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实施光疗(蓝光照射)配合水疗、抚触期间,开展环境、病情观察、喂养、皮肤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黄疸持续下降,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黄疸指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85±1.20) d,住院时间为(5.45±1.42) d。未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皮疹等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加强各项针对性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成活率.蓝光照射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郑春茜 《护理学杂志》2006,21(19):29-29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结合中药泡洗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观察组为5 d,对照组为7 d.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洗的方法可促进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吸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断性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儿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蓝光照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蓝光治疗2~4d后,痊愈32例(65%),有效16(33%),无效1例(2%),总有效率为99%。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郑春茜 《护理学杂志》2006,21(10):29-29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结合中药泡洗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观察组为5d,对照组为7d。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洗的方法可促进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吸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7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住院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一般情况的观察与护理,机体液体平衡的管理和胆红素水平的监测,为治疗提供保证.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8例全部治愈出院,核黄疸患儿也未留下后遗症.结论:不管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只对患儿病情能做出准确的预期判断,采取合理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取40例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均予以优化治疗环境、严密测量体质量及黄疸指数,并强化预防不良反应的风险管理等优质护理干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均及时发现和处理后停止。未发生皮肤擦伤、眼罩脱落等和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时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  相似文献   

9.
延长管用于固定蓝光治疗眼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重要方法[1],光疗的患儿均需戴防护眼罩及用黑布遮盖会阴,防止蓝光直接照射损伤视网膜和睾丸.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43例高胆红素血症行光疗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微量泵延长管固定眼罩,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重要方法叫,光疗的患儿均需戴防护眼罩及用黑布遮盖会阴,防止蓝光直接照射损伤视网膜和睾丸。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43例高胆红素血症行光疗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微量泵延长管固定眼罩,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赖细芬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12-513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问题。方法:对200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作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似(P>0.05),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疽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而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光疗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志君  张惠英 《护理学杂志》2001,16(11):655-656
为比较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和单纯蓝光光疗的治疗效果 ,将 3 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 (观察组 17例 )和单纯蓝光光疗 (对照组 16例 )进行治疗 ,比较其血清总胆红素 ( TBIL)、结合胆红素 ( DBIL)和间接胆红素 ( IBI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 TBIL、DBIL和 IBIL水平均呈显著性下降 ( P<0 .0 1和 P<0 .0 5 ) ;但观察组治疗后 TBIL、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 ( P<0 .0 5 )。提示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蓝光光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母婴血型不合并经早期干预新生儿92例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本院出生未经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出现病理性黄疸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新生儿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8例,中重度黄疸4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88 7±44.8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4例,中重度黄疸28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6.5±83.6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病房住院行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新生儿日间病房行蓝光治疗,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缓解因母婴分离导致的患儿家属焦虑,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持续24小时蓝光照射配合静滴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后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糖、电解质以及血常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较观察组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血钾、血氯、血钙、血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快速降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ABO溶血病患儿进行早期观察和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黄疸消退时间平均7~8天,平均住院时间8天,45例无一例换血,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及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尽可能的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干预、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360例轻中度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其母孕期抗体效价≥1:128并接受抗溶血治疗)随机分成蓝光照射基础上加茵栀黄颗粒组和蓝光照射基础上加丙种球蛋白组,检测7d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新生儿ABO溶血病且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干预、菌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确切、安全、易于接受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多功能生命监护仪监测下,对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结果 患儿平均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68.36±55.25)μmol/L下降至换血后的(227.78±41.42)μmol/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能迅速降低胆红素,改善患儿预后;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黄疸指数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300例产科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抚摩护理,检测记录每天的黄疸指数,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黄疸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接受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62例LDH患者实施情志、针灸、推拿和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期间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晕针、皮肤烫伤等并发症及意外。治疗总有效率为90. 32%(56/62)。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5. 16%(59/62)。结论对LDH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期间,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情志、针灸、推拿、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