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缓解心包积液的压迫症状或心包腔内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2006年3月2006年12月使用一次性静脉连接管应用于心包积液引流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负压吸引装置是重症监护室(IC U )及各病区危重患者床边必备抢救设备,随着医院设备的不断完善,膜式吸引器上重复消毒使用的橡胶吸引连接管被一次性吸引连接管替代,不仅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也给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利.然而,吸痰后吸引连接管的保管放置常是困扰护理人员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常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腹腔穿刺引流,因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处不匹配,无法直接连接。目前已有研究者采用医用橡胶管和一次性肛管连接[1],或采用带螺帽的输液器前端与无菌橡胶管连接[2]等方法,但连接管需用丝线结扎或胶布固定,在更换引流袋或导管冲洗、注药等操作时不方便,且易污染。我科使用三通旋塞和橡胶管连接,经30例病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负压技术是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引的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吸痰操作[1 ] ,也广泛用于需要负压吸引的各种治疗、护理中.负压吸引系统由吸引瓶、压力表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与吸痰管相连实现吸引痰液的操作,当吸痰操作完毕,分离吸痰管,将连接管放在随手可取的位置,保持清洁干燥备用[2 ].目前临床上或未设置规范的连接管放置架,连接管...  相似文献   

5.
姚渊 《当代护士》2014,(3):161-163
目的方便医护人员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制定下一步治疗、护理方案。方法2012年6月~12月,设计新型外科引流护理记录单,将60例外科手术后有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新型外科引流护理记录单,对照组应用普通外科引流护理记录单。2013年1月~2月,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医护人员对其使用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医护人员对观察组引流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新型外科引流护理记录单既能使医护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直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又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吸痰引流连接管清洗消毒的效果,为选择最佳的清洗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20根使用后的吸痰引流连接管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试验;对参与实验的连接管先进行保湿预处理,再用流动水冲洗保湿液,最后用喷淋式清洗机进行机械清洗消毒;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测定法检验清洗消毒效果。观察保湿前(即使用后)、保湿后、清洗消毒后的3个时间点的观察值变化情况。结果吸痰引流连接管使用后污染严重,相对光单位值严重超标,达到(2 817.40±1 942.60),中位数为2 758.50;保湿预处理后减至(510.90±787.64),中位数为206.00;经过清洗消毒后减至(6.30±7.90),中位数为0.50。3个时间点的相对光单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污染后的吸痰引流管采用强效气泡型保湿剂预先处理,再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结果全部合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制定健康教育手册,探讨预防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放置胸腹腔引流管3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胸腹腔引流管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并对10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手册满意度调查。结果94.7%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手册能指导其对引流管的自我管理。结论健康教育手册对置胸腹腔引流管患者预防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病员服是患者身份识别与确认的重要标识,普通病员裤在泌尿外科患者使用中却存在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泌尿外科手术部位主要为下腹部与会阴部,术后会放置膀胱造瘘管、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等3~7 d[1-2]。护理工作中对留置期间避免逆流感染与意外拔管等问题尤为重要,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了适用于本科室患者的新型方便引流病员裤,经过临床检验,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方法,提高胸腹膜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对130例患者进行引流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按需要取到检查标本或者放液治疗,2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胸膜反应,经吸氧等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腹穿刺新型引流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省时省力,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7月 ,我科对多例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自制血液透析器与灌流器连接管进行血液透析 +灌流治疗 ,其中包括重度有机磷中毒和酒精中毒患者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制作的连接透析器和灌流器之间的管路一段 ,既方便 ,又实用 ,值得推广。1 用物透析机一台 ,为日产DBB 2 6型 ;透析器一个 ,为F6型 ;血管路两套 ,为大连JMS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生产 ;碳肾一个 ,为廊坊市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制造的YTS 1 5 0型 ,输液器一根 ,为茌平产。2 方法取血管路连透析器端 ,动静脉端 (即红蓝端 )两段分别取一尺半 ,用无菌剪刀剪断。用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肿瘤科胸腹腔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2012年105例胸腹腔置管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11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程序进行循环管理。结果 2013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发生率由10.48%下降至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胸腹腔置管的肿瘤患者中,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增进了医护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留置尿管是解决排尿困难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必要护理措施,但留置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5%左右,所以,尿管护理是日常护理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内容。为控制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方便膀胱冲洗,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痛苦,我们设计制作了三通式集尿袋连接管,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体血液回收”理论的提出距今已近200年,最早是由英国外科学博士Jam es于1818年在他的动物实验室开始该项工作的。由于当时设备条件简陋和相关技术的局限,即使同一血源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直到80年代初爱滋病的出现,自体血液回收才又重新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1]。我院手术室2000年5月以前均沿用传统用勺子舀的方法回收胸腹腔内自体血,操作繁琐,采血速度慢,污染机会多。从2000年5月以后我们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并输还给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目前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技术已日臻完善,但在许多中小医院还无此设备的情况下,可借鉴和应用此方法。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4年12月给107个病人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男46人,女61人,年龄11~64岁,其中肝破裂18例,脾破裂39例,宫外孕破裂45例,胸腔大出血5例,回收输入血量500~2000m l,均未加入抗凝剂。1.2使用方法与装置如图1所示,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塞内的长管(1)剪去一段,保留3cm长(长管如不剪去一段,则当负压吸血入瓶后,血量浸过瓶内长管时,血液将不断泡腾,...  相似文献   

