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癫痫)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继发颅内感染高于对照组,其疗效、预后(死亡、植物生存、重残、轻残、良好)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行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痊愈,1例因再次出血导致死亡,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2例,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均未出现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系统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术的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引流管道管理、积极预防感染等系统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置管。置管引流过程中出现2例导管堵塞,经清洗后恢复正常引流。置管时间3~16 d。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再出血1例,经及时抢救后出血停止。1例患者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和上消化道出血。未发生颅内感染、脑疝等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痊愈25例,中残7例,重残3例。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期间,实施系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管道管理等措施。结果 32例患者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4~11 d,平均6.1 d。引流管置管时间为5~13 d,平均7.5 d。引流后头痛、意识障碍等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颅内感染1例(3.1%),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6 d,平均13.8 d。结论对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精心实施系统化护理,能提高引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高压氧对重型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和CT的关系;原发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差异蛋白质组研究;外源性镁离子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3月对1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结果切口引流时间2~8d,平均4d;腰大池置管时间3~10d,平均6d。15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脑脊液复发、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38例。结果置管引流5-14天,所有患者于置管后1-8天体温下降至正常,存活26例,死亡12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影响颅脑损伤患者Marshall CT分级的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共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Marshall CT分级分为弥漫性损伤组和局灶性损伤组,分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6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7.27%,并且预后较差。根据Marshall CT分级,弥漫性损伤组中,伤后6个月GOS评分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平均为3.00,不合并者为4.25;局灶性损伤组中,伤后6个月GOS评分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平均为1.91,不合并者为3.00,鼹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极为常见,并且影响Marshall CT分级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以减少TSAH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8例TSAH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操作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TSAH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和精心护理,患者85%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配合,能有效降低TSAH患者的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对缓解头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大池外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膜大池外引流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疗效差异。结果腰大池外引流术后的患者未增加再出血的几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下降。结论腰大池外引流具有血液廓清作用好,刺激性小,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并发症少,易控制流量,脑脊液送检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廊的诊断、减压及引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半月内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分为创伤性脑梗死组与无创伤性腩梗死组,对可能造成创伤性脑梗死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出现脑疝、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21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8例,非大面积脑梗死13例,创伤性脑梗死发病率11.23%.5例大面积脑梗死颅内压持续增高并形成脑疝再次手术扩大颅骨窗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伤情、多发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是否出现脑疝、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显著相关性;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脑脊液置换。记录2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并在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比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植物生存率、残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率及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e chroid hemorrhage,tSAH)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从1999年1月以来采用尼莫通,腰池持续外引流联合治疗tSAHl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反复多次腰穿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1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两组病人均行早期(72小时内)栓塞术治疗,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组行反复多次腰穿引流。记录两组每日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脑血管痉挛、发热、继发性脑梗死、脑积水),评价两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每日引流总量平均为(35.66±5.6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0.41±14.83)ml,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和继发性脑梗死及脑积水发生率相比较,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相比较,P0.05。结论反复多次腰穿与腰大池持续引流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均具有较好效果,然前者并发症更少,因此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腰大池穿刺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期间,全面做好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7 d,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等缓解显著;术后发生堵管及颅内感染各1例,均给于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颅内再出血、脑积水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3~28 d。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腰大池穿刺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期间,积极开展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等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物理降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的效果。方法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物理降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62例,其中单侧开颅50例,双侧开颅12例。结果 10~15 d后,脑膨出复位26例(41.9%),张力不高36例(58.1%)。6个月后应用GOS评定:良好16例(25.8%);轻残、生活基本能自理30例(48.4%);植物生存及重残6例(9.7%);死亡10例(16.1%),其中死于继发性脑干损伤及重型脑挫裂伤6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全身衰竭2例。结论该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脑膨出,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是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早期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2016-07—2017-12间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01—2019-04间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其间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GO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改良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1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34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挫裂伤病灶清除,其中22例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患者行内减压术。7例患者进行再次开颅清除血肿清除、减压术,死亡7例。全部诊断外伤性脑梗塞的患者均予扩容、改善循环、解痉、高压氧、激素及降低颅内压等治疗;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予多次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等处理。随访2年,按GOS分级判断预后,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6例。结论〓颅脑外伤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外伤性脑梗塞发生和发展,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有利于降低脑梗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15-03—2017-10间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疗的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果存活50例,2例死亡。1例死于继发性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5~11 d,平均5.82 d。50例获6个月随访,出现1例脑积水,1例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末次随访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良好13例,轻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实施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成功率高,血肿清除时间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