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多发伤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ICU时血乳酸值和血红蛋白值、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ICU时观察组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产科危重症患者回室的优质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285例ICU回室的产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危重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疗效、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达83.4%,与对照组的75.5%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百分比为2%,与对照组的7.8%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1%,与对照组的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回室的ICU产科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预防减少神经外科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和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各50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在人工气道建立和管道管理过程中给予传统的照护式管理;观察组则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带管时间、UEX发生、患者理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带管时间明显缩短,UEX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实施前比,实医护一体化实施后,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可有效缩短神经外科ICU人工气道患者带管时间,预防减少UEX事件,提升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通过自拟问卷调查急救主任医师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显著较短,入院10 min后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调节其负面情绪及提高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1日进行急救治疗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患儿护理情况、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家属对疾病认知、急救知识、降温方式知晓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体温、退热时间、惊厥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应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配合护理工作,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及惊厥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艳 《当代护士》2018,(9):122-12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82)。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接收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与抢救护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显著优化护理流程,规范化的护理路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150例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接诊时间、抢救时间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接诊时间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SBAR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2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MEWS联合SBAR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ICU入住率、消化道出血发现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ICU入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出血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联合SBAR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可降低患者医疗风险、早期识别"潜在危重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消化内科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湖南省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1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全程参与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医护患关系,提高医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并发症状况。方法选择240例急症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在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医院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抢救成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对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时间、急诊反应时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头颅CT时间和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全程急诊护理运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诊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升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在定点医院手足口病疫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观察患儿病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鼓励患儿家属积极参与患儿病情观察(即实施自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疾病预防和治疗、病情控制、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我护理模式在治疗轻症患儿、筛查救治重症患儿、及时转诊极危重症患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2019年1—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结果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为(8.4±5.8)min,急诊停留时间为(15.0±4.3)min,术前准备时间为(10.4±3.2)min,低于对照组的(14.1±6.7)、(19.7±4.1)、(13.6±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7%vs.73.2%)、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vs.17.0%)、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vs.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40.8±3.6)vs.(3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10月在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1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2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48h重返率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8h重返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ICU重返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诊科实施多发伤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的作用进行调查。方法某三甲医院2014年5月在急诊科开展多发伤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调查该院开展多发伤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急救组人员多发伤急救能力,以及培训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急救组人员多发伤急救能力;同时选择两个时间段内各50例多发伤患者,培训前为对照组,培训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调查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医护人员急救能力评分为(75.6±12.8)分,明显低于培训后[(91.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4.0%,观察组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救护满意度为68.0%,观察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多发伤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能够提升急救人员的救护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对2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急救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00%,对照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及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可提高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也能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3月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4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4~6月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4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交接班管理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交接班管理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内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预防ICU患者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3月ICU收治的17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6月ICU收治的21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接受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谵妄发生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对预防ICU患者发生谵妄及提升家属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救费用及预后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能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抢救费用,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