧(2.36±0.9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内讨论死亡情况、文化程度、年龄及子女看望次数对老年人死亡态度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死亡态度偏正向。营造公开的家庭氛围、鼓励子女看望和陪伴老年人,能够帮助养老机构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死亡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西安市城区20所社会化养老机构的462名老年人的SWB进行调查,并分析人口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等对老年人SWB的影响。结果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MUNSH总分32.93士12.23,高SWB水平者246名(53.25%),低SWB水平者47名(10.1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老年人的SW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个性、经济状况自评、在社会家庭中地位、健康恶化、对养老公寓满意度、子女就业困难、体育锻炼。结论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SWB不容乐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SWB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意愿以及愿意支付的费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上海市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及调查情况的描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支付意愿,照顾者社会经济学特征,对问卷的理解程度。结果绝大多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持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照顾者有164名(59.2%)。其中111名(67.7%)愿意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费用低于10元/次。影响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家庭人口数、照顾年限(P0.05,P0.01)。结论照顾者对老年人居家照护指导持肯定态度,但支付意愿偏低,且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人社区对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影响因素,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8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需求率为1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就医频率、子女数量、自理能力、对现阶段养老方式的满意度及社区嵌入式养老是否满足自身养老需求,是老年人社区嵌入式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较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高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高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从而提出改进对策,以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盐城市家庭养老(282人)、机构养老(234人)和社区居家养老(139人)的≥80岁老年人的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需求进行调查。结果3种养老模式下高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社区居家养老高龄老年人健康促进的需求最高,家庭养老对疾病护理的需求最高,机构养老对疾病预防需求最高;影响高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对护理服务的认识和患病数目(均P<0.01)。结论不同养老模式高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不同,在我国多种养老模式并存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针对性满足高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意愿以及愿意支付的费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上海市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及调查情况的描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支付意愿,照顾者社会经济学特征,对问卷的理解程度.结果 绝大多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持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照顾者有164名(59.2%).其中111名(67.7%)愿意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费用低于10元/次.影响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家庭人口数、照顾年限(P<0.05,P<0.01).结论 照顾者对老年人居家照护指导持肯定态度,但支付意愿偏低,且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587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居家不出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87人中居家不出107人(占18.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来源、患病种数、吸烟饮酒情况、活动爱好、锻炼身体、助行器使用、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及社会支持度的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高龄、缺乏活动爱好、疏于锻炼身体、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收入低下是居家不出的危险因素(OR=3.062~33.199)。结论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帮助老年人尽可能多地外出,以丰富老年人生活,实现积极养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社区现有养老服务内容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需求,为政府合理分配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CLHLS),采集有关老年人期望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区供给情况,以及老年人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采集到11981名老年人数据资料。75.7%的老年人希望得到保健知识教育服务,42.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该类服务;64.3%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居家护理服务,但仅10.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81.0%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家访照顾,35.0%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67.3%老年人希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仅12.1%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老年人的年龄、居住地、居住现状、经济情况及健康状况等是影响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较大,但我国社区养老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以及老年人生活水平差异等。社区养老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咸宁市社区52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压监测、血糖监测、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健康指导、服药健康指导及心理支持分别占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前6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患病种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社区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较大,高龄、患慢性病数目多、ADL能力低、文化程度及收入高的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老年人视角了解其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知、选择意愿和需求,为完善该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提纲对武汉市6个社区的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社区嵌入式养老认知欠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家庭养老,视自理能力入住社区内养老机构,入住商业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上门服务,入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3个主题及6个下属主题.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养老服务需求呈多元化特点.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及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续预防和监测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老年自我忽视评估量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436名武汉市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 25.46%居家老年人存在自我忽视;社会交往自我忽视率最高(44.95%)。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度、疼痛、月收入、子女探望频率是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居家老年人易发生自我忽视,需要重点关注低收入、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有身体慢性疼痛、低家庭关怀度、独居或空巢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20所养老机构的46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115.03±17.54)分,81.42%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健康;老年人营养得分最高,其次为人际关系、压力处理、自我实现、体育运动,健康职责得分最低;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不健康水平;影响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因素包括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改善老年人生活方式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居家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对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得分为54.72±13.15,得分率57.00%。多元回归分析示,影响照顾负荷的因素包括失智老年人患病严重程度、最近一年有无意外事件及家庭人均月收入(P0.05,P0.01)。结论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照顾负荷,需加强对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的关心,在社区开展的失智症护理干预指导及照顾者自我生活干预指导,提高其照护能力,减轻照顾负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以SERVQUAL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拟定预调查量表。选取183名失能老年人和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 结果 最终形成的量表包含6个维度、23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368%。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0.633~0.874;重测信度为0.716。 结论 编制的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人养老机构入住体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照护服务改进以提升照护质量和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方便抽取5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02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养老机构入住体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体验总得分为73~150(123. 82±17. 39)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关怀性、连续性。年龄、月收入、亲人支持程度、子女个数对老年人入住体验有显著影响(P 0. 05,P 0. 01)。结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入住体验评价较好,但在人文关怀性和医疗连续性上有待加强。亲人支持程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的入住体验,养老机构需提供条件促进子女与老年人的联系,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南省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意愿、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湖南省安仁县5个乡镇50个行政村的807名空巢老人,采用自制互助养老意愿及需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72人(33.71%)选择愿意接受互助养老,互助养老需求评分为3.22±0.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意愿受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目前患慢性病数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5个因素的影响(均P0.01)。结论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意愿不强,对健康服务需求较高,高龄、文化程度高、自理能力差、患慢性病数量多、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低的农村空巢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相对较高。需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的认知,以促进农村养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居民对养老护理需求现状,为满足其护理服务需求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东莞市456名社区中老年居民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中老年居民所希望的养老方式首选家庭养老(53.07%),最担心的养老问题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占52.63%),护理服务需求总分(71.33±8.57)分;护理服务需求较高的条目为干重活、紧急救助和体育锻炼场地。结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对养老护理服务需求表现为多样性,对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及活动需求较高。政府和养老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养老政策和保险及医疗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