15.
张红健  朱伟萍  王裕珍 《全科护理》2013,(33):3080-3080
氧气枕是医院各科抢救室的必备急救用品,以供临床急救及各科缺氧症状疾病供氧之用.传统的氧气袋装置连接一根带有塑料轧头的橡胶管,平时充入氧气并在管端塞入一只大小头的玻璃接管,外用无菌纱布裹好处于备用状态.我们发现在急救过程中使用的玻璃接头常常破裂,造成不能对病人及时有效供氧而导致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医源性损伤;另外,无菌纱布常常脱落致玻璃管污染.自2012年5月以来我们对玻璃连接管进行了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及操作[1 ] ,是继内科和外科治疗后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2 ].介入操作过程中常会出现患者呕吐或血液等体液不受控制地流出,如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患者术中会有恶心、呕吐[3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会有大量血性液体不断咯出[4 ] ,进而导致机房环境和机器的污染,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操作进程,增加放射辐射,导致交叉感染.同时,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面临着巨大的执业感染风险[5 ].基于此,结合目前介入手术机床上没有专门收集引流呕吐物或血液等体液的部件,本研究设计了介入手术机床引流接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 L 202020440232 .X ) ,并应用于介入手术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钟可芳   《护理与康复》2017,16(8):914-915
<正>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法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逐渐被小口径胸腔引流法取代~([1])。越来越多的研究~([2-4])表明,小口径胸腔引流管能取得与传统导管闭式引流相似的临床疗效,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国内有众多学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导管治疗胸腔积液~([5-6]),但在临床应用中,引流不畅与导  相似文献   

18.
对人工开放气道患者采用传统的吸氧、吸痰、气道湿化治疗,有很多不便。临床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吸氧通常是将7号针头连在氧气管上,剪去钢针部分,然后将余下软管部分插入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内;气道湿化是将配好的湿化液用注射器每隔30min向开放气道内推注2—5ml,或用60ml注射器抽吸湿化液后连接延长管、针头,将湿化液用微量注射泵以10ml/h速度持续泵人气道的方式,然后用胶布将吸氧和湿化2根头皮针软管沿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口进行缠绕固定,从而进行吸氧和湿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ICU患者因病情危重、意识障碍等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若出现大便失禁,传统方法是臀下置垫或纸巾和及时清理、擦洗、更换床单。由于粪便持续不断流出,造成患者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潮湿和被代谢产物腐蚀,加之反复擦洗,易出现皮肤红肿、脱皮、糜烂,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加重了患者病情,增加了护理难度。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采用一次性连接管持续引流稀便,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和临床实践,笔者根据男性的生理解剖特点,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的男性小便套式引流带,经我院累计5000例使用,反映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