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糖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高血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控制血糖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前瞻性地研究了14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2分)的血糖,并将血糖高于11.1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11mmol/L以下,另一组不接受胰岛治疗,以明确血糖水平同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控制血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且颅内压水平同血糖水平显著相关。同血糖水平高于11.1mmol/L的患者相比,血糖控制在6.11mmol/L以下的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结论早期高血糖是颅脑损伤后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预测损伤严重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血糖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后病人高血糖反应与GCS评分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探索应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自1995年5月~2000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8分)126例,其中,GCS3~4分36例,GCS5~6分42例,GCS7~8分 48例,每例均测定伤后24 h空腹血糖浓度,并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63例)和非胰岛素治疗组(63例),其余相关治疗措施相同.结果颅脑损伤后24 h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与损伤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病人的预后呈显著相关(P<0.05).按GCS预后评分,胰岛素治疗组GCS 4~5分(痊愈或轻残)29例(46.03%),GCS 2~3分(重残或植物生存)18例(28.57%),GCS1分( 死亡 )16例(25.39%);非胰岛素治疗组GCS 4~5分30例(47.62%),GCS 2~3分15例(23.81%) ,GCS 1分18例(28.57%). 二组病人的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伤患者伤后24 h空腹血糖测定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估计病人的预后;加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反应对预后的转归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血糖值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血糖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8分)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1.10mmol/L者为A组(47例),血糖≥11.10mmol/L者为B组(32例)。动态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按出院时治愈、好转、植物生存、死亡状态进行预后评定。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值高于正常参考值。A、B两组预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1周后血糖控制不良者,预后情况显著差于血糖控制较好者(χ^2=8.70,P<0.01)。结论:血糖水平是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应重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监测,以利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BI)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了128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颅脑损伤损伤类型、入院时GCS水平、瞳孔光反应、近期预后与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的关系。颅脑损伤类型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3组;入院时GCS水平分成3-4分组、5-6分组、7-8分组;瞳孔对光反应情况分成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3组。近期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2组。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中型颅脑损伤组(P〈0.05),3-4分组血糖水平(16.11±2.85)mmol/L明显高于7-8分组(12.33±2.23)mmol/L和5-6分组(14.11±2.85)mmol/L,而5-6分组血糖水平也明显高于7-8分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19.29±3.87)mmol/L,明显高于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组(15.69±2.83)mmol/L和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17.84±3.89)mmol/L,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糖16.7mmol/L组的预后明显差于≤16.7mmol/L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明显增高。颅脑损伤伤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高血糖是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糖,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观察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预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治疗组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糖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估计患者的预后,用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分为两组,其中颅脑损伤中重型(3~12分)40例,轻型(13-15分)40例;同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共8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水平,并且分析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住院后第1天颅脑损伤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发现所有时间点中重度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轻度组(P<0.05);所有患者入院1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OS)评定患者,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60例,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发现预后不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其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血S100B水平测定在判断术后颅内感染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的成人颅脑外伤患者共160例,入院即刻及第1~7天每天抽血取样测定血S100水平。根据GCS评分分为≤8分组66例,8分组94例;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组145例;依据术后12月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54例和预后不良组(GOS 1-3)。比较分析各组间S100水平差异。结果 GCS≤8分组入院时血S100B水平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01);从入院第3天开始,感染组S100B水平较未感染组出现显著性升高(P0.001);从入院时开始,预后不良组的S100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结论 S100B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对于预测术后感染、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114例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6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糖、CRP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伤后6 h、1 d、3 d、7 d,3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14 d和28 d,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不同时间3组患者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CRP水平最高,而轻度组最低。3组患者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预后良好率最高,而重度组最低。结论 GCS评分与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和CRP水平存在密切联系:GCS评分越高,患者血糖和CRP水平越低,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浆中内皮素(E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ET测定采用均相竞争法,NSE测定采用ELISA法,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3天、5天、7天检测血浆内皮素(E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病人的GCS评分呈明显相关性,GCS评分3-8分组病人血清内皮素(E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高于GCS评分9-12分组病人及GCS评分13-15分组病人,且一周内下降缓慢。