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部予以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准备事项和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其中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和胰瘘1例。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进行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全面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心态、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体会。方法对18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顺利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胆瘘1例、胰瘘2例,经及时发现和充分引流,分别于术后第15 d、21 d和30 d愈合出院。未发生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范围较大,涉及上腹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综合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1例,残胃排空延迟症1例,倾倒综合征2例,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6.06±8.60)h。术后住院时间(6.12±1.06)d。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 1998年间连续施行的 6 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结果 本组 6 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 18例 (30 % ) ,其中胰瘘 8例。住院期死亡 2例(3 3% )。采用单层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重建的 14例无 1例术后并发胰瘘及胆瘘 ,亦无手术死亡。结论 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外科手术操作的精细及积极的围术期处理。单层吻合技术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胆肠重建是降低术后胰瘘、胆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3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以提高该术式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4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成功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75例行PD,49例行保留幽门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法;胰肠吻合方式303例为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1例为端侧吻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6/324):肝功能不全1例,胰瘘伴腹腔出血7例,1例胰管狭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者3例,吻合口溃疡4例,胃排空障碍6例,胆肠反流1例,淋巴瘘3例.术后30 d死亡内死亡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细心的围手术期管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对20例并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予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治疗并存疾病及饮食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糖监测及控制,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药物监护、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围术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因素。结果 11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48例(43.2%),其中发生1种并发症者25例,2种者15例,3种者及以上者8例;死亡4例(3.6%)。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有较高风险的手术,加强围手术期预防及处理是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疼痛、胃肠减压、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系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例,未发生腹腔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1.05±2.67)d,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非常繁杂,精细周密的护理工作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早期壶腹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间共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Tl期(pTl)的壶腹癌,其中局部切除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5例.对其术前和术中的诊断和分期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及长期生存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局部切除手术操作简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31);但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P=0.254)、围手术期死亡率(P=1.000)、术后无复发生存率(P=0.301)及长期生存率(P=0.289)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早期壶腹癌来说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用于手术风险较大或拒绝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防。49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10.2%),其中2例术后出血,2例胆瘘合并腹腔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死亡,死亡率为2.0%。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外科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但随着外科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把该类手术集中在一些技术较好、专科化的医师来实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及胰体尾肿瘤的标准术式。此类术式区域解剖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及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围术期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其中胰瘘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0%~3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心理、营养、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3.33%)并发症,对照组术后5例(16.67%)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护理调查满意率9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营养,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9月间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9例(30.0%),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6.7%),胰瘘5例(16.7%),胆瘘2例(6.7%),腹腔内感染1例(3.3%),围手术期死亡1例(3.3%)。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71 mmol/L,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术中失血量≥600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出血、胰瘘、胆瘘和腹腔内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的早期并发症,围手术期恰当的处理,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积极的处理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胰十二肠切除术后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在2004年5月-2007年8月施行15例胰十二肠切除术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胰腺癌患者治愈出院。术后发生2例胰漏,3例上消化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腹腔出血,经剖腹止血治愈。未发现有胆漏及死亡病例。结论 在掌握好优良外科技术的同时,配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治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11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11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 10项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5 3% ,病死率为 7 7%。术前有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 <3 0g/L)、高血糖 (血糖 >10mmol/L) ,手术时间超过 6h者 ,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P <0 0 1)。围手术期的APACHEⅡ和POSSUM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风险大 ,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必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人员应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8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ERAS组围手术期采取ERAS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次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与尿管拔除时间、疼痛、住院费用、身体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胰瘘与腹腔出血情况、再手术、再入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做好患者的心理、病情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和管道、饮食、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3.33%),其中饮水呛咳和声音嘶哑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恢复正常,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我科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包括一般护理、腹部症状及体征、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33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12例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通过干预治疗,好转出院,一例患者因多种器官疾病放弃治疗。结论 规范或标准化护理、早期发现问题、医护沟通畅通三是Whipple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采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组)和传统胰空肠端侧吻合术(传统组)两种术式,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改良组4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0.4%),其中胰瘘1例(2.1%);传统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36.7%),其中胰瘘5例(16.7%),1例死于术后胰瘘并发腹腔感染、出血。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低,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