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入住CCU及住院时间并评价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CCU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及病区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模式应用于C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C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的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及观察组(n=46)。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ICNSS评分系统对患者行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预后及家属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1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每组各7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预后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儿的入住PICU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 将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之中,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入住PICU率,保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提高骨科病人和护士双方的满意率。[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形式,依据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 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值和病情细化分级护理等级,同时细化不同等级护理病人的基础护理项目和基础护理执行人及执行时间,并制定质量检查标准,将护士参加基础护理的数量、质量与优质护理专项奖励基金挂钩;将2012年同期收治的骨科病人作为对照组,遵医嘱按常规实施等级护理。[结果]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病人满意率、护士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依据病情和 ADL 评分细化骨科分级护理等级,落实基础护理,可进一步深入、持久、扎实地推进优质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且行肠内营养支持的79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营养状况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舒适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开展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减少其并发症发生,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前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11月我院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后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入住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PaO_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VAP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苏醒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快速急诊生理评分表(REMS)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Ⅱ、REM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RE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可缩短疾病分诊、救治的时间,促进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20例外科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2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靶向预控护理。比较两组麻醉复芳时间、麻醉复苏评分、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麻醉躁动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靶向预控护理能有效提升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管理质量,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堵塞、意外拔管、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分值化,有利于临床护士对患者实施分类护理,及时筛查出潜在危重症患者,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3.3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结合肿瘤内科疾病特点制定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分级护理后对分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肿瘤内科226例患者(医师根据病情等级确定护理等级)为常规护理组,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服务;选取2016年1~6月肿瘤内科238例患者(医师根据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确定护理等级)为细化护理组。住院7d后应用分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细化护理组分级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科学的评定患者自理能力等级,是落实护理分级行业标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医护合作依据病情等级和自理能力等级细化科室分级护理标准,体现专科特点,改进后的护理分级方法更加符合患者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120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根据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并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将2014年1~12月120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水平、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L)评分、徒手肌力评定法(MMT)评分、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术后7 d,观察组凝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MA-L、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改善妇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躁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6例,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躁狂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躁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躁狂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躁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躁狂症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躁狂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12月在医院心外科就诊的冠心病的患者82例,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监护室时间、住院天数、6 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Barthle指数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监护室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Barthle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日常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术后能够尽快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56-1558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对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14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每组57例,比较两组护理1w和1个月后SDS、SAS评分、SCL-90评分以及满意度。观察组护理后1w和1个月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科室建立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出院的1095份病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由负责护理文件质控小组进行质量控制,各尽其责;观察组除上述方法外,建立并实行了三级质量控制,细化了质控流程,加强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各种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室建立并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小组以来,细化了质控的流程,各环节紧密把关,严格质量控制,做好信息反馈,是全面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 100 例,通过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 两组的排便时间,排便通畅程度,护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通 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缩短初次排便时间,改善排便通畅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科室建立三级质控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对照组,由护理文件质控小组进行质量控制。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质量检查,建立并实行了三级质量控制,细化质控流程,加强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比较2组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对比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情况,同时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为97.26%,高于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60.27%;观察组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科室建立三级质控能够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避免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缺陷情况的出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53例进行ICU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病死率及出院后护理质量调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流程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ICU入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分级护理模式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病死率及ICU入住时间显著低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级护理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ICU的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粟典  赵微 《当代护士》2022,29(2):52-5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相关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重症CRRT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低血糖发生率、预后转归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重症患者CRRT期间相关低血糖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改善病情,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