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浆内皮素(E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可用于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并可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大骨瓣减压术与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8-10间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行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2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与第30天,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昏迷指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对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对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0d行GCS、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后30d观察组GCS、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伤后24h内给予管饲立适康匀浆膳,对照组通过锁骨下或颈内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出现肠鸣音后逐渐过渡到管饲肠内营养。两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及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意识评测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颅脑外伤昏迷患者30例,每8h评价患者的GCS评分,记录患者手术治疗后3d内的GCS评分,记录相同时刻的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颅内压值,依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3分≤GCS≤5分),B组10例(5分< GCS≤8分),统计两组患者的21 d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脑电双频指数值和颅内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脑电双频指数值为45.3 ±3.8,颅内压值为(18.6±2.8) mmHg,B组脑电双频指数值为32.2 ±8.2,颅内压值为(33.4±4.6) mmHg,A组21d生存率为55%,B组21 d生存率为30%,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脑电双频指数值与昏迷程度呈正相关,与颅内压值呈负相关(r =0.532,P <0.05;r =0.521,P <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越重,患者术后颅内压越高,脑电双频指数值越低,其预后越差.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在评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昏迷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7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据伤后6个月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组,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纳为观察组(n=56例);GOS评分1~3分为预后不良,纳为对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相关资料以及颅脑损伤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入院时间、血糖、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severity score,I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并发症及基础疾病、休克以及CT中线移动程度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熟悉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对基层神经外科医师及时、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伤后24 h内给予管饲立适康匀浆膳,对照组通过锁骨下或颈内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出现肠鸣音后逐渐过渡到管饲肠内营养.两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比较两组惠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不同GCS评分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接诊的6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标准将其分为两组,GCS≤8分为A组(31例),GCS评分在9~12分为B组(31例)。在术前、术后7天、术后14天记录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TNF-ɑ、IL-6、IL-8、CRP表达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术后7天左右达到峰值,ESR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TNF-ɑ、IL-6、IL-8、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ESR、TNF-ɑ、IL-6、IL-8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可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也逐步增多。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同期患者的10%左右[1]。对颅脑外伤分型诊断的主要依据是GCS评分,而GCS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意识进行判断评分。由于老年人颅脑生理功能和病理基础因素,其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也有不同的特点,故单独依据GCS对老年颅脑内损伤评估判断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对GCS13~15分的老年患者中,部分CT检查发现颅内有损伤。现收集25例GCS13~15分,CT检查有颅内血肿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与CT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检测,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伤后6h内及伤后第2-6天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早期(6小时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轻型颅脑损伤组多在1~2内下降,中型颅脑损伤组多在2~3内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预后良好组与预后恶劣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种客观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替代剂量地使用甲泼尼龙(methvlprednisn10ne)联合甘露醇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方法将74位: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均分成A(GCS=7.57±2.97)、B(GCS=7.81±2,85)两组,然后按照GCS标准再将每组颅脑外伤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中.重型两个亚组(即A1(中型颅脑损伤17人,GCS=10.35±1.13)、A2(重型颅脑损伤20人,GCS=5.20~1.75)、B1(中型颅脑损伤18人,GCS=i0.33-±1.11)、B2(重型颅脑损伤19人,GCS=5.42±1.70)),实验组A组病人在创伤后给予甲泼尼龙(1.0mg·kg。·d。)治疗。对照组B组病人给予同时间同样剂量的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lO天,其余诊疗经过,如手术及手术方式、营养支持治疗、脱水治疗以及其他用药、护理等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A1亚组病人10天后8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3例GCS评分3~8分,1例死亡.死亡率5.82%,GCS=11.697±-3.40,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A2亚组病人10天后5例GCS评分≥12分,6例GCS评分9~12分,4例GCS评分3~8分,5例死亡,死亡率25.00%,GCS=10.46±3.30,与治疗前GCS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B1亚组病人10天后6例GCS评分≥12分,8例GCS评分9~12分。2例GCS评分3~8分,2例死亡,死亡率11.11%,GCS=11.06±2.56,与治疗前GC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B2亚组病人10天后2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6例GCS评分3-8分,7例死亡,死亡率36.84%,GCS=8.15±3.28,与治疗前GCS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0天后A1组病人与B1组病人GCS评分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2组病人与B2组病人GC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不能显著改善预后,但也不会使病情恶化;而在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与未使用者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改变情况,并分析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损伤程度(GCS评分)及预后(GOS评分)的关系。方法监测124例单纯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凝血指标,进行DIC评分,对患者入院时颅脑损伤程度及外伤后6个月的临床预后进行评分。结果超过50%的单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其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预后不良的颅脑外伤患者PT明显延长,D-DT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凝血功能改变,尤其是DIC多发生于脑外伤后6小时内,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预后不良的颅脑外伤患者中表现的更加明显。PT、D-DT水平